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以我的名字命名,与城市同名,情谊深厚。 “南昌”这个俗称,让一座英雄城市与一艘英勇的军舰结成不解之缘。
2024年,历经34个春秋两季,累计航程超过17万海里,圆满完成战备巡逻、军事演习等80余项重大任务,163艘南昌舰艇光荣退役,跨越1800多公里,返回故乡,返回“故乡”南昌。
次年“八一”建军节,南昌舰船主题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南昌舰船主题公园作为南昌市国防教育的新名片,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2024年,我和这位特殊的“战友”一起退役,定居南昌,继续在船上当“兵”。 南昌船舶主题公园负责人杨双峰告诉记者,自南昌船舶主题公园开园以来,他再次成为“士兵领队”,每年寒暑假,他和同事们都会组织“小小水手”军人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带领年轻人体验水手生活, 开展缆绳作业、船旗语言交流、海军知识问答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海洋知识。
最让杨双峰高兴的是,他带队参观南昌舰的一名学生,入伍后在南昌舰第三代舰上服役。 杨双峰口中的海军官兵,就是胡家豪。
中学时参观南昌轮船的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了报国的种子。 2024年,我终于来到南昌船报到,当时的激动之情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 在青岛的一个军港,胡家豪回忆说,“当我来到南昌船时,我有一种强烈的亲密感,我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家乡争光。 ”
南昌人来到南昌船,继续用青春书写英雄船的荣耀,成为好故事;南昌舰派船员远赴千里之外的南昌,共同演奏船城与船荣双助的协奏曲。
2024年,南昌舰官兵来到南昌市安义县第五小学看望慰问学生,向他们介绍舰情,讲解海海知识,赠送爱心书包和学习用品,鼓励同学们迎难而上,努力拼搏。
南昌的叔叔阿姨们都很关心我们,以后我们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用尽全身力气回报社会。 学生代表万淑雅说。
军地虽相隔千里,但交流尤为热烈。 在南昌市人民群众和南昌军舰官兵的心中,城市舰艇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纽带。
自2024年入选名单以来,第三代南昌船与南昌市开展了定期走访慰问和线上交流。 南昌市委、市委领导多次带队到南昌船舶参观,定期开展运送优秀士兵、军队和地方党建、技能培训、船舶文化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等城舰共建活动。 南昌舰派船员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学习调研“一殿五址”,看望从南昌走出的英雄模范部队和先进模范,感受光辉历史,实地汲取精神力量。 南昌市派出慰问团,汇聚多位艺术创作者,共同营造城市与船舶双拥文化。
在南昌军舰通行的显眼位置,挂着一块长长的展板,上面写着我舰的座右铭“英雄城、英雄舰、英雄战士、第一炮、第一舰、先人”,这是军舰成立之初由全舰官兵共同提炼而成的。 南昌舰的戚伟光说,舰党委制定了《海军南昌舰英雄文化建设规划》,将把“英雄”文化渗透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城市船只在同一频率上,一起追逐英雄的梦想。 “南昌舰将不负众望,与南昌市携手共进,为强军强国梦凝聚力量,踏上追逐梦想的新征程。 齐伟光说。
在战舰特色与城市烙印的完美结合下,“英雄城市、英雄舰、英雄战士、第一炮、第一舰、第一人”的精神共识深深扎根于民心,军地联手凝聚新时代军政、军民合一的磅礴力量, 开启双支持、共建新篇章,向世界张开“南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