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实践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新实践领域,也是一种新的实践形式。 文化实践的理论与实际的文化实践是一样的。 如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非常重视现代文化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道路上、理论上、制度上、文化上树立自信,其中国式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更基础、更广、更深的自信”。 因此,我们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实践任务。 同时,当代全球化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全球化,由经济全球化引起并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冲突逐渐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当代整体全球化的内涵逐渐丰富。 因此,20世纪以来,世界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次著名的“文化转向”,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关系、资本、私有制和剥削的分析,转向对文化和上层建筑的分析。 这些文化实践的现实问题,逐渐将现代世界对事物的理解“嵌入”在不可避免的文化背景中,这反过来又凸显了文化实践的问题。
文化实践的提出,也是马克思“劳动-社会”实践哲学中国内涵的一大亮点。 从实践哲学发展的理论逻辑来看,实践的形式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伦理学和政治学为实践领域,以伦理学和政治行为为主要实践形式。 政治是以伦理为基础的,伦理一词具有习俗、习和文化传统的意思。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主要强调实践的政治意义。 从而奠定了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哲学传统以及随之而来的精英主义性质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社会”实践哲学批判性地继承了实践哲学的传统。 他把劳动作为社会的基本存在,提升为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 他所主张的不是简单的政治实践和政治革命,而是全面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革命。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与文化可以互换解释,社会本身就是文化(涂尔干),这与马克思是一致的:马克思的社会实践包含着文化实践的意义。 但是,由于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仍然把重点放在社会的制度层面。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实践理论,即马克思社会实践理论的中国内涵,渗透到社会实践的文化基础中。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实践理论既是现实的,也是合乎逻辑的。
中国特色文化实践理论肯定了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把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转化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特別是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社會改革的文化內涵也逐漸凸塯。 毋庸置疑,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已经基本建立。 在此前提下,文化建设的意义逐渐凸显。 因此,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要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看作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的自信”,强调这种自信构成了“更基础、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在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关系中,这些话语使用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术语。在描述文化的力量时,使用了“使用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这句话。 ** 总书记特别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兴旺,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把文化看作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必要条件。 这样,文化作为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根本意义就显露出来了。
中国特色文化实践理论,把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实践的根本任务。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和发展的丰富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 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并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复兴,而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坐标进行的。
中国特色文化实践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要保留旧传统的文化“原教旨主义”,而是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明确了文化实践的方式和方法。 因此,它需要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的发展来保持活力。
所谓“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命题和理论进行改造,消解其封建因素,转变传统文化范式。 例如,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微观中的个体不是一个封闭的主体,但主体应该在“关系”中被理解,个体应该超越自我,走向普遍性。 但是,臣与臣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应该把它建在现代的主体间关系中,即臣体之间真正的平等关系。 在宏观层面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强调一种“世界”思想,表达了一种价值普世的意图,但“世界”的概念是维护封建社会极权统治的意识形态在土地的岸边,它不是国王的大臣”。 我们要摒弃这种封建思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世界”;而且,在“天下”的概念中,“华”和“彝族”是有区别的:“天下”是“华”世界,而不是“彝”,所以“天下”仍然带有狭隘的民族中心色彩。 我们需要从“世界”的意义上来理解“天下”(“世界”的概念,而不是“天下”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指克服狭隘民族主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利益)。 只有这样,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接受。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观念、命题和理论的研究,突出其背后的范式,通过批判实现对传统文化范式的转化。
所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现代化改造,在现代化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新发展”指明了“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即这种“转化”既不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原教旨主义”复兴,也不是将外来思想与儒家哲学融合为“宗派”的新儒家思想的复兴;而是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使两者在世界现代化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相互诠释、转化、融合,从而激发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使其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时代问题, 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最终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特色文化实践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文明有着内在的联系。
新的文明形态应该是克服旧文明缺点的更完善的文明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的“改写”。
中国式现代化把现代化看作是一场社会革命,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工业文明形态转变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即受资本逻辑支配的片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整体式现代化。 从内容上看,这种整体现代化包括从技术和经济上走一条工业化新路子,即以辩证理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的完全理性为核心的绿色可持续的工业化新路子,是有别于西方发展理论的新发展观构建人性化、高效化、公平化融合的新型社会、劳动、社会管理,建立精细分工、权力职能的体系,克服资本主义官僚管理体制的官僚主义等弊端;以完全理性为核心重构现代性文化,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功利主义和计算主义它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克服了以资本增值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种整体现代化,就是要克服西方片面的唯物主义,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带来的种种危机,构建了现代文明新模式的基本模式。
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一致的世界文明新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一种新的普世文化价值,即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既包括人类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也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形成新的文化体验。 自从美国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以来,人们通常习理解“地球村”的概念是全球空间的“压缩”或“收缩”。 事实上,在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内,“地球村”的概念也蕴含着一种内在体验:它将为人们提供一种不一样的心理支持,这种支持不再仅仅立足于民族共同体,而是可以超越民族共同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归宿。 相应地,这种体验不再具有对世界的“陌生感”和“丛林感”,而是真正的“家的感觉”。 人类命运共同体改变了全球化世界文明格局,形成了新的文化体验,是新文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世界的“大家庭”里,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共同的危机。 这就决定了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道路,都不是民族“自己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具有普世维度、对世界具有一定“示范性”意义的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性和新文明范式,对当代全球化和未来世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中国道路的价值选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 在当代全球化运动中,他们展示了一种以新的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新文明形态。 因此,文化实践理论在中国的建立,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人”的意义和“世界”的意义。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作者:丁立群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7日第27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