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减少对中国服装出口的依赖,其连锁反应令人担忧。
受地缘政治冲突、全球产业链碎片化、通胀高企等因素影响,今年美国零售市场不容乐观,但美联储已连续三个月暂停加息,CPI有望回落,美国零售业展现韧性。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受感恩节和11月“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影响,美国11月零售额增速由负转正,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4%1%,主要受线上零售、休闲和餐饮带动。
11月份服装和服饰店零售额为2612亿美元,同比增长06%,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3%。
实体零售和非实体零售的增长率差距正在扩大。 11月份杂货店(包括超级市场及百货公司)零售额为729家1亿美元,下降02%,比去年同期增加1个1%,其中105个3亿美元,下降25%,下降 52%。11月份非实体零售商零售业销售额为1,1855亿美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0%6%,同比增长6%。
由于去库存,进口端的数据与零售端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1月至10月,美国进口了772件服装2亿美元,同比下降238%,比前 9 个月的跌幅收窄 0%2个百分点。 中国进口 1772亿美元,下降276%;占 229%,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越南进口 1299亿美元,下降247%;占 16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孟加拉国进口67亿美元,减少254%;占 87%,下降02个百分点。
与五年前的2024年相比,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的41%越南为9%和133%,五年内,中国的份额下降了19个百分点,越南上升了3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
份额的下降可能意味着领先商人地位的下降。
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进口商因质量、交货时间等原因大额扣款案件同比大幅增加,其中不少是百万美元以上的大额案件。 在这些情况下,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这些买家的国内一流商家相对较少,有的国内只有一位一流商家,买家对报失后全国范围内的配额撤销并不敏感。
其次,出口企业与采购商的合作时间不长,深度不深,采购商转向其他国家的意愿较强。
第三,买方自身的商业意愿和模式发生了变化。
对于美国零售商来说,通过折扣和扣除将损失转嫁给进口商,进口商将损失进一步转嫁给**商家,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进口商是否转嫁到顶尖商人,转给谁,转多少,怎么转,都是权衡的,主要看第一批商人的合作价值和潜在的威慑力。
合作的价值体现在:一流业务的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供货周期等方面是否最优;是否有稳定的性能和交付能力;你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合作程度如何,等等。
潜在的威慑作用体现在:转换首个业务的难度,能否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完全替代的业务提供者;**商家的供应比例,即更换**商家的影响程度;**商家的欠款是否会引起连锁反应,比如毁掉自己在圈内的声誉,或者因为信用保险限额等原因影响到其他**商家的购买。
随着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地服装产业链的发展,不难判断,仅处于国内布局的中国龙头商家,在上述两个方面正面临逐渐下滑。
这一趋势在短期内可能无法逆转,对于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有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购买出口信用保险。 官方出口信用保险以国家财力为后盾,保障企业境外应收账款催收风险,仍是企业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唯一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争议不是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真实、合法、干净的境外应收账款索赔是成功获得索赔的依据,因此在履约交期、产品质量等方面更要注意保留对自己有利的书面证据, 养成及时和解的习惯。
二是坚定不移“走出去”,实现全球化布局。 服装出口企业“走出去”已经不能像几年前那样“经济核算”了,“走出去”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准”。 在欧美,特别是在电子信息、家电和纺织服装等相对依赖中国的行业,“脱钩断链”和“去风险化”不再是口号。
三是关注买家的经营动向,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老板比较老,没有后继者,公司本身处于下行通道,信用实力弱,竞争力不突出,负债率高,库存高的进口商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