作者张温.
编辑王斌.
成立七年,三款车型发布,知名高端新动力品牌高河汽车宣布停产。
高和汽车盐城工厂员工吴强向《山报》证实,高和汽车于2月19日发布全员通知,自2024年2月19日起,停止旗下子公司所有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的日常运营,所有员工进入停工停产状态。 高鹤表示,“面对内外部的压力和挑战,尽管公司已尽一切努力采取各种纾困措施,但仍然无法改变目前的经营困难。 ”
在过去的一年里,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河。 该公司备受期待的大批量车型Hiphi Y上市后销量不及预期,来自沙特阿拉伯的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约合人民币)的投资也失败,第一家商家也上门要求付款。
一位高河员工表示,去年她手里对接的几个项目一直没有结算,“都是小项目,大额只有几十万,小的也只有几千元。 “就连员工使用的苹果电脑,年底也被IT部门收回,因为公司没有支付设备制造商的租金,”很多人最终都换掉了一些惠普和联想的电脑来使用。 ”
这场危机在龙年春节期间正式揭晓。 春节前,高和宣布取消员工1月工资和年终奖金延期发放。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员工被通知推迟工作,除了副总裁级别的高管外,没有其他员工被要求上班。
一些员工对高和目前的模棱两可感到愤怒。 此前有报道称,高河在员工大会上宣布停工6个月。 然而,一些员工告诉The Mountain,没有员工会议,停工会议只有副总裁级别的高管参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部门负责人发起的在线会议上口头通知的。
我们对关闭还知之甚少。 一位高和员工表示,公司不够正直,公司创始人丁磊至今没有在内部表态,公司大批员工被禁止,一切都不清楚。
高河的停摆令人尴尬。 创始团队包括上汽集团原副总裁丁磊、宝沃集团原总裁魏彦勤等,高河也是中国本土新车品牌中自行车价格最高的企业。
高河汽车是如何走到解体边缘的? 它是如何落入内部员工眼中的?
以下为高和三位一线员工的自述,内容略有编辑:
丁磊的飞书签名是平头哥,意思是“生死看跌,不满意就去做”。
我于2021年底加入高和汽车,负责智能驾驶的研发。 当时,只有一辆车是 Hiphi X,Z 和 Y 都没有在生产。
当时,高河刚刚与青岛市签订了100亿元的投资协议,称未来将总部迁至青岛,惹来了不少麻烦。 当时高河有钱有钱,当时手里有好几个offer,但高河开出的工资最高,比其他家庭高出10%左右。
但到了2022年,疫情来袭**,青岛承诺的投资据说出了问题,承诺的钱还没有全部到位。 那年年底,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公司资金有点紧张,很多福利被取消了。
休息室里免费的花茶不见了,一次性纸杯不见了,办公室里的垃圾袋也没怎么换,打扫阿姨变得不那么干净了,就连楼梯间和走廊的灯都没开。 当时,有**商人上门要钱,举着“还债,有理有据”的横幅,但只有一次。
那一年的工资还是照常发的,公司还召开了年会,但年终奖减半了,去年3月、4月才发。 但到了2022年,哪怕是畅销的理想车,员工年终奖也会打5折,感觉像是行业趋势,是可以接受的。
当时,价格较低的 Hiphi Y 车还没有上市,我们内部将 Y 指定为“救命车”,如果 Y 卖得好,它可能还能生存下来,如果卖得不好,可能就是今天的结果。
丁磊当时应该积极拉动投资,全力为Hiphi Y做准备。 丁磊很有野心,去年,丁磊在飞书的性格签名一直是“平头哥”,平头哥是个动物,“生死不服气,就去做吧”。 我们的口号也是让我们赢,让我们赢。 但当时感觉公司基本恢复正常,没有**业务债务。 HiPhi Y在首次上市时的销量同样出色,9月份售出超过1,500台。
下一个机会是沙特阿拉伯的投资,当时确实签署了一份价值56亿美元的合同,但Human Horizons没有官方文件。 据说这份合同也有很多规则和条件。
然而,在那几个月里,公司内部有很多参观活动,各个部门的人每天都会带人们参观。 听说沙特还邀请了很多专业团队来评估高河的前景,当时公司内部传闻沙特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降本增效,二是要求高和连续两个月卖出2000台。 去年10月的裁员潮据说是应沙特阿拉伯的要求,但销售额没有达到目标。
后来,公司内部没有公开通知,大家也不知道沙特的投资流产了,只有各种八卦猜测。
去年只有一位**商下楼要钱,今年至少有五六起案件,我们早就很惊讶了,感觉公司楼下的保安也很熟练。
今年正月二十五日,公司突然发布通知,提前放假,有年假的请年假,没有年假的不用。所有的测试车也被公司收回了,我感觉不太好。 除夕那天,本来应该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但公司临时通知,一月份的工资被推迟了,年终奖被取消了,我还以为公司要冷了。
大年初八是放假的最后一天,下午四五点,公司群发来通知说,经过公司商议,决定明天放假一天,除了副总裁,其他人都不能用。 1月18日晚,大年初九,部门负责人召开线上会议,口头通知公司停工停产,19日下午,飞书上下达通知。 但这些消息都没有官方印章,也没有官方电子邮件。
这两天还是像往常一样去公司,公司里人不多,食堂不开门,食堂阿姨和清洁阿姨据说都被解雇了,这两天还真没见过公司里的清洁阿姨。
我没什么打算,咱们看看工资发到不发了,公司很多同事都准备申请劳动仲裁,有的换简历找新工作,但今年环境也比较困难。
农历新年期间,我们没有卖出一辆车
去年5月刚加入高河汽车,负责高河西南某省会城市某店铺的新**运营,主要工作是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进行推广。
昨天(2月20日)是我最后一次在高河抖音账号上直播,中午直播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店21日关门了。
其实我们不用坚持直播,2月份就只发底薪,不会有绩效考核。 就算不能送,我也承认,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认可高河品牌。 事故发生后,我们店里的同事一个都没走,大家一直待到最后一天。
高鹤在春节前就传来了负面消息。 去年下半年,我们的商店每月能够销售20多辆汽车,但在12月,我们再也卖不出去了。 春节本来应该卖得好,我们店里一辆车都没卖。
我看到网上很多人都说高河不好,我面临的压力其实比销售压力还要大。 过年的时候,每次我们直播的时候,都会有人问“你发工资了吗”,或者要求人赶紧下班,甚至有人会人身攻击我们。 但是,员工是有过错的吗? 我们一直在努力继续工作,真的是我们错了吗?
在来高河之前,我在梅赛德斯-奔驰做过业务员。 当时,我之所以选择高和,是因为高和定位为国内豪华新能源品牌。 虽然它的车很贵,但仅就产品而言,它的价值就很高。 比如,如果你选择同价位段的燃油车,就不可能有这么高的配置,有这么多科技和智能的东西。
但与奔驰不同的是,如果你花60万元买奔驰,不需要向别人解释原因,但如果你花60万元买高河汽车,别人就会有很多为什么。
我开过一辆高科技汽车,我对它的安全性和操控性非常满意。 然而,这些东西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很难看到的。 如今,很多人看到电动车首先看到的就是冰箱、大型彩电、大沙发,控制真的需要真正测试才能感知。
说实话,高河的薪酬福利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是不错的。 事故发生前,我们一般都是出差住在酒店,在二三线城市,有时候可以定到四五星,报销流程非常快。
对于丁磊,我个人非常佩服他。 他真的是从汽车行业出来的,就像高河的几辆车一样,Z、X、Y,他都在第一线,在我去上海参加Hiphi Y车型的培训之前,他也在现场。
很多人会说他是贾跃亭的弟子,因为丁磊参加过贾跃亭的乐视车,太片面了。 当然,你可以在Hiphi X上看到一些法拉第未来FF 91的影子,但那辆车也是丁磊和贾跃亭合作时开发的。
丁磊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形象,他希望中国拥有自己的奢侈品牌,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不管高河的未来如何,我真的很自豪国产有轨电车能够走到今天,像理想、蔚来这样的品牌都制造出了如此优秀的汽车。
资金不是高河的全部问题
2019年上半年加入高合,当时盐城工厂的建设还没有开工,公司也没有一辆车。
当时有很多人从传统车企跳槽到新势力,我曾经在一家跨国车企工作,这家公司在中国的项目不多,基本上无所事事。 一开始猎头推了我好几次,一开始还不知道人视界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但后来我去聊了一次,觉得公司还不错,就过去了。
但去了之后,我发现高河的风格还是和传统车企不一样的,压力很大,刚进入大周小周,多挤员工,然后慢慢走上正轨才取消。
在公司内部,丁磊比较独一无二,基本上什么事情他都说了算,其他人,包括那些副总裁,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 就像王凤莹,在小鹏汽车之后被发现,如果她来到高河,她就做不到了。
虽然高河早期的两辆车都比较高,但其成本控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对商家的压力会更加狠。 刚开始的时候,丁磊会参加我们采购的汇报会,哪怕金额很低,直到他的重心慢慢放在营销上,这种会议参加的就少了。
但付款实在是太差了。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商家的钱基本上都没付过。 除非你不得不付钱,比如**商家起诉你,拉起横幅,这是唯一的付款方式。 我从一位同事那里听说,因为没有钱支付零部件供应商,盐湖工厂在去年下半年也停产了一段时间。
高河的产品还是不错的,但其他方面就没那么好了。 比如营销,营销老板换了好几次,我说不清为什么,挺复杂的。 现在很多车企,自己的创始人自己带流量,我们的营销实在是不好,网上有很多抱怨,有时候我们的员工也去店里看,有的销售比较懒。
* 当月,沙特投资局的尽职调查工作基本完成,包括总部和两家工厂被派去看,本以为沙特投资应该没有问题,但钱没进来。
即使沙特的钱进来了,也只能持续一段时间,最终公司仍然必须靠销售生存。 这就像玩游戏,血没了可以补点血,可以玩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要看车子的销量能不能上来。
高河的前两辆车很贵,注定不会是跑量大的车,后面的车肯定比前面的车好卖。 问题是,它能卖得有多好? Hiphi Y 去年 10 月售出 1,000 多台,销量迅速下降。 (过去3个月,HiPhi Y的销量为136辆。 )
去年10月裁员开始后,我感觉高河已经有点危险了,于是主动要求公司给我裁员。 现在高河已经停工停产,只能说是意料之中,现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员工分散,品牌崩溃,第一商的信任没了,就算有注资,也不可能恢复。
如果公司有责任,就应该向员工和公司道歉。
应受访者要求,吴强为文中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