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昆山(右一)向游客介绍沙坡围的变化。
农历元年即将到来。 这些天,林昆山正忙着设计年贺卡,计划打印出来邮寄给去过夏岗朝宗宫的朋友。 “这里是海港城市的摇篮,它隐藏着......许多人的怀旧之情林昆山说。
说到对霞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老专家。 林昆山40岁出头,戴着眼镜,喜欢说闽南语。 从2024年开始,林昆山就开始在朝宗宫做志愿者,志愿接待了不少台港澳侨胞为了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还阅读了许多关于闽南历史文化的书籍,倡导开设“玉沙坡论坛”,撰写并出版了数百篇相关手稿。
挖掘史料,撰写文章数百篇。
林昆山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从小就住在美人宫一带。 巷子里,邻居们泡茶、聊仙的场景,以及经常举办的民俗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2024年,林昆山与夏岗的一位老居民聊天时,无意中得知潮宗宫里有一块皇家牌匾。 然而,朝宗宫曾多次废弃,原匾已不见踪影,相关史料也不够详细。
为了查明这段历史,林昆山先后查阅了《厦门志》和《清史文集》,还联系了中国第一史档案馆等单位。 “这块牌匾是乾隆五十二年皇帝赐的,上面写着'天澜易贞'这几个字。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到了边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年初了。 林昆山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验证,他终于写出了2000多字的研究交流稿,发表在相关期刊上。
后来,这块牌匾被复制并“重新悬挂”在朝宗宫中。 据史料记载,清康乾年间100年,大陆到台湾唯一的渡口,就是在朝宗宫前的护岸上设立的。 所有**、商人、百姓在渡海前都需要到朝宗宫备案。 林昆山表示,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港口,重拾这块牌匾背后的故事,对于人们了解厦门、香港文化、保留城市记忆具有重要价值。
截至目前,林昆山已收集了两份厦门、香港有关的剪报,以及一批文史资料撰写了300多篇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文章。 “每当学生、学者和外国友人来搜集资料时,我都会向他们介绍厦门和香港的历史。 只有讲好厦门和香港的故事,大家才能更多地了解厦门。 他说。
再现传统民俗活动。
这不仅仅是研究厦门和香港的文化。 林昆山还在想着如何传承下去,留住怀旧之情。
朝宗宫所在的地方,在古代也被称为“玉沙坡”。 2024年,在林昆山的牵线搭桥下,“玉沙坡论坛”应运而生。 活动第一阶段,厦门文史专家彭艺婉以“江元舒的两岸关系”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当时,远在印尼雅加达的中国人王猛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连忙写信告诉他多么想念家乡:“我想回家看看,回厦门,回沙坡围看看......”“活动的第二阶段,我们特意安排了王萌来厦门的时间。 林昆山回忆说,她带着两个孩子重温了夏岗的生活和文化印记。
春节前,下岗社区居民、台湾同胞、留学生齐聚沙坡尾舞台,用雕刻刀雕刻水仙花,拿起毛笔写下“福”字。中秋节期间,来自美国、捷克、意大利、俄罗斯、荷兰、南非等国家的外国人聆听了中秋节的起源,并参与了蛋糕七夕节期间,两岸青年头戴冠帽、冠服,体验非遗民俗......的“七娘马是16岁”。林昆山为举办这些活动下了很大功夫,“我会研究资料,请教文史专家,然后结合现状,设置活动内容,邀请参加者。 ”
曾经有人问我:你是一个年轻人,为什么要研究这些老人感兴趣的历史文化?林昆山说,回顾自己多年的经历,他从中找到了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厦门港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为中国同胞架起一座留住乡愁的桥梁,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爱上绿岛。 ”
他在文学史专家眼中:
热衷于推广当地文化。
因为对闽南文化的热爱,林昆山和我市的很多文史专家交流过,彭艺婉就是其中之一。 “前段时间,他的母亲生病了,他一边照顾她,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制作剪报。 林昆山既是一个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也是一个孝子。 彭艺婉说,这个年轻人经常来问问题;他还将帮助收集和购买他在进行自己的文学和历史研究时需要的书籍。 林昆山虽然不是文史专业的研究者,但业余之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宣传和推广地方文化上,用文化怀旧之情,串起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为祖国的友谊。
名片。 林昆山。
2024年出生于厦门,厦门外都集团员工,厦岗朝宗宫志愿者。
文/文:厦门**记者罗子宏、厦门**记者张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