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语句不正确 ( )。
a.注意力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b.幻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
c.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d.根据 Ebins 遗忘曲线,遗忘先慢后快。
2.在复习知识时,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记忆知识,称为( )。
a.审查策略。
b.组织战略。
c.类比策略。
d.归纳策略。
3.以下不是社交性行为( )。
a.共享。 b.打。
c.捐赠。 d.画。
4.老王专心玩手机的时候,总是“对身边的人事视而不见,听见却听不见”,现在属于( )。
a.集中。 b.扩散。
c.阳性诱导。
d.负感应。
5.短期记忆的容量为 ( )。
a.7 2 件
b.6 2 件
c.5 2 件
d.8 2 件
答案与分析:
1.答案:D 分析:本题根据记忆恢复和遗忘的规律,考察和引导孩子复习。 遗忘曲线显示了遗忘的趋势: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一开始进展很快,后来逐渐减慢。 例如,学习达到 20 分钟后每隔 41 分钟忘记一次8%,间隔31天后,遗忘次数达到78次9%。这就是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法则。 这个定律的基本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因此,本题选择了 D。
2.答案:B 分析:本题探讨幼儿使用的记忆策略类型。 组织策略是指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组合成一个整体,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记忆它们的过程。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组织良好的材料比杂乱无章的材料更容易学习和记忆。 在材料复习时,根据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容关系,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汇聚成一个整体,并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记忆,这是一种组织策略。 因此,本题选择了 B。
3.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学龄前儿童社会发展的内容。 学龄前儿童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其中,分享和捐赠是亲社会行为,打人是攻击性行为,两者都是社会行为。 绘画是一种艺术行为,所以这个问题选择了D。
4.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当一个人专注于学习时,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并诱导或加剧其他区域的抑制过程,这称为负诱导。 负面诱因越强,注意力越集中,注意力越集中在一个物体上,对其他物体的观察越模糊,就会出现“失明”、“听不闻”、“吃东西不注意味道”的现象。 因此,本题选择了 D。
5.答案:A 分析:本题探讨记忆的分类。 实验研究表明,成人短期记忆的容量,又称短期记忆的广度,约为7 2块,即5-9块。 因此,为该问题选择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