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爆款制作机
导语:“东升西降”,戳破学历的“泡沫”,给“研究生童话”打脸,把所谓的“高学历人才”踩在脚下。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开始。 数百万学生涌向“赛道”,参加这场“中国式考试长跑”,就录取率而言,这是比赛中难度最大的环节。
根据《全国教育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2024年,硕士申请人数为177万人,录取人数为58人980,000;
2024年,硕士申请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01万人,72人220,000;
2024年,硕士申请人数为238万人,录取76人250,000;
2024年,硕士申请人数为290万人,录取人数为81人130,000;
2024年,硕士申请人数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录取99人050,000;
2024年,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为377万人,录取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为105人070,000;
2024年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突破400万人,即457万人,录取110人350,000;
2024年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惊人474万人,暂无录取数据。
近8年来,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再创新高从2024年的177万,到2024年将增加到474万而从录取人数看,虽然2024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但将注册人数扩大 2 倍以上,没有争议。
就在大家以为2024年硕士生申请人数轻松突破500万时,戏剧性的一幕却是,在连续8年增长后,却首次出现下降
438万,比上年减少36万,同比减少约76%。这意味着,自2016学年以来,研究生院申请人数连续8年增加的趋势已经结束。
网红“教育专家”大多认为,36万人的减少更多是偶然和微不足道的。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义表示:“申请人数减少了36万人,波动率不到十分之一,在正常范围内。 ”
如果只孤立地看研究生院的申请人数,减少确实不能解释问题,那么再看另一组数据——
2024年10月24日截止公***及其直属事业单位招生报名。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143万人,招收24128人;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151万人,招收25726人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02万人,招收31242人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280万人,招收3.71万人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20万人,预计招收39561人。
2024年之前,国考报名人数常年徘徊在100万人左右,2024年以来,报名人数飙升
一方面,考研人数8年来首次下降,另一方面国考报考人数“拦不住车”,2024年首次突破300万人。
关键是就业。
过去两年,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2024年1月,失业率为1530%,此后上升到199%,创10年新高;
2024年4月,失业率已达到204%,但还没有结束,到2024年6月,它将是一个新高——213%。8月以来,暂停发布最新相关数据,进行“声音优化”统计工作。
16-24岁,全部覆盖本院所有毕业生。
另一方面,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2024年,普通学院的毕业生人数只有100人9万人,到2024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1076万人,2024年达到1158万人。
按照中国的出生人口,2024年出生人口的高峰期是1786万,那么至少到2024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只会逐年增加。
失业率和毕业生人数都处于高位,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
因此,有一种固有的认识,即解决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居高不下最直接的办法是参加应届毕业生的研究生考试,扩大高校研究生招生,延长学习年限,延缓进入社会的时间点,降低失业率
高校毕业生从“通过研究生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在一大批高校的背景下积极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形成了近年来研究生人数再创新高的局面。
这真的能解决就业问题吗?
恶果开始显现——学历贬值、学历泡沫。
与本科生相比,近年来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市场在人才需求方面也趋于理性,逐渐从原来的“只学历高”转变为“只学历理论”。
研究生院也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投资”,当“投资”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时,“投资”的热情自然会下降。
相较于国试,是最好的就业机会,也具有“铁饭碗”的天然属性。 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如何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应届毕业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即“他们不认为高等教育与就业机会和就业福利成正比”。
这是连续8年上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申请人数首次下降的根本原因。
问题在于,按总人口计算,我国高学历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目前,我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人数约为2人2人,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般在9人左右。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学历泡沫”呢?
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名不副实。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力度越来越大,“招生规模化扩增”犹如野马,一发不可收拾。 教育部多次要求高校稳定招生规模,控制扩招比例,但收效甚微。
高速行驶的汽车停车时如何停车?”
“扩大招生”的发展早已背离了“普及高等教育、提高人民素质”的初衷,成为许多高校攫取最大利益、刺激教育消费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
当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转变为“把大学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功利主义盛行,“重于质量”不可避免地出现。 具体表现为——
研究生导师队伍薄弱,招生不限,进一步稀释了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了应对招生人数的扩大,高校大规模扩张,背负巨额债务,为了偿还贷款,不得不提高学费、降低录取分数、扩大招生规模。 在恶性循环中,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专业设计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这个问题不仅在本科教育中很常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很常见。 张雪峰说,“文科都是服务行业”,“新闻可以是爱好,但不能是职业”,虽然言辞刺耳,但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冷酷真相。
可以说,高校为应届毕业生创造了一个“毕业生童话”。
“东升西降”,学历泡沫被戳破,高学历被砸得一塌糊涂。 高校改革迫在眉睫。 只有与“市场终端”完美对接,让学历“名副其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