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新闻(何迪记者 郑亚磊)清晨,走进习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肺病房,响亮的红色歌声让人误以为是哪位歌手在这里休息,声音浑厚,精力充沛,歌声来自2个多月前入院的老年患者苏先生, 他甚至连正常呼吸都很难,更不用说自由唱歌了。在医院心肺科黄若文主任团队的带领下,苏先生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出院了。
8个月前,苏先生在医院全麻下行了右下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右上叶楔形切除术,术后一个月出现呼吸衰竭,一直卧床休息,依靠氧气面罩维持呼吸。 苏先生退役前是一名军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品质已经融入血液,他不喜欢也不习惯打扰别人,为了更有素质、更有尊严地生存下来,苏先生来到习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肺科寻求帮助。
呼吸困难、气道清除障碍、呼吸模式异常、呼吸肌功能障碍、疼痛、气体交换受损和气流受限、肺容量减少、运动耐量受损、肌肉骨骼功能障碍......这些都是摆在苏先生面前的障碍。
如何更好地与疾病一起生存?黄若文的团队为苏先生制定了一个持续12周的三阶段***策略。 针对呼吸困难、呼吸模式异常、呼吸肌功能障碍、气道清除障碍等症状,苏先生在第一阶段接受了高流量加湿仪氧疗、虚弱侧增加胸活动度、ACBT主动循环呼吸技术、体位引流、呼气正压技术、叩击拍打改善气道清除障碍、体外膈肌起搏**等。 苏先生的痰液渐渐减少,呼吸也轻松了许多。
第二阶段,医院心肺科主任刘彤利用徒手横膈肌力量训练,指导苏老师利用伤口支撑咳嗽,调节呼吸肌功能障碍,缓解疼痛,改善气体交换紊乱和气流受限,增加肺容积。 “我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自己可以自由呼吸了!苏老师走两步就不再气喘吁吁,在病房里阳光明媚的清晨,他会“玩得开心”,大声唱歌。 **2个多月后,苏先生的呼吸肌力量和心肺耐力较之前明显提高,可在床边完成高流量吸氧条件下的有氧训练、呼吸肌阻力训练和核心肌力训练。
据黄若文主任介绍,他们科室目前有一期床边**、第二期住院**,并计划将第三期**扩展到家属。 苏先生出院前,苏先生团队尝试交替使用高流量氧气、面罩氧气和家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让苏先生回家后也能实现居家氧疗。
这是我新学的一首歌,感谢黄若文主任、李琳**、刘彤**以及心肺科的医生和护士在住院期间的帮助,希望患者能够重拾信心,拥有更强壮的身体和更美好的生活!在其中一个**患者群中,苏先生大声唱歌,送上祝福,唱着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