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中科院科技部院士介绍(六)》(按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李路明,男,汉族,2024年2月出生,研究生,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教授,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
李路明于2024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24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24年8月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无损检测系副主任、讲师,2024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2024年5月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同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24年10月任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2024年4月任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系主任2024年7月,他被任命为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校长2024年6月,任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2024年9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4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2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李路明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人机与环境工程、脑起搏器和神经调控。 他将载人航天的高科技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开辟了神经调控研究方向,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款针对帕金森病的植入式脑深部刺激器——脑起搏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设计、生产并将脑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国家发明了碳纳米植入电极、脑起搏器软件再植等技术,建立了脑起搏器相关神经调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开展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疗监督和医保方法、技术和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发明了模拟超重载体发射的柔性胸腹负重方法,成功应用于航天员训练和第二批航天员选拔,促成了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研制的神经肌肉刺激器、航天员质量测量仪、生理信号测试箱、航天员心电图读数仪已搭载“天宫一号”,在“神舟九号”任务中服务于航天员,航天员质量测量仪应用于2024年神舟十号航天教学。
李树堂,2024年1月出生,中国香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所所长[7], 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苏州纳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7]、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MIMSE)院长、澳门科技大学创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
2024年获香港华人大学学士学位,2024年获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学位,2024年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24年至2024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2024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任柯达公司高级研究员和项目总监,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讲座教授,以及超级金刚石和先进薄膜中心(COSDAF)的创始主任。2024年1月加入澳门科技大学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负责成立“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李树堂长期从事有机光电材料与显示器件、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金刚石及相关超硬薄膜领域的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金刚石与新型碳基材料的成核与生长”、“氧化物辅助合成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和“具有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学功能材料”曾获得洪堡研究奖和香港裘槎会奖学金裘槎高级研究奖),并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唯一一项2024年,2024年第一届,2024年第二届),2024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24年苏州市创新创业市长奖。
李依依,女,2024年10月生于北京,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我国低温与核结构材料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4年,李依依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后,进入辽宁本溪钢铁厂工作2024年,他被任命为国际低温材料学会理事2024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至2024年)。202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他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4年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
李依依一直从事材料的研究与制备、特种合金的制备工艺与计算机模拟、精密管基工作。 2024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项,完成耐氢钢系列五级强度,负责合金成分设计、热处理和物相鉴定,提出科学思路、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 早期在高Mn奥氏体低温钢的研究中,制作了Fe Mn Al系列的相图和相鉴定方法,发现在低温下存在反铁磁相变,Fe Mn合金中的电马氏体形核生长遵循层状重叠和极轴机制,解决了几十年来只有理论推测没有被实验证实的问题, 并为超低温高强度无磁钢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慢化剂"耐氢压力容器用钢"攻关攻关,开发耐氢钢牌号,通过国家检测。 慢化剂"沉淀强化耐水脆合金"2024年通过国家鉴定。 2024年,由李殿忠研究员和李依依院士团队领研的我国首套盾构机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李英红,2024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专业技术一流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19**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空军工程大学空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器推进系统军事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4年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李英红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4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24年提前晋升为专业技术技能四级2024年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同年晋升为技术**;2024年晋升为技术二级202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被评为“推动空军战略转型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李英红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控制、诊断及部件表面强化的研究。 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提出了航空发动机平台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理、等离子体冲击流量控制理论及压缩机近失速流量测控方法等, 并取得了突出的工程应用成果。建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军区重点实验室1个。 20世纪90年代,李映红率领课题组多次上山,克服了信息匮乏、装备匮乏、工作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困难,攻克了战机发动机“高原反应”问题,使中国战机作战范围首次覆盖青藏高原全境。 2024年,李英红进入等离子体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建立了等离子体激流控制理论,用于飞机和发动机设计的预研。
林高,2024年1月2日出生于江西南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林高20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2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水能利用研究班202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高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大坝理论与模型试验技术、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混凝土结构动力断裂技术理论研究等学科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在解决大坝、海港、核电站等实际工程问题的关键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宝勇,2024年1月13日出生于天津,导弹总体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所研究员。
刘宝勇20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在国防部第五院一分院总设计部工作[6];2024年任第二医院第四科副主任2024年,主持制定第二代战略**;2024年至今,一直担任国家重点样板工程总设计师2024年至今任航天工业部总设计师[7];202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宝勇长期从事飞行力学和弹道导弹的整体设计工作。 参与研制中国第一代液体短程火箭;参与了中国导弹工业的模仿和自我设计初期;在我国首款自主设计的关键模型产品开发中,他提出了最大量程的检测问题,并成功应用了一定的测试理论20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建立了新的弹道计算方程,通过探索和实验,建立了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法,为该模型产品的成功研制做出了贡献采用新技术,组织攻克了12个子系统的13大技术关键,主持确定了一大批具体技术方案,主导了重大地面考核试验,提出了一系列技术管理措施,并亲自制定了《设计规范》和各开发阶段的考核标准,确保了关键技术的工程化, 系统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维护方便,为样板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刘长生,男,2024年6月出生于湖北大冶,生物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2024年获华东化工学院硕士学位2024年至2024年历任华东理工大学工理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所长、副所长、党支部书记202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24年至2024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所长2024年被教育部评选为跨世纪杰出人才2024年任教育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4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24年当选为华东理工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2024年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任上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刘长生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仿生人体伤口自愈过程、体内原位引导组织再生的构建材料等学术思想,开发了多种活性骨修复材料,以及生长因子制备和材料活化新技术研发自固化磷酸钙人造骨,并取得该类产品注册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利用体内物质刺激的一系列生物效应,实现无生命物质向活体组织的转化。
刘广军,回族,2024年7月15日出生于天津,同位素分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刘广军20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24年至2024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2024年至2024年在二机部504厂工作,历任副总技术员、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2024年任核工业理化研究所研究员202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
刘广军主要从事铀同位素分离的专业研究。 他负责生产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参与并组织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特别是在技术改造和提高梯级效率的措施方面,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了浓缩铀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担任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离心机研制技术总监期间,通过统筹组织整体装备研制的六大环节,推动研制进度在分离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扩散级联最优操作条件的三个准则,明确了浓度干扰的传播规律在气体分子运动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玻尔兹曼方程模型方程的建立方法,并推导了微稀气体中的熵增量公式。
未完待续)优质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