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背”到“牛背” 彭水深山中隐藏着一个传统的蒙古族村落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1-30

2024年7月18日,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湘家村鸟瞰图。 记者刘奕妮摄 重庆。

12月18日,临近冬至,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向家村被染上了森林。

中午,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泉特意换上蒙古族传统服装,到村民刘晓伟家做客。

在**民族大学读书的刘晓伟,是今年向家村的8名新生之一,他家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祥家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权(中)探访今年考上大学的刘晓伟家。 通讯员廖伟 摄。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名大学生从湘家村毕业。 每年,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村里或新生离开村里学习时,几乎每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都会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以独特的蒙古族仪式迎接或送行。

在以苗族为主要族群的彭水,向家村无疑是一个特例——在村里1900多名村民中,有1300多名是蒙古族。 而且据家谱记载,村里的蒙古族居民都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

蒙古族人民被称为“马背上的人”。 而这些祥家村的蒙古族村民,又是如何来到武陵山深处,在这里茁壮成长的呢?他们是如何从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的“马背上的民族”变成现在耕种和阅读传家宝的“牛背上的民族”的?

在祥家村漫长的历史迷雾和漫长的尘埃中,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2024年7月18日,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湘家村鸟瞰图。 记者刘奕妮摄 重庆。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在彭水繁衍生息

流离失所后,他定居在群山之间的一个荒芜的地方。

下午,阳光明媚的蜡染村里,张元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份代代相传的家谱。

时光荏苒,在家谱封面上碾磨着时间的印记;岁月的痕迹,家谱的每一页,诉说着元朝末年、明朝初的惊心动魄的往事。

根据家谱记载和老一辈的口述传统,事情必须从朱元璋入侵大都(今北京)开始,......张元权眯了眯眼睛,仿佛看到了当年烽火的硝烟,“相传,当时元朝王室有八位掌权的兄弟,被朱元璋的军队击败后,其中三人北战,另外五人逃往四川, 并继续维持元朝在四川的统治。”

明洪武六年(公元2024年),逃往四川的五兄弟在合川与明军交战,战败后逃到黄流桥。

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湘家村70岁老人谭晓荣介绍了谭、张氏的家谱。 通讯员廖伟 摄。

到时候,估计再一起跑,全军就要全军覆没了,分开跑的时候,说不定还有一丝生机。 翻开家谱的扉页,张元泉逐字逐句地读着五兄弟分手时留下的诗句——“是元朝皇帝家,洪军追赶分散到四川;岸边绿杨开裂,柳树桥插柳牙;他咬着手指上的血腥文字,挥舞着眼泪和滴落的沙子;后人记得这首诗的八行,那是五百年前的一行。 ”

从那时起,兄弟俩就一直保持联系。

家谱记载,其中只有一人在逃亡时改姓谭,定居在今奉节一带,繁衍了九代。 张元权与重庆**记者聊天,七十多岁的谭晓云拖着凳子坐下,接过话头,“明万历三十年(公元2024年),我们支部的祖先谭齐銮出生在奎州城南的谭家坪。 ”

谭启銮后来是明朝的武官,名叫武侯,守卫奎夫,在四川战败清军后逃往彭水塘口,并结识了湖广、四川的老祖张邦墨。

张邦墨姓谭,义正言人称谭启銮为妻兄,多次帮助他躲避清军的审讯。 “谭晓云和张元泉从小就听着祖先的谈话,对祖先的故事早已熟悉,”在下塘口站稳脚跟后,谭启銮因为感恩张邦墨的救命之恩,将姓氏由姓改为张盘贵,以务农打猎为生。 ”

历史早已薄如尘,只有在家谱的字里行间和宗族的传承之间,才能瞥见一些痕迹。

定居下塘口的张盼贵育有三个儿子。 为了报答张邦墨的救命之恩,大儿子取名张靖;为了不忘根源,二儿子和三子分别取名谭伦和谭斗(早逝)。 这就是今天向家坝蒙古族姓张、谭的由来。

有一次,张静和谭伦在山间追逐猎物,无意中发现山间有一座荒废的平坝,就是向家坝(后改为向家村)。

兄弟俩回去和家人商量后,决定举家搬到向家坝。

老祖宗迁山的决定,应该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 在张元泉和谭晓云看来,隐藏蒙古身份和逃离清廷是两个主要原因,“另外,向家坝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耕种方便,对于当时已经适应耕种的部落成员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随着向家坝的逐渐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涂、丁、李等其他姓氏的村民也纷纷迁往定居。

到张元泉这一代人,湘家村的蒙古族人在彭水繁衍了29代。 湘家村也成为以蒙古族村民为主,多民族、多姓氏融合共生的大家庭。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湘家村,四面环山。 通讯员廖伟 摄。

各个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大家庭

每个村民家庭至少由两个民族组成,有些家庭有五个不同的民族。

清晨,细雨飘散。 张元泉带着记者穿过荆棘丛生、蛇出没的象鼻谷。

2024年7月18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象甲村象鼻谷鸟瞰图。 记者刘奕妮摄 重庆。

四个多小时后,一个巨大的洞穴,叫做“象鼻洞”,出现在我面前。 洞口像巨兽的嘴巴,嘴巴张得很大,用7米长、5米多宽的砖墙砌成。 在砖墙后面,一块名为“象鼻碑碑”的石碑讲述了尘土飞扬的过去。

在清末,太平天国的师大开布两次经过彭水。

第一次,他们沿着木棕榈江从武隆到彭水,经过向家村,再经牛崖铺到钱江。 在张元泉缓慢的叙述中,一段段各族村民齐心协力挽救局面的历史在记者眼前缓缓展开。

当时,蒙古族村民为了躲避战争,主动邀请周边苗族、土家族村民参与在湘碧洞建造一座大型石碉堡。

仔细研究今天的象鼻碑可以看出,虽然蒙古族贡献了总量的71%左右,而其他民族的村民只贡献了总数的29%,但蒙古族村民将周围的所有村民都纳入了避难名单,向家村因此免于刀剑之灾。

周围都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土家族村民,而我们的祖先是“外来者”和蒙古族,所以一开始我们自然担心不被接受。 张元泉说,在他从小就熟悉的长辈故事中,几乎都是各族村民团结互助的故事。

自从搬进湘家村后,老祖宗主动向周边苗族、土家族村民学习习山地农耕经验,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习惯,在饮食、语言、节日、婚姻、禁忌等方面主动向他们靠拢。 例如,每年中秋节期间,村里都会组织宗亲参加周边村民举办的玩灯笼、舞狮等比赛。 鹿鸣乡人大代表大会主席张宏是蒙古族向家村人。 他说,特别是基于“张姓、谭姓本来同源不通婚”的禁忌和婚姻习,村里的蒙古族人都与周边的苗族、土家族、汉族通婚,“有了姻亲的纽带,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

正因为如此,如今湘家村的428户人家中,每户至少有2个民族,超过三分之一的户口有3个民族。 最特别的是村民张飞一家,包括蒙古族、汉族、苗族、土家族和布依族五个民族。

张仁龙是湘家村蒙古族的祖先,是彭水著名的桐油商人。 他不仅为宗族制定了“孝祖、孝友善、睦邻友好”等24条宗规,还在村里设立学校,为村里各族子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蒙古族人民历来重视教育,在八角庙内建有正规学校,甚至在2024年后开办了一所初中。 张宏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名大学生从村里出来了。

时间湮灭了许多记忆,时间也让湘家村的各族群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家人。

同时,祥家村的蒙古族人依然延续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禄锭节”。

苏禄锭在蒙古语中意为“长矛”,是蒙古的象征。 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他拿着苏禄锭。 据蒙古习记载,农历三月十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杰出军事才能和伟大军事成就的日子。

因此,每年的这一天,湘家村的蒙古族人民都会举行传统盛大的苏禄锭节,大家欢聚一堂,祭祀祖先成吉思汗;村里的长辈们向后辈们讲述了蒙古族人民逃亡迁徙的历史,并教大家背诵流传下来的八行诗全民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载歌载舞,举行摔跤、爬树、登凳、骑马、射箭等传统比赛,......

相当于周边民族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清明节,或称春节。 张宏说,虽然他们的蒙古族身份直到2024年5月才被正式确认,但周围的村民世代对这些文化差异一直持宽容和尊重态度。 ”

在湘家村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生与死、命运同甘共苦。 可以说,湘家村的历史是各民族融合为多元融合的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历史的缩影。 鹿鸣乡党委书记张先定认为,这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求团结、团结的内生动力。

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向家村入口处有“蒙式特色小镇”石碑。 通讯员廖伟 摄。

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马背”和“牛背”两种文化在湘家村完美融合。

虽然人们早已从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民族”转变为耕种和阅读传家宝的“牛背上的民族”,但向家村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蒙古元素,使其成为武陵山深处独特的传统村落——“马背”和“牛背”两种文化在湘家村完美融合在一起。

如今,村里有地名,如赛马场、射箭场、靶台、箭池、马路、漩涡(马匹旋转的地方),小时候村里还有废墟或废墟。 在温暖的阳光下,张元泉带着记者穿过屋子里的绿竹,“你看,这些老房子,主屋比侧房高三尺多,而且是圆形的,叫纱帽顶,象征着蒙古包。 一些苗族或土家族村民模仿我们建造了类似的建筑。 ”

蝙蝠窗花是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向家村蒙古祠堂炮台建设之一。 通讯员廖伟 摄。

70多岁的村民李国祥至今仍保留着蒙古祠堂被拆除时的部分构件。 你看,这是一只蝙蝠,大门两边的蝙蝠是一男一女,象征着好运。 还有野鹿和开花......”

不仅如此,村里还建起了八角庙和神殿,有遗书和蒙古王室的秘密光谱,都在十年的浩劫中被毁,只留下几根柱子底座和一对口碑对联——舜瑶玉侯讨伐荣宗百年, 王者可谋求征服亿年,建洪阁,袁梦、尚谷挥舞葛耀祖,一代英雄和英雄是温乃武千秋和百代真济邱。

穿过一片芽谷,张元泉带着记者来到了八角庙的遗址。

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湘家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泉向家村向家村的孩子们讲解了八角庙柱基座的意义。 通讯员廖伟 摄。

原八角庙占地400多平方米,下殿供奉白马。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这里读书和玩耍。 张元泉想起,八角庙附近有一块公地,大家集体耕种出来的粮食,用来祭祀第二年的苏禄锭节。 时至今日,村里有一位蒙古老人临终后,写下印章时,人们仍会称成吉思汗为“汗”,并在......上写成祖先

2024年后,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向家村的蒙古族村民不再举办苏禄锭节,而是习了解了周围村民的习风俗习惯,选择在“清明社”祭祀祖先。 直到2024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中断了74年的苏禄锭节再次在湘家村举行。

让张元泉没想到的是,今年苏禄锭节在湘家村举办时,吸引了不少山外游客自发参与。

我们想利用湘家村巍峨山峦的地理条件,以及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习,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张先定表示,向家村不仅具有蒙古族传统村落特色、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之前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基础。

过去,虽然大家都很勤奋,但因为向家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们长期不富裕。 谭晓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鹿鸣乡党委和**鼓励大家根据向家坝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发展养蚕业,大家的生活开始好转。

当时,村里很快形成了千亩养蚕基地,几乎家家户户种桑、养蚕。 养蚕后,张元泉的年收入从1000多元增加到4000多元,“养蚕业让我们尝到了甜味,也坚定了大家跟党走、跟天下的信心。 ”

2024年7月18日,彭水苗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祥家村鸟瞰当地虹鳟鱼养殖场。 如今,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彭水县兴盟农业发展局的领导下,发展了柑橘种植、冷水养鱼、中药材种植、食用农产品初级加工、畜牧养殖等多个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3亿元。 记者刘奕妮摄 重庆。

随后,湘家村又发展了朝天辣椒、蜂蜜南瓜等产业,如今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彭水县兴盟农业开发部的领导下,发展了柑橘种植、冷水鱼养殖、中药材种植、食用农产品初级加工、畜牧业养殖等多项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30,000元。

11月19日,祥家村再次召开乡委、负责人、村支部两委、村民代表参加的发展座谈会。 大家一致认为,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以苏禄锭节为载体,继承蒙古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礼仪,开展民族艺术活动,修复村口蒙古式赛马场和箭池,重建八角庙等蒙古特色建筑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生态环保产业和民族手工艺品,促进旅游提质增效,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