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学良的接触始于习安事变前后,1935年10月,红军抵达陕北。
当时,张学良担任西北“剿剿总”副总司令,指挥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围剿”我军。 为了在陕北地区站稳脚跟,
在与红军的战斗中,张学良逐渐意识到“镇压共产党”已经不可行,于是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举行了瓦窜堡会议。
1936年4月9日晚,在延安市的一座教堂里,这场历史性的会议持续了六个多小时。 5月12日,张学良与***再次会晤后,双方逐渐接近,最终促成了习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秋,红军、东北军、杨虎成十七路军就“联合抗日”问题达成共识。 然而,蒋介石于1936年10月和12月两次抵达习。
这时,张学良向蒋介石提议“停止内战,团结起来抗日”,但蒋介石大声斥责他的建议。 这让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劝说江”方面联系更加紧密。
12月期间,蒋介石发出最后通牒。 蒋介石的恐吓适得其反,遭到张学良、杨虎成的“反击”。
你要为过去发生的内战负责,而我将要为将来发生的内战负责。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中共了。 ”
**试图协调各方意见,没想到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介石回去。 **赶到机场,但为时已晚,无法停下来。 蒋介石被张学良和习安事变的策划者亲自送回南京,这段历史也就此结束。
然而,张学良也开始了50年的牢狱生活。
在张学良被秘密囚禁的50多年里,1936年,他失去了自由,面临巨大的困难。 但***仍坚持与他保持书信往来,并通过东北知名人士莫德辉、何朱国等人给张学良送信。
张学良深深地感受到了***的友谊,非常珍惜这段友谊。 1937年2月17日,何朱国来探望张学良时,张学良对他说:“我为国牺牲了一切,交了一个朋友,希望你以后能保持这种友谊。 ”
这位朋友指的是***张学良说,何朱国是来谈这件事的,他的初衷是以无所畏惧的精神缓解当前的危机,同时,他也保持着东北的同样的人。
当他听到这句话时,他印象深刻。 目前他闲着读书,一切都很好,希望不要担心。 张学良表示,他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改变。
如果有密信需要传达,他希望***能教给他。 同时,他要求何柱国转达他对所有同胞的尊重。 张学良虽然被暗禁,但心中还是充满了希望。
他坚信,如果每个人都团结一致,国家就会变得更好。 尽管他目前处境艰难,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信中,张学良对红军和红军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和赞扬。 张学良被囚禁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面临困境。
在此背景下,**在东北军中进行了积极的调解。 直到张学良得知自己和红军的所作所为后,才在信中写下了如此高的赞美。
虽然张学良被带到台湾,开始单独监禁,但**还是坚持不懈地与他保持联系。 **我知道,蒋介石对习安事变一直怀恨在心,对张学良更是怀恨在心。
因此,在蒋家掌管台湾期间,为了保证张学良的安全,1961年12月1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习事变”25周年的年度会议。
宴会上,**深情地回顾了过去,他真诚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人,热泪盈眶。
1946年春,张学良巧妙地避开了戴笠的监视,委托莫德辉给***送了一封密信,这也是张学良写给***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分开已经十年了,我经常想念你。
我相信你也是。 现在日军被赶走了,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你一直在为国家的和平而努力,我希望你的努力能早日实现。
这是我最想看到的。 最近,我有一个朋友去世了,我非常难过,只能默默地为他祈祷。 我没事,不要多说。 你的朋友,张学良,4月19日。 ”
**当我收到这封密信时,我正忙于在延安和重庆之间奔波,参加国民党和中共的和平谈判。 然而,尽管他付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
1976年去世,1990年,张学良重获自由,后赴美。 1991年5月29日,陆正草按照**的指示赴美邀请回国。
陆正草还拿来邓英超写的一封信,递给已经九十岁高龄的张学良。 看完信后,张学良深情地说:“我非常了解总理***,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
这十个字是真诚的,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 然后,张学亮叹了口气:“再也见不到***是我最大的遗憾。 ”
**一直担心张学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虽然有遗憾,但这也是生活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