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的人讲有趣的事情,普通人走传奇之路
2024年倒数第二个工作日,也就是12月28日,**行情终于回归**,有年底前收复3000点的势头。 但对我而言,**成交价的涨跌只是观察市场情绪的窗口,对投资的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所以,我真的不在乎。 从长远来看,投资的最终结果只与公司的发展趋势有关,与市场情绪无关。
诸葛亮在《师的餐桌》中告诫少爷刘禅,要想努力,就必须“做贤臣,做恶棍”。 以前,我只是觉得这句话很普通,但现在我意识到其中的分量。 一个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主动和好人交朋友,坚决远离坏人。 要想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就必须主要与好公司合作,坚决拒绝垃圾公司。 过去,我经常犯一个错误,为了那张所谓的面子,不主动与小人断绝联系。 在投资方面,我很幸运地选择了垃圾公司,错过了很多投资好公司的机会。
在我看来,顺丰控股有潜力成为一家好公司。 在同样的距离和同样的收费下,顺丰速运的服务明显优于EMS(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差距特别明显)。 但是,优质的服务并不能保证公司自动实现卓越,还需要坚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首先,创造增长需求。 经济学中有一个小故事很好地解释了需求是创造的。 故事是这样的:一家鞋厂派了两个推销员到一个遥远的岛屿上检查情况,其中一个回来后说:“岛上的居民不穿鞋,所以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另一个人回来说:“岛上的居民现在不穿鞋了,我们的产品一定会卖得很好!两位推销员都有道理,关键问题是如何创造居民穿鞋的需求。 回到现实,看看耐克、阿迪、李宁为我们现在穿的鞋子创造了多少需求。 跑步,有跑鞋;篮球运动员、篮球鞋;踢足球的人有足球鞋;走路时,有步行鞋;登山,还有登山鞋等等。 没有饱和的需求,只有未创造的需求。
在我的文章《如何判断企业的成长能力》中,我谈到了企业寻求成长的三种方式。 同样,顺丰控股如果想实现增长,也可以有三种方法:
拓展新市场。 这就是顺丰一直在做的事情,收购嘉里物流,拓展国际市场。 并购确实是通往新市场的捷径,但问题在于整合容易失败。 华**买了一个烫手山芋,最后不得不贱卖。 因此,作为投资人,我更希望企业自行发展,或者收购本土小公司,而不是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并购。
开发新服务。 例如,可以邮寄宠物。
多元化。 比如顺丰过去用快递柜卖货,现在搞直播销售。
目前,顺丰在创造需求、谋求增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 除了自营快递服务外,其他业务没有改善。 2024年5月18日,顺丰速运将其低端电商快递丰旺业务出售给J&T。 凤网之前一直在亏损,电商快递本来是顺丰增长的支柱,但最终还是没有腾飞。
二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成本优势,尤其是当行业巨头相互竞争,打最好的仗时。 即使是很小的成本优势,有时也会赢得或失去局面。 例如,巴菲特长期备受赞誉的盖伊保险公司凭借低成本优势,逐渐成为美国十大保险巨头之一,其综合成本率一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Getco 的口号“15 分钟节省 15%”在美国家喻户晓。 再比如之前在空调行业具有成本优势的格力电器,经过几轮行业一流争夺战,成功确立了空调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然而,物流业现在似乎没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看看中通、元通、J&T,那些要1元甚至几毛钱的东西,网上下单后,快递就可以邮寄过来了。 还有快递小哥的收入,比起他所做的工作,已经很低了,压力的下降会大大打消他们的工作热情。 下图是顺丰的净利润,可以看到最好的快递业务,净利润率只有35%。对接公司**连锁业务,净利润率为215%,这比个人客户的钱更难赚。 说白了,上述业务处于盈亏的边缘。 而同城业务简直就是亏损,你做的越多,损失就越多。 顺丰速运从高端物流起家,利润率还是这样,别说其他快递公司了。
顺丰控股通过互联网技术对物流业务进行智能化升级。 快递员收发快递确实更方便。 然而,有时,技术的使用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 而且,科技的普及让大家都变得智能了,大家的成本都降低了,也就是说大家的成本没有降低,也就不能产生独特的优势。 如下图所示,顺丰的总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样,我之前分析招商银行的时候,也提到招商银行虽然以技术为基础,但其成本收入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没有凸显出技术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效果。
综上所述,顺丰控股未来的增长更倾向于开发新的服务,创造服务的附加值。 否则,将很难与其他物流公司取得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