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艳瑞.
2024年1月30日,农历二十,阳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欣瑞在网络上被春节短片淹没时,萌生了“拍一部阳新县自己的年微电影”的想法。
1月30日晚7点,李欣瑞联系了刚好回杨欣老家过年的高树磊主任,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完善了大纲; 1月31日,导演高树磊对剧情和大纲细节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剧本定稿; 2月1日-2月2日,导演高树磊一行来到阳新县杨湖乡苗头庄村进行剧本讨论、拍摄选景、演员选角等工作; 2月3日,在阳新县荣**中心的全力配合下,用一天时间完成了微电影的所有拍摄任务; 2月4日-2月5日,完成电影剪辑; 2月6日,农历二十七,阳心县原创春节微电影《锣鼓是我的家乡》正式上线。
传承了800年的洋湖洋阁是怀旧之情。
先有凌霄阁,后有杨阁。 “阳新县杨湖乡作为民俗文化艺术的故乡,每个村子都跳着洋歌舞,每个村子都有一个特色。 农历正月初八,阳新县阳湖乡举行2024年春节山东乡村文旅节启动仪式暨杨歌表演。 说话者无意,听者有意,并以此为灵感,“鼓阳歌的文化传承”、“孩子不回家过年”和“回家过年”融为一体,最终成为微电影剧情的原型。
在阳新县阳湖乡辖的97个自然村中,苗彦庄村作为凌霄阁所在的村庄,可以说是阳湖洋阁的发源地中心。 “我们村有1500人,现在家里只有400人,怎么为村民服务是我每天都在想的事情。 杨湖乡五庄村书记王文祥告诉记者:“杨格是我们村村民的故乡和乡愁。 当时,在知道要来我们村拍微电影后,我立刻把剧本发给了杨阁组,大家都积极参与选角。 ”
与其“按电影选角”,不如说“剧情因人而生”。 微电影《锣鼓声是我的家乡》的主人公杨增奇,是苗头庄村杨阁会长,祖宗世代都是杨阁队的掌门人,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杨增奇对扬歌鼓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在电影中,我是一个'空巢老人',孩子过年不回家,其实在现实中,我偶尔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我的孩子在其他地方工作,有时他们太忙了,没有时间回来过年。 杨增琪说:“虽然之前没有参与过微电影的拍摄,但剧本里对杨歌的情感,对过年阖家团聚的向往,我都体会到了,所以拍摄很顺利。 希望影片上映后,外地的乡亲们能看到,回家过年。 ”
双向奔波 对团聚的期待是相互的。
锣鼓声是我的家乡》分为九个场景,通过排练时的心不在焉,看到别人丢了春联挂灯笼迎接孩子回家过年,杨歌团队放进行李箱的合影,以及队员上门时立即把打包好的行李藏起来等细节, 生动地展现了杨歌队的掌头老杨,想去南方找儿子过年,却放不下杨歌和家乡纠结的情绪。一大早,老杨提着行李走在桥上,准备去南方找儿子过年,身后是追赶老杨送行的杨格队员。 锣鼓声响起,老杨拨通了儿子的**,决定留在家乡过年。 老杨举起手机,锣鼓声从家乡传到异国他乡,让人哒。 在跨年夜的饭桌上,老杨的儿子带着孩子回老家和爸爸一起过年。 影片最后,老杨带着孙女在广场上跳杨歌,在代代相传中,这片土地上的锣鼓声会更响亮、更深远。
导演高淑磊是四川省阳新县阳湖乡人,对怀旧与团圆有着自己更深的理解。 “很多人以为老杨走在桥上给儿子**打电话,说今年在家过年,让儿子听老家的锣鼓片段是微电影最精彩的片段,但我觉得老杨想躲着大佬去找儿子过年的片段是非常感人。因为过去大家对过年的理解是孩子们“回家过年”,但在微电影中,老杨收拾行李,准备找儿子过年,也是“回家过年”。 让我们在这里看到,其实我们对团聚的期待是相互的,是双向的,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就是一年。 ”
寒冷是暂时的,幸存下来的图像是永久的。
微电影《锣鼓是我的家乡》由高树磊、李欣瑞策划; 阳新县荣**中心参与拍摄和剪辑; 杨新县、杨湖乡苗彪庄村、杨阁队员素人出演。 设备是他自己的,想法是他自己的,导演高树磊没有拿一分钱,在家乡帮忙拍摄了微电影,最终在阳心县有了这部“零成本”的原创春节微电影。 这背后,体现着家乡与文化的凝聚力。
李新瑞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去现场选演员,杨湖乡苗虎庄村的村民们都很活跃,没有被选中的村民们颇为失望。 后面包括一个场景是跨年晚饭,当时是杨增奇先生家做的饺子和菜,大家都非常支持微电影的拍摄。 参与微电影拍摄的霍向峰告诉记者:“关于微电影的拍摄,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冷',一个是'热'。 “冷”是因为微电影拍摄的几天恰逢降温,室外温度特别低,身体感觉很冷;“热”是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看到我们的工作人员和演员正在积极克服寒冷天气的影响,努力完成电影的拍摄。 ”
当时在桥头的告别戏是在凌晨拍摄的,天气很冷,担心演员们太冷,不想拍得这么早。 导演高树磊回忆道。 “在苗头庄村,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大家对杨歌的感情非常深厚,杨歌是当地人民家乡的具体载体,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唤起大家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给陌生人带来温暖,让大家经常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