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新型工业化将实现新突破

小夏 国际 更新 2024-01-31

关键要点。 2024年,各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将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向实体集聚,一批把握机遇的城市将脱颖而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或将加速涌现。 同时,推进新型工业化,也要重视新旧动能连续性差、体制机制不匹配、各类市场主体作用不足等问题。

智硕2024 (3)赛迪研究院新型工业化形势分析课题组.

2024年9月22日至23日,召开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工作。 展望2024年,各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将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各类生产要素将不断向实体聚集,一批把握机遇的城市将脱颖而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或将加速涌现。 但与此同时,也亟需加快识别和培育新型动能产业,完善体制机制设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正确的国际声音等,拿出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突破。

1、对2024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1)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地将贯彻落实大会的决定和部署。

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 截至2024年11月,已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会,加强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战略部署。 展望2024年,各地将深入探索时代特征和自身实际。 一是新型工业化热潮将从省级渗透到地市。目前,深圳、武汉、张家口、凭祥等地级市先后召开了新型工业化推进会。 **2024年,其他市县也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加快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部署,陆续研究推进未来新型工业化工作,形成同频共振、上下联动的态势。 二是各地深入探索特色化、多元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上海、成都、泉州等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实践基础上开辟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化新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未来,其他城市将进一步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规划特色发展路径。

2)百花齐放推动新型工业化成为趋势,资本、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将加速实体经济融合。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在全国棋局中的定位,紧锣密鼓地筹备实施一文,加快生产要素重组和持续升级,实现生产功能的跨越式发展。 展望2024年,在良好氛围的带动下,各类生产要素将加速向实体经济流入,产业发展生态将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快实体经济各要素供给强劲。 各地将深化部委、省(区、市)协同,加强政策联动,引导各类资金向实体经济汇聚,吸引高层次人才流向制造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要素集聚和调整优化效应, 推动制造业实现提质增效变电。二是不断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各地将围绕产业链加快创新链布局,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进而不断完善资金链和人才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部署耦合、相互促进,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创新-资本杠杆-人才”的产业生态圈支持“,有效连接、协调和发展。

3)抢占新型工业化重大发展机遇,领先地区将继续加快领先,后发地区也有可能乘势而上,脱颖而出。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产业升级,抓住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完成产业跨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 上海、深圳等先锋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为现代化建设筑牢物质基础、技术支撑和精神动力,才能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展望2024年,新型工业化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或将改变全国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 首先,新型工业化可能使领先地区形成“强者强者”的领先优势。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保持竞争领先地位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一些重点区域或将率先带头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前瞻性布局的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 其次,后发地区很可能进入加速增长的上行通道,并脱颖而出。 与合肥、成都等城市赶超的实践表明,后发地区通过抓住技术进步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借鉴制度创新的经验和成果,也可以逆势赶超。 后发区可利用招大做强、链式发展、链群协同、创生态等手段,创造后发优势,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4)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并可能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出现。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展望2024年,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在研发、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将继续普惠深化,全面深入赋能新型工业化,催化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涌现。 首先,通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进入加速阶段。 根据 Gar Tner** 的数据,到 2026 年,超过 80% 的企业将使用生成式 AI 或将其部署在生产中以支持生成式 AI 应用,而 2023 年初这一比例还不到 5%。 可以预见,大模型进入工业领域的进程将大大加快,特别是在汽车、军工、芯片制造、生物制造、机器人和传统制造等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加速。 二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能量不断积累和增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企业形态的变化,将共同驱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出现,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延伸和发展,不断开拓更多新领域、新赛道, 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未来中国经济不断向好。

第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仍将面临多重压力,新旧动能连续性差可能阻碍工业经济复苏。

近年来,全国各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做强做优。 在政策的推动和行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新三”等一批符合绿色低碳趋势的新产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实体经济抵御国内外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增强,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复苏的有力支撑。但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未来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推进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需要通过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业化发展规律,加快遴选一批新动能产业“苗头”,缩短新旧动能转换的痛苦期,不断凝聚和增强新动能、新优势, 为促进经济运行全面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2)新型工业化需要充分发挥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尽快促进体制机制的完善。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一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 与此同时,数据、算力等新型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 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未来,各地要进一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工具,推动产业政策实施方式不断优化,因地制宜 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化政策体系。

3)新型工业化应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密切关注企业“大规模搬迁”的趋势。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格局和竞争逻辑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的发展趋势。 在成本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加速向东南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产业领域甚至呈现出“先亏后升级”的趋势,对制造业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构成挑战。 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准确把握全球产业链新形势,顺应产业运行逻辑变化的趋势,构建统一的全国市场,激发各类企业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优势互补和竞争性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两种资源, 在全球产业链变革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先机,在新的开放条件下培育和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4)新型工业化可能引起国际关注,亟需加强多角度、全方位的正面解读。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是第一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作出了全面部署。 国际上对新型工业化的覆盖、认知和认识,将对新型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新型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路径存在诸多差异,由于客观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差,国际**对新型工业化可能具有单一的认知视角。

1.忽视共同的联系和片面的误解。 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适应世界各国关注点和态度的变化,加快自身沟通渠道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以生动事例突出新型工业化的普世价值,促进国际社会正确、完整地认识新型工业化。

3.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在思想认识上更加注重制造业的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地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地建设扎实的制造业,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既要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又要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创新激励政策和扶持保障措施,前瞻性谋划一批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新动能的培养。

2)在发展方向上,更加突出自身特色优势,不断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和路径。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的关系,既要做好全国棋局的整体布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发展,又要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各地立足自身条件和产业基础,打造产业特色,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要充分发挥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支持各地创新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

3)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工业化各项要素的支持和保障。

制度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不亚于重大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 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形成服务实体经济、防止“由实转虚”的长效制度安排。 要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塑造国企敢做、民企敢入、外资敢投的产业生态。 要强化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政策导向,推动各项政策、各类要素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集聚,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教育-人才”高效协同的良性循环。

4)在组织实施上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凝聚强大合力推动新型工业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家层面全面、系统、长期的战略部署和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调。 要加强重点产业链推进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新型一流体制制度优势,凝聚攻坚攻坚。 要加强中央与地方、跨部门、跨地区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提升产业协同治理和服务水平。 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强强联合,推动龙头企业发挥“头雁”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发展。

相似文章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

    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发挥领先优势和规模效应 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培育更多 专精特新 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今年以来,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努力寻找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

    政策“组合拳”将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电视台北京月日电 记者 张绵绵 韩毅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之声 新闻和 中国之声报 文摘日从工信部获悉,为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一系列政策 组合拳 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筑牢物质技术基础。...

    新型工业化专业化

    介绍 年,福特在海兰帕克工厂创造了一个管理奇迹 该工厂于 年 月开业,到 年生产了 万辆 T 型车。为什么福特能够创造奇迹?福特说,必须减少工人的想法,必须将他们的行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他们应该以尽可能少的运动来做所有事情。这是对泰勒思想的回应 我在我的文章中用泰勒的思想解释了新型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的...

    芯片:新型工业化、CPO、卫星、存储、AI、无人机器人、华为、5G等

    半导体 芯片 新型工业化 CPO 卫星互联网 存储 AI 无人驾驶 机器人 华为 G 数据要素等。半导体设备 蚀刻设备 单晶硅炉 沉积设备 检测设备 清洗设备 抛光设备 离子注入设备 涂胶显影设备 其他设备。新型工业机械 工业机床 纺织工业 煤炭工业 工程机械 综合设备。共封装光学器件中的CPO 光...

    编者按: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刚刚召开的省委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决定 对做好明年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要统一思想和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更高的地位 更广阔的视野 更大的努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夯实甘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