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退役潮”已经开始,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4年的58万辆增加到现在的1600多万辆;
然而,每年要退役的电池数量也是巨大的。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总量约为20万吨,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78万吨左右。
随着行业的延伸和发展,其背后的汽车动力电池问题备受关注。
据业内人士估计,首批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已处于“退役”期。
电池退役浪潮
根据《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梯次利用行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仅2024年,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用量为415万吨,同比增长758%。
另一方面,更换电池的高成本是许多人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犹豫不决的原因。
此前,央视315报道称,2024年,河南商丘车主高先生购买了一辆电动车65万元,但因为大雨浸泡在水中,电池报废了,4S店告知更换电池需要6.9万元。
换句话说,更换电池比汽车本身更昂贵。
难怪大多数车主,面对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不得不放弃。 与其花这笔**,不如买一辆性价比更高的新车。
这也导致二手电动车普遍处于低水平,交易市场明显萎缩。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生产出来后,电池容量会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而不断衰减。
当这些电池的容量下降到只有80%时,它们将从汽车行业的一线退役,但退役并不意味着寿命结束。
然后对它们进行筛选和测试,以确定它们还剩下多少“功率”。
如果有20%-80%的剩余容量,它将用于一些电池容量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例如通信基站备用电池和储能,在那里它们可以发挥余热。
如果低于20%,对不起,只能办理报废手续。 经过一系列拆解后,内部的金属被提取出来进行资源循环利用。
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池的能量最大化,把最后的残值用尽,等到没有挤压的时候再挤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三元锂电池。 这种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重量轻、放电效率高而受到青睐。
据悉,这款电池的一般循环寿命为1200次。
一个完整的周期是电池从完全充电到完全放电,即电池可以从完全充电(100%)到完全放电(0%)重复这个过程约1200次。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很少让电池完全放电和充电。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电池仍有一定百分比的剩余电量时,电池就会充电,这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周期可能会跨越几次充电。
例如,如果电池只充电50%,然后充满电,这只算作半个周期,所以一般在充电2-3次后算作一个周期。
那么,如果基于这种情况,电池可以使用多长时间呢?
例如,如果一辆纯电动汽车一年可以行驶15000公里,那么实际续航里程是350公里,那么它每天可以行驶50公里左右,大约4-5天充电一次。
所以,从理论上讲,电池续航十几年、二十年都不是问题。
当然,实际使用寿命会受到充电习惯、温度、充电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目前一般电池的质保期分别是5年10万公里、8年和15万公里,甚至有些品牌也有8年不限公里的承诺。
即一旦8年内电池和电驱动系统出现问题,即可免费售后。
再加上电池技术的不断更新,比如比亚迪在2024年初发布了刀片电池技术,不仅实现了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还让循环充放电次数达到了3000次。
因此,基本不需要太担心动力电池的衰减问题,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如何解决
动力电池的“退役潮”虽然呈现快速增长,但并不是坏事,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进步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节点,中国市场也因此进入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规模报废的第一波。
据央视财经新闻报道,截至2024年底,累计报废新能源汽车51万辆,报废动力电池24款10,000吨。
根据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截至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化率将低于25%。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处置量仅为415万吨,远低于目前行业产能。
预计到2024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02块8万吨,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因此,电池的潜力仍然很大。
由于我国动力电池尚未建立成熟的体系,虽然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多达3家85万,但只有88家企业进入了工信部的白名单,其他大部分都是小作坊。
在拆除小作坊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优质退役锂电池体系,可以保障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打造锂电池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最后一条闭环。
好的一面是,国家也在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电池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和治理,确保报废电池最终得到妥善处理。
例如,在中国制造或进口的每块电动汽车电池都附有唯一的**,用于在电池寿命结束时进行跟踪和妥善处置。
这样,你就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电池的“生、老、病、死”。
结束
放眼当今世界,中国无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原材料方面,锂、钴、镍等是生产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大部分**和加工都在中国,或由中国公司控制。
然后是电动汽车中最关键的电池,中国也可以依靠其庞大的规模和成熟的技术来降低成本。
如果再加上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无疑将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其他国家说他们已经赶上了,但很难踏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