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纪念袁云夫诞辰90周年暨袁云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袁云夫先生(1933-2017)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 在他6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坚持“伟大艺术”的理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为导向,公然拥抱一切先进文化的审美潮流,创作了一大批代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方向的经典艺术作品。 至此,我们可以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纪念馆、中华世纪坛以及大型交通枢纽、会议中心、学校、城市公园和广场上看到他的作品。 袁云夫先生不仅在壁画与公共艺术、彩墨画、水粉画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艺术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倡导艺术教育理念,高度重视艺术实践的教学,承接了全国大型壁画和公共艺术的创作,培养学生刻苦做工的艺术能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艺术人才。
为回顾和研究袁云浮先生在艺术与艺术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和贡献,来自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师生代表,围绕“袁云浮与清华艺术集团”、“袁云芥的绘画、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等话题展开讨论, 《袁云夫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等专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党委书记秦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峰主持开幕式。
袁云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现场。
彭刚在致辞中表示,袁云夫先生是新中国优秀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的代表,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大绅士”。 他艺术胸怀宽广,创作领域广阔,从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巴山树水》开始,创作了大量吸睛、领跑的壁画和公共艺术作品。 他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履行着艺术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需要。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开幕式上致辞。
秦川在致辞中表示,袁云浮先生的“大艺术”思想和艺术教育实践,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为生活,为民生设计”理念的生动体现。 学习袁云夫先生的艺术思想和成就,就是为了传承前辈的艺术精神,激励我们为艺术教育事业不懈努力,扎根祖国大地进行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为中国现代化注入更多的艺术智慧和力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秦川致开幕辞。
马赛在致辞中表示,袁云浮先生开创性的艺术理念,推动了清华美术学院的创新,实现了文理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融合和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这种前瞻性的眼光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广阔前景和未来。 纪念袁云夫先生,就是要深刻理解他的教育理念和艺术情怀,在艺术探索中学习他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赛马在开幕式上致辞。
首场研讨会主题为“袁云浮与清华美术团”,由方晓峰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策展人、包豪斯学院院长杭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玲,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杜大凯、刘裘德、卢晓波, 依次发表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峰主持会议。
杭健介绍了自己在2024年采访袁云浮先生的经历,强调需要重新系统地研究袁云浮先生的艺术思想、水粉画、公共艺术观念和装饰艺术在当今语境下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袁先生对装饰的诠释和建构,以及“大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将自我跨界推广为跨界人,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 杜大凯回顾了学术群体中代表艺术家的特殊贡献,强调他们独特的艺术追求、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目标和对家国的情怀,是学术群体形成的根本共性。 刘裘德认为,清华美术学院学院的形成,离不开学校永恒的教学理念、现代当代的具体实践,以及走向美、报国报民的艺术宗旨,并诠释了“装饰”在书院语境和历史中的深层含义。 陆晓波指出,袁云夫先生是清华美术集团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装饰艺术的关注是基于全球背景和国立艺术高校人才的培养,立足于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福祉,对梳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学科建设。
第一个主题讨论(左起:方晓峰、刘裘德、杜大凯、卢晓波、张晓玲)。
第二场圆桌讨论以“袁云浮的绘画、公共艺术与社会审美教育”为题,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绘画系教授陈辉主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建清、美国艺术家冯良红、河南美术馆馆长于建建、**美术学院教授孟禄丁、邱婷、袁云福先生家属、艺术家袁佳依次作主旨发言。 翁建清分享了袁云福老师包容、开放、进取的教学理念,强调袁云福老师对学生和同事的关爱是他卓有成效的贡献中最根本的部分。 冯良红回忆起学生时代袁云浮老师的言行对他艺术的影响,以及他的鼓励和帮助给青年学生带来的信心。 于明在美术馆工作的亲身经历,体现了美育的社会功能,以及他对袁云福先生“伟大艺术”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孟禄定讲述了袁云浮先生作品的特点,以及他对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引入教学的贡献。 邱婷提出,以袁云夫先生的艺术思想为契机,对清华大学的艺术语境和学术精神进行系统的研究。 袁佳围绕袁云夫先生的艺术创作探讨了绘画和装饰,强调装饰主义是他一直关注和实践的“第三条道路”。
第二场主题演讲(左起:陈辉、翁建青、冯良红、于建健、孟璐定、邱婷、袁佳)。
第三场研讨会以“袁云夫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艺术学位委员会主任、艺术史系教授张乾主持。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艺术家谢晓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江祖青、崔彦伟,艺术家倪军,美术学院教授刘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旭光, 袁云福先生的同事苏立群和袁云福先生的家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左依次作了主旨演讲。谢晓泽回顾了袁云夫先生的跨学科艺术贡献,以及向袁先生学习的好处。 江祖清谈到了袁云浮老师开放包容的教学和前瞻性、系统化、可实施的艺术理念和教学实践。 崔彦伟谈到了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工作室教学和袁云夫先生多元化的艺术实践,以及如何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发扬和继承袁云夫先生的艺术思想。 从袁云夫先生艺术教育思想的国际视野来看,倪军强调,他留下的艺术精神财富对今天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刘斌从模特专业的角度阐述了袁云福老师对同学们的信任和帮助,以及对同学潜能的发掘和培养。 刘旭光分享了袁云福先生对“文化品质”概念的思考,以及他对当代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的思考。 苏立群讲述了袁云福先生的四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袁云福先生善用人、爱才的温馨形象。 袁祚回忆了袁云福老师对学校师生的演讲内容,并谈到了自己对艺术教育和社会美育的美好愿景。
第三个主题讨论现场(左起:张康、江祖青、崔彦伟、倪军、刘斌、刘旭光、苏立群、袁佐)。
在总结中,方晓峰引用了“袁云夫先生的风,山高水长”,表达了对袁云夫先生的崇高敬意,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切入点,更加深入、系统地审视和研究袁云夫先生的“清梅”前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传统文脉和精神思想。
与会嘉宾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合影留念。
袁云夫先生作品欣赏
祖国的土地“长江万里”。
《高山扬志》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巴山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