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对全球气候和生态治理的规划,其核心是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这一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趋势的负责任态度,也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和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借鉴模式。
适时为中国制定全球治理方案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正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 极端天气和生态恶化带来的农业、经济、环境和安全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处理和解决的。 全球性问题只能通过各国之间的集体协商来解决,并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如何治理、谁治理、治理什么。
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混乱的风险。 参与者的“泛化”和碎片化加剧了全球治理的复杂性。 除联合国外,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区域平台合作网络,以城市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市场部门和地方行为体纷纷进入气候治理领域,为该领域的全球治理带来更多变数和不确定性。
国际规则重塑加速,各国在资源、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和博弈加剧。 在地缘政治思维的指引下,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全球治理模式拉向“具有法律约束力、非歧视性、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分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被忽视,欧盟单边碳关税开始实施, 气候治理正朝着更先进、更工具化的方向发展。
发展失衡加剧,国际融资格局失衡。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融资问题更加凸显。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气候融资一直是发展中国家采取有效减排措施的主要障碍。 根据联合国《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从2024年到2024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所需的全球投资为每年5万亿至8万亿美元。 其中,发展中国家每年的资助规模约为39万亿美元。 受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不足导致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资金缺口从25万亿美元至4美元2万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发达国家未能兑现到2024年每年向低收入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的承诺,严重削弱了全球对低碳投资的信心。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正在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加快绿色转型。 为实现2024年减排、2024年碳中和的目标,欧盟规定,2021-2024年多年财政框架中30%的资金将用于气候变化相关活动。 此外,欧盟委员会已承诺将7500亿欧元“下一代欧盟”复苏**的37%分配给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 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为陷入困境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它是中国实施全球治理规划的动力源泉
面对国际格局的混乱、失衡和功能失调,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只有一种秩序,那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只有一套规则,即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这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国际法的承诺。
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体系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2024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 2024年,第26届“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发表联合声明,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国际文件中。 2024年9月,国家主席指出,“中国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24年前达峰,力争2024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4年,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总统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理念已从被动跟进转向主动参与。 《京都议定书》签署30多年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不可能”“不合适”到量化自愿GDP减排量、在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明确碳排放峰值、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等。
中国全球治理项目的可持续性
中国以实际行动深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一系列致力于推动包容性和共同发展的举措是中国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大贡献。
第一,在新型国际关系原则指引下,积极寻求多边或双边合作机制。 我们要维护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多边主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权利。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欺负弱者。中国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二十国集团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为落实联合国2024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24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首次制定了二十国集团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
其次,在气候融资“南北”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中国继续在发展中国家开展金融合作和技术推广,同时强调发达国家需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自2024年以来,中国共投资了2个7亿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12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材料谅解备忘录,为发展中国家建设了200个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项目。 2024年以来,在南南合作**机制下,中国先后在发展中国家启动了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1000个气候变化培训名额。
第三,气候外交应在真正的多边主义框架内开展。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共同价值将取代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普世价值”,美国主导的“霸权霸凌”治理将被多边主义所取代,狭隘的地缘政治博弈将被和平发展所取代。 结合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等倡议,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通过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制和多边金融发展机构,在南南合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发展与合作模式。
四是坚持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 中国已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后,2024年5月,首届全国生态安全工作会议总书记将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战略。 2024年12月,董事长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24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4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24年增加60亿立方米,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此外,碳市场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加速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于2024年正式启动,市场化、功能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将进入快车道。 同年,中国宣布不再在国外新建煤电项目,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决心。
五是减少污染和碳排放,协同效应。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本战略。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制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提高新能源应用比重,全面提升工业能效,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签体系,加大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 积极培育绿色市场。
中国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道路。 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方面,中国正在描绘高效、环保、减排、控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图”。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证明,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世界。
本文是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新冠疫情冲击下欧资本主义现状、制度困境及发展趋势研究”(21AGJ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作者:曹晖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7日第27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