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高考复习和备考策略。
读写是高考中一种新型的英语题目,最早出现在2024年的浙江高考中。 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约320字的叙述,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标题中给出的两段第一句话,对两段约150字的段落进行补充,使之成为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联系的短文, 具有完整的情节和结构。
阅读与写作是考察学生四种能力的新型高考题目:对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征的把握能力、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对话语结构的把握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围绕这四项关键能力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用符合叙事特征的生动语言写出情节协同性强的故事。
读写题型的特征和评价维度。
高考读写题型的评价维度可以归纳为内容、语言、流利度三个方面。 对内容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原主题的相关性、丰富性、协同性和价值性上。 语言的评价侧重于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和适当性。 流畅度的评价主要看衔接性、语义逻辑和文本结构是否准确合理。
对于阅读和写作的评价,内容维度的协同性在其他题型中是没有发现的,主要体现在持续内容的衔接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创新性。 其中,衔接性主要体现在与原文内容和标题给出的前两句的衔接上,合理性要从情节、人物、文化、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实现。
如何写出协同性强的剧情。
为了写出协同性强的情节,学生应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要通过阅读文章来了解故事情节,找出伏笔。 阅读帖子写作提供的阅读文本以叙事文本为主。 要把握叙事的脉络,我们可以从叙事的六要素入手,即梳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梳理叙事的六要素,运用“故事山”地图法,培养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找出情节中的不寻常点,即“伏笔”,即继续讲下去时需要解决的“矛盾”。
其次,列出主要人物,总结性格特征。 角色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包括他们的行为、言语、对某事的反应等。 要使续篇剧情具有高度的协同性,就要保证续篇剧情符合人物的“人物设计”,因此需要从原文的字里行间了解人物的特点,续篇剧情要符合人物的这些特点, 这样一来,剧情的延续趋于合理,协同效应也会更高。
其次,注意文章的人物形象,保证主角、主题、视角的一致性。 故事中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突出主角、聚焦主要人物发展的同时,剧情的延续也要注意叙述者的人格、视角,以及文末对主题的升华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主题。 比如2024年高考英语新高考第一卷的读写题,虽然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但应该聚焦于主人公大卫的优秀品质,而文中的“我”只是一个“叙事工具人”,用墨水描写的主角应该是大卫。 考生应区分优先级,并了解在继续书写时应将笔和墨水用在何处。
最后,应仔细阅读前两句话,以最终确定每个段落的细节。 虽然读写是开放式的作文,但续篇不能随意演奏,既要与原文相协调,又要受到标题提供的两段第一句话的引导和限制。 学生应该先根据第一段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根据第二段的第一段猜测之前发生了什么,并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梳理文章情节,寻找“伏笔”,总结人物特点,是打开心扉的过程,读给定段落的第一句话,是梳理思路、缩小情节范围的过程。
如何把握语言的特点,积累语言。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阅读后写的作文分数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作文呈现以下特点:一年级的作文只有分区的相关词语,完全没有连贯性。 作文的二级层次,乍一看,可以分成段落,基本可以表达主要意思,但句子结构的意义很弱,大多是不完整的句子,缺乏主谓宾等基本句子成分,或者单词拼写错误,意思无法准确理解,或者单词的正确拼写写得很长, 并且有一个基本的句子结构,但表达的含义不明确。在作文的第三层次中,基本上每个句子都有句子结构的意义,但词性混乱,大部分谓语都有错误(如be+动词、形容词或名词直接用作谓语等)。 在作文的第四层次中,每个句子都表达完整,但谓语(时态、语态、搭配等)存在错误,句子结构和用词过于简单,或者在尝试使用复杂结构时出现错误。 第五级作文丰富多样,有少量语言错误(拼写、介词搭配、词性等),或者没有语言错误但语言过于夸张,不够合适。
根据叙事的文体特征,阅读和写作中使用的语言可分为叙事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归纳语言和过渡性语言。 其中,叙事语言用于驱动情节,揭示背景和结果,即“讲述”。描述性语言是用来表达人物特征和文章主题的,即“秀”。 描述性语言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动作、语言、外表、心理和环境描述。 一般来说,对外表、心理和环境的描述要小而准确,可以用来辅助装饰。
考场对作文字数有时间限制,语言描述,尤其是对话描述,不宜过多。 动作的描述是重点,这部分涵盖了手、脚、头部、全身等多个方面。 面部表情的描述是另一个重要的点,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积累,一是对应各种情绪,即喜怒哀乐;二是根据身体器官来表达,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总之,阅读和写作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考试工具,而且是促进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正确理解和运用读写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用上述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指导后,学生不仅能看到自己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进步,还能提高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思维。
作者:王慧山,广州市第六中学教务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