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 雍正送给年千瑶的佛珠,寓意深远
年千瑶的死,也是整部剧中非常震撼的一幕。
年千瑶是雍正手下的大臣,雍正逝世的年千瑶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
有人说,念千瑶威力极强,难以驾驭;也有人说,雍正杀了驴,毁了桥。
而二月河对这段历史也有自己的看法,雍正杀人是有原因的,年千瑶惨死,不管是国王还是臣子,他们彼此之间有着真诚的信任,都希望对方付出代价,最后都走到了死亡的地步, 而且没有真正的赢家。
年千瑶死前的生活十分艰难,他脏兮兮的,胡子花白,头发很久没有刮过了。
而他依旧穿着雍正送给他的黄色背心,大摇大摆地穿梭在城中,官吏百姓们还跪在他面前。
在清朝的祖传制度下,皇帝对功勋突出的大臣给予黄背心,主要是为了赢得民心。
为了表达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朝臣们只允许在正式场合或节日穿黄色背心,通常被安置在宫殿里。
年千瑶穿着黄色背心护脖子,再次激怒了雍正,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李维奉命前来,带着念千瑶去崔儿跑饭。
此刻,年杰虽然穿着黄色背心,但只能在泥泞的地面上和牧羊人下棋打发时间。
李伟一直对念千瑶之前的所作所为非常生气,但看到原本为四爷而战的战友们,在一起如此绝望,离死亡越来越近,心里却不舒服。
临死前,年千瑶把当时向雍正索要的佛珠扔给了李伟,让他回雍正。
念千瑶死后,他才意识到雍正只是把他捧在手心里,以为雍正已经不是他心中原来的雍正了,只要有这份君臣之间的友情,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但他错了,他甚至以为皇帝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这个臣子,就算年千瑶不背叛他的心,他也会犯大错。
就像当年康熙偏袒太子一样,年千瑶走到这一步,不就是雍正的不道德宽容在闹事吗?
江夏城,念千瑶的刀下有多少魂魄,四爷只是淡淡的回答"你杀得太多了"。
雍正登基后,并没有严厉惩罚念千瑶,也没有除掉念千瑶,他自然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在年千瑶看来,杀了孙嘉诚算不了什么,怎么能和江夏屠相提并论?
康熙发现百官行后,年乾尧被提拔为陕西和甘肃都督。
临走前,年千瑶向四爷辞职,向雍正要了两样东西:一是犯了罪被绑在树上的李维和翠儿,二是四爷手中的佛珠。
在清朝,国王有将佛珠送给大臣的习俗,以表示感激和期待。
年千瑶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雍正的服从和忠诚,二来赢得雍正的偶像和认可。
所以,念千瑶向雍正要佛珠,不是因为他对佛教感兴趣,而是因为他看到雍正有这件私人物品,就想问问雍正。
雍正让念千瑶去寺院打坐,见念千瑶来求佛珠,就问他是否证悟了佛法。
年千瑶说,雍正是天下佛,是最好的神。
雍正朝他笑了笑,却没有说自己错了,只是告诉他要永远记住,不能滥杀无辜。
当然,年千瑶并没有参加佛教,他只想着在寺庙里拍拍屁股就走了。
从这套佛珠中,我们可以看出四爷对佛教的理解和态度。
年千瑶要马尾巴上的佛珠,后来檀花刘墨林也说了类似的话,他告诉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他不拜这种过去的佛,只拜现在的雍正佛。
雍正嘲笑他傲慢地讨论佛教,并告诉他自己对佛教的看法。
雍正从未拜过泥台,但他心里却拜佛。
他从不向佛陀寻求出路,而只是在禅修中反思自己,质疑自己,思考自己的出路。
康熙对佛学有很深的了解,历朝诸侯登基乱时,整天闭门学佛,四爷手中的念珠渐渐进入了康熙的视野。
而禅修佛陀的雍正,从未真正追求过生命的超越,他拜佛时从容不迫,走皇帝之路,正确选择个人、家庭、国家大事,竭尽全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出现在舞台上,这颗佛珠是四代大师的心愿。
演出前,十三师兄在晚上审问萧国兴,八大哥透露太子愤愤不平,来到四爷府与四爷闲聊,四爷忙于佛事,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而是平静的说,这件事情不能怪八哥的老爷子。
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四爷心里已经有办法对付了。
四爷和十三师兄关系深厚,早就想夺取皇位,但还是瞒着十三爷,首先十三爷野心勃勃。
四爷城的深邃,手段的威力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吴先生后来警告十三爷避开铁帽王的原因。
年千瑶日复一日地带领四爷弹琴弦,却始终没有学会四爷的耐心和克制,也没能得到雍正的全心信任。
佛与珠在剧中反复出现,遥遥相呼应,深埋的丝线,所谓草蛇灰线,千里抢夺的冲动一模一样。
而且每次的情况都非常复杂,难以把握。
雍正平静放松,手捧念珠的形象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但他从未在心中念诵过经文,只有"自找麻烦"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