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其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全球份额的63%,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即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全球十大最畅销的电动汽车车型中有五款是比亚迪产品。 此外,中国品牌在全球最畅销的20款车型中占据了15个位置,明显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预计到2024年9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家91%,位居全球第一,领先于其他公司。 此外,广汽埃安、理想汽车、长安汽车、吉利等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排名靠前,有6家中国企业进入市场份额前10名。 相比之下,由于研发阶段较长,欧洲新能源汽车公司对市场趋势的反应较慢。 欧洲汽车制造商从概念到试用可能需要长达 4 年的时间,而中国制造商只需不到两年的时间,因此能够更快地对市场趋势做出反应。 此外,在软件知识方面,中美新竞争对手中近45%的研发人员拥有软件知识,而欧洲汽车行业只有15%-20%的研发人员拥有软件知识。 在**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将其成本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其成本比欧洲汽车制造商低20%-30%。 根据海外投资银行瑞银(UBS)的拆解报告,中国比亚迪海豹的整体成本比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低15%,比大众在欧洲生产的同规格车型的成本低35%。 预计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西方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可能会下降五分之一。 据估计,到2024年,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可能翻一番,达到33%。 此外,中国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是西方国家难以撼动的。
面对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领先优势,西方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美国出台了新规定,规定使用中国电池的美国电动汽车将没有资格获得免税。 据报道,从明年开始,如果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使用在中国等国家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每辆车将失去高达7,500美元的免税额。 虽然这项新规表面上是针对中国的动力电池,但实际上也是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美国通过最佳保护政策回应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
德国方面则免除了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但同时通过投资当地新能源汽车公司和科技公司,获得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大众汽车已向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电池制造商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计划在中国推出30款电动汽车。
法国选择将亚洲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之外,明确表示补贴不包括亚洲制造的电动汽车,例如中国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 与此同时,欧盟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展开了反补贴调查,有分析认为,法国在推动中发挥了作用。
英国原计划在2024年禁止销售汽油动力汽车,但该计划被推迟到2024年。 这是由于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不完善,动力电池产能严重不足。 阿斯顿·马丁首席执行官表示,英国已经没有足够的电池生产能力来支持其电动汽车的雄心壮志。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持保守态度,认为它们是“低档产品”,并表示愿意抵制它们。 但丰田也看好固态电池技术,正试图通过这项技术超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然而,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还需要时间,预计要到2024年左右才能实现大规模商用。
总体来看,在全球化倒退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市场规模,西方国家不会轻易将市场拱手让给中国企业。 因此,这些国家将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支持当地企业,或推迟自己的碳中和计划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