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4年,资本市场风平浪静,在全面注册制下,市场出清机制进一步彰显其威力,不少上市公司“离场”。 本周,*ST泛海公告称,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价格均低于1元,已达到终止上市条件。
在新退市规定的“探照灯”下,数据显示,年内已有47名“风险学生”从A股退市,退市数量创历史新高。
在全面注册制实施的第一年,资本市场如何在做好“入口”的同时畅通“出口门”?市场生态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A股退市数量再创新高。
今年是全面注册系统的第一年。 数据显示,在常态化退市机制下,年内共有47家企业退市,其中44家被迫退市,1家自愿退市,2家重组退市。
普华永道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合伙人吴燕生表示,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整体生态。
根据新的退市规则,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分为财务退市、交易退市、监管退市和重大违法退市四种类型。
分析今年退市企业退市原因,其中触及“交易性强制退市”的有20家,占比最高。 退市原因是投资者“用脚投票”——日***价格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人民币。
2024年以来,随着全面注册制的不断推进和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壳牌资源价值大幅下降。 基本面质量逐渐成为判断企业是否应退市的重要标准。 开元**指出,预计未来因“1元退市”规则退市的企业数量将逐步增加。
在出口端,对不再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上市公司,应尽快清关。 吴燕生指出,现在市场期待从投资端改善A股资本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退市机制将是一个有力的举措。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涉及重大违法退市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加,如紫晶仓储、泽达易盛等因涉嫌欺诈发行而因重大违规被退市。
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均为2024年科创板上市公司。 披露的信息显示,从2024年到2024年,紫水晶存储累计超过43亿元,共虚获利2余1亿元。 泽达易盛从2024年到2024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
2024年,A股还诞生了第一家非亏损的自愿退市公司——经纬纺机,对于自愿退市的原因,经纬纺机没有给出具体解释,仅表示“受市场变化影响,公司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今年退市的A股公司也从侧面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变化。 从今年退市公司所在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占比最高,其中ST阳光城、ST太禾、*ST嘉凯等8家公司;计算机行业紧随其后,共有 7 家公司。
深化和巩固登记制改革。
从平均每年只有个位数的公司退市,到连续两年退市40多家公司,A**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海通**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相较于退市机制较为成熟的美**市场,A股退市路径仍有进一步拓宽的空间。 以当年退市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来衡量,2010-2024年美股平均退市率达到67%,而A股仅为03%。
业内人士指出,“退市难”曾是A股的代表性特征。 数据显示,自2024年PT Narcissus退市以来,截至目前,只有187只A股被强制退市。 符合成熟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和退市数量的基本动态均衡,A股退市数量明显不足。
如今,随着我国全面注册化改革的推进,壳资源价值大幅缩水,重组、投机等非理性市场行为明显受到抑制,“退市难”“退市慢”等问题正在成为历史。
比如金融研究所所长关清友表示,要继续加大退市力度,进有出,这样才能促进新陈代谢。 A股要像成熟市场一样严格执行多标准退市原则,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激活和净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题上市公司留在二级市场的时间越来越短,即被市场淘汰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生态逐步优化。 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友兴指出。
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不断修订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综合登记制下的退市制度适应性强、效果好,一些有问题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触发退市条件。
2024年11月,深改委审议通过《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强调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推动股价、市值等交易指标退市发挥更大作用, 加快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监管部门在重点监管IPO融资端的同时,也在对退市端进行有效监管,而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背后,是金融监管行业对资本市场的高效化。 李友兴指出,近年来,监管部门及时亮剑,多措并举督促相关企业核实退市风险,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空壳”行动发起快速查询、快速查询等情况。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当前退市标准对问题企业的准确识别,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构建。
投资者正变得越来越理性和成熟。
在退市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小投资者也在转变观念,逐步强化风险意识和价值投资理念,自觉远离“贝壳僵尸”和“害群之马”。 自 2023 年以来,ST 板块的市场累计超过 10%。
投资者逐渐理性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选择优秀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而接触较少或没有问题的上市公司,以及有淘汰、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 “李友兴指出。
此前被不少投资者视为“刀尖舔血”的退市期,也呈现出新的气息。 开元**表示,2024年以来,在综合登记制和退市新规的共同作用下,退市股票退市期间日均涨停和跌停数量明显减少,这意味着常态化退市理念正逐步得到充分认可。
常态化的退市机制也提高了对上市公司的要求。 “鉴于面值退市,在市场表现极端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也应及时应对非理性股价,如及时出台股票回购措施,及时阻断上市公司证券借空的部分力量,包括阻断上市公司个别股东借贷牟利, 以及证券借贷的再融资,确保公司股价与企业价值相匹配。李友兴表示,上市公司要有措施、有能力在市场上阻止恶意卖空,确保公司股价合理。
同时,李友兴指出,上市公司要着眼于主业高质量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充分回报投资者、吸引长线投资者等,如能够获得良好的股息回报。 此外,上市公司还应遵纪守法经营,遵守信息披露规则,成为股东守信、诚实、安全的公司。
南方**记者周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