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晓松,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24年,世界终于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全球经济进入复苏进程。 发展中经济体表现更为优异,释放出强劲势头,支持世界经济积极发展。 然而,国际形势的持续动荡和疫情对生产供应链的持续负面影响,仍在严重拖累复苏步伐。 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积累的经济风险有可能爆发。 未来,世界各国亟需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多边合作,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
动荡和分裂正在拖累复苏。
2024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在疫情、乌克兰危机等负面因素下展现出韧性,但增长仍然缓慢且不均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3.0%上升5% 减慢到 30% 和 2. 在 2024 年之内9%。从2024年到2024年的20年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8%,2024年的经济增长可能达到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疫情。
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分化。分歧不仅存在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也存在于它们内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2.2%增长2024年为6%比15%。其中,美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21%。欧元区经济增长弱于预期,评级下调至07%,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 英国的情况更糟,预计增长率仅为05%。日本的经济增长预测已上调至2%。
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长率总体上将从2024年的4.0%略有放缓2023 年放缓至 1% 至 40%。受美元高利率影响,一些非洲国家经历了债务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 预计 2023 年南部非洲仅增长 0% GDP中东地区为8%和2%。 在拉美,巴西、墨西哥等几个重要经济体均实现了3%以上的增长,拉美有望增长2%3%。在亚洲,东亚仍是全球表现最强劲的地区,中国和印度年初的表现均好于预期,东盟表现稍差,但仍保持4级增速2%以上。
世界经济动荡和碎片化,进而导致复苏缓慢的原因如下:
首先,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影响。 疫情期间,国际物流受阻,投资发展停滞不前,全球产业链一度断裂。 尽管各国努力修复,但在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国际物流和第一链条已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世界经济失去了健康发展的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
其次,世界各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 全球用于能源生产的大部分原材料**都非常高,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原材料**暴涨,导致能源**大幅增加,推高了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带来了严重的通胀压力。 能源的急剧增加也会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欲望,阻碍企业投资。
第三,全球通货膨胀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能源危机导致能源**飙升,并引发了通货膨胀。 成本上升将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缺乏投资意愿。 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通货膨胀将悄然改变其全球布局,传统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 通货膨胀还会导致第一链条的供应被切断,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从而动摇企业的发展基础,导致企业产能下降,抑制世界产出的增长。
第四,各国为抑制通胀而加息,造成流动性紧张,直接抑制经济增长。 截至2024年底,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将利率维持在高位,美国基准利率为525% 至 5欧元区为5%和4%英国为 5% 和 5%25%。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率较高,南非的基准利率为8巴西为25%,11%75%,在俄罗斯高达 15%。 高利率将不可避免地限制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在抑制通胀的同时拖累经济增长。
第五,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萎缩。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俄罗斯金融市场出现重大动荡,西方资本纷纷撤离,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大宗商品飙升。 今年,巴以冲突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投资的分裂。 此外,美国和欧洲推动对中国“去风险化”,导致世界萎缩。 2024年世界商品增速仅为08%,远低于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水平。
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亚太力量。
今年以来,美国为遏制高通胀,多次上调联邦利率,不断强化“软着陆”的预期。 从结果来看,11月消费者**指数已降至31%,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速为4。9%,为202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正增长。 其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对5%的增幅是自202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份的报告中上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随着美国债务上限紧张局势的缓和,瑞士和美国**采取行动遏制金融动荡,与今年上半年相比,世界经济面临的金融风险正在缓解。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内部的分工与合作非常密切,亚太地区也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地区。 2024年,亚太地区将释放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动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显示,尽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亚太地区仍是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3.0%增长9% 至 46%。因为开放包容、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主题。 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该地区90%以上的商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于年初启动,有望进一步降低壁垒,提高投资效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亚太地区,中国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韧性凸显,各项指标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涵盖了降息、降准、减税、鼓励房地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政策效果十分明显: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增速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 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56% 和 445%,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日趋明显。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用,近年来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和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截至10月底,中国已建成321个5G基站50,000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个1%,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不仅如此,目前汽车产业链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10万亿元,超过了传统房地产行业新能源、半导体、电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GDP的贡献预计将超过15万亿元,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正在积极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根据其**,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涉华经济体增速03个百分点。
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展望未来,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亟待积极应对。 首先,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将持续,因此未来能源和粮食将继续徘徊在高位,全球产业链也将受到冲击。 其次,未来将出现高利率的负面影响,虽然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似乎没有受到高利率的明显影响,但紧缩政策的效果存在时间滞后,不仅会拖累美国未来经济增长,还会引发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动荡。 以及欧美金融市场的起伏,产生溢出效应,可能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从而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第三,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的战略没有根本改变,所以未来也可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封锁,在经贸领域继续“去汉化”,通过“友好岸外包”等手段孤立中国,人为地切断全球产业链, 制约经济全球化发展。
因此,未来世界各国应加强多边合作,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抓住新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一是妥善化解地缘政治矛盾,积极恢复多边合作,修复全球产业链。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产业链人为碎片化。 因此,只有切实消除各方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加强经济体之间的多边合作与交流,提高市场开放性和透明度,降低壁垒,全球经济才能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二是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共同解决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最紧迫的问题包括应对世界各地的通货膨胀和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畅通各国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增进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互信互利,解决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经济复苏扫清障碍。
最后,要抓住新机遇,增强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要重视数字化在促进经济中的强大作用。 数字化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还可以创造满足各方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国际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另一方面,要注重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促进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发展,从而提高能源安全和效率,降低能源依赖性和成本,最终改善全球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