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墨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收藏三代画家60余件新作

小夏 娱乐 更新 2024-01-30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近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揭幕的2023上海中国画院年展,将年度展览的主题定为“丝绸之路”,鼓励参会者围绕“一带一路”开启灵感和创意, 并最终汇集了上海中国画院历时一年的三代艺术家创作的60余件作品。

这些展出作品形式丰富,生动生动,或具体或意象,呼应“一带一路”精神,用笔墨弘扬丝绸之路精神,颂扬高质量发展成就,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对交流互鉴的肯定和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其实,这也是新时代画家们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

张磊平. 交河古城“系列。

“一带一路”倡议延续了古丝绸之路形成的丝绸之路精神,是一种和平互惠的交流,一种打破偏见的宽容。 许多画家选择表达丝绸之路的风景、故事和精神,并深入挖掘“一带一路”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陆上丝绸之路历时近2024年,从中国古都长安起,止于罗马,曾是中国腹地与欧洲、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沿途的许多标志性景观都激发了年度展览中的作品。

敦煌,丝绸之路的咽喉,四大文明的交汇地。 擅长山水画的庞飞泼墨,色彩洒水,带来“敦煌建设”的绚丽氛围。 这是一幅难以辨别具体物体的抽象作品,橙色和赭石色的主色调自然让人联想到中国西北神秘的沙地。 摇曳的墨色肆意留下深浅的印记,形成某种碰撞感,与敦煌作为多元文明交汇地的复杂性尤为契合,所传达的某种灵巧感仿佛成为了对天空的解说。

敦煌明沙山新月泉的经典景观,被梁洪涛用“新月泉”记录下来。 画面主色调为黄色,有黄沙的氛围感。 远景用几条墨线勾勒出优雅的弧线,勾勒出鸣沙山起伏的丘陵,仿佛如飞向天空一样灵动优雅。 特写镜头以新月造型留白,给人以新月春的无尽想象。 在泉水边,一个女孩牵着骆驼回头看,目光伸向远方。

梁洪涛的《新月之春》。

被誉为“万山之祖”的白雪皑皑的昆仑可谓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之一。 洪健用《丝绸之路看昆仑》画出了不久前去敦煌,在戈壁上开车时看到的白雪皑皑的昆仑。 画面水平展开,远处是白雪覆盖的连绵起伏的丘陵,远处是昆仑山脉和戈壁沙漠。

胶河古城位于新疆吐鲁番,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路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列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公路网》的遗址之一。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土城,也是中国保存了2000多年最完整的城市遗迹。 张雷平的“交河古城”系列,色彩鲜艳,描绘了这片傲人的风景。 作品具有张雷平鲜明的个人风格,笔下广袤澎湃,运用线条灵活运用国画传统构图聚散、转离,同时又具有一些西画构图和形式感,展现出胶河古城雄伟厚重的姿态、动人的气势和强大神秘的力量。

在丝绸之路上,骆驼早已沦为典型的象征。 杨正信的《沙漠骆驼铃》构图奇特,可谓是骆驼转头的特写。 几招,简单赢复杂。 这也许是几十万年前在古丝绸之路上肩负起东西方沟通重任的骆驼,也可能是今天在鸣沙山新月泉景区载着游客,甚至被堵在沙漠中的骆驼。 这幅画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力。

杨正信的《沙漠骆驼铃》。

还有许多作品取材于丝绸之路上那些由来已久的故事,以耐人寻味的方式揭示了丝绸之路的精神。

以人物画闻名的张培成展示了构图丰富、色彩丰富的《玄奘西行》。 1300多年前的唐代,一位名叫玄奘的僧人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旅行,克服重重困难,前往佛教发祥地印度,学习习佛法,获得真经。 张培成的画是丝绸之路上一个著名的故事。 从远处看,画面的色调就像一幅敦煌壁画,让人仿佛走进了风蚀尘土飞扬的佛窟,有一种与世隔绝的错觉。 画面上挤在一起的两组人颇为吸睛,一是中原风情的玄奘一行,另一组是欢迎他们的印度人,衣着打扮和相貌都充满异域风情。 在人物塑造上,张培诚的艺术辨识度尽显,笔下线条松散略显夸张,自由自然。

张培成《玄奘西行》。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不如陆地丝绸之路那么出名,但可能是由于上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厚渊源,许多艺术家都关注了它。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从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至非洲东海岸,为古代中国和外国交通和文化交流筑起了一条海上通道。

江苏太仓六合古镇,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因其海上贸易发达而被称为“六国码头”,也是郑和七航船队西行的锚点。 孔凡轩用一幅4米长的卷轴《六合记》展开了今天的六河图景。 画面的透视犹如360度拍摄,将六合古镇的古桥、古船、古商铺一一展示出来,但色调却透露出一种沧桑感。

在与“一带一路”直接相关的作品中,甚至不乏意象的获奖作品。

鲍颖的抽象水墨画《沙漠重叠》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吸睛又发人深省。 以花鸟画闻名的鲍颖,用一幅图像试图切入“一带一路”的主题。 只见这幅作品仿佛让纸张被撕裂再重建,聚集的墨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丝带状的痕迹,呈现出边缘线条的蜿蜒。事实上,这样的过程与丝绸之路的形成不谋而合,并且经过多年的频繁**出路。 “巧合”这个名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的重叠,也可以理解为古丝绸之路与现代丝绸之路的重叠。

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21日。

鲍英的《沙漠巧合》。

作者:范昕.

文:范新图:2023上海国画院年展作品 编辑:徐洋 责任编辑:邢晓芳。

*请注明本文出处。

相似文章

    陶博武画松,用简单的笔墨画出一幅纯真无邪的画面!

    中国画 水墨陈庄,专注于国画与文字创作的原创账号,创作起来并不容易,阅读前请留意。陶博武被认为是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重要艺术家,尤其擅长画松树。他的画作独树一帜,通过简单的笔触呈现出天真无邪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陶博武的松树画风以简洁朴实为主,善于运用传统笔墨手法,将松树的形态和魅力表现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