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愿景:人类没有航天员,未来可能还没——重新定义太空时代"不要再把外国宇航员误称为宇航员了。
按照钱学森的定义,人类目前只有宇航员,没有宇航员。 两者是不一样的,这种歪曲亟待纠正。
中国航天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其实还没有“航天”二字。 当时,我们称大气层外的人类活动为“航天”,简称为“航天”。 这就是“宇航员”一词的起源。
2024年9月11日,钱学森在中国返回卫星论证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航天”这一新名词。 为什么要创造新词?原因很简单,钱学森认为,既然人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局限于在太阳系内活动,那么称之为“太空旅行”就太夸张了。
太阳系的直径达到约1光年,约合946万亿公里。 相比之下,整个可观测宇宙的直径为930亿光年,相当于约87亿万亿公里。 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的大脑无法想象它。
例如,2024年人类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飞行了40多年,仅完成了0002光年的旅程。 他们甚至还没有离开太阳系的边缘,还需要30,000年才能真正飞出太阳系。 这样的距离,实在配不上“航天”的称号。
近日,2024年12月,旅行者1号发回了一些问题,其内部故障已经失效,现在只能发送一些毫无意义的0101乱码,无法再收集到任何有价值的数据。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人类的飞行活动,钱学森做了如下定义:地球大气层中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和太阳系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飞出太阳系,探索整个浩瀚宇宙的飞行活动被称为“航天”。
根据这个定义,无论是美国、俄罗斯、欧洲还是日本,无论翻译成什么语言,它们在太阳系外的飞行活动都应该翻译为“航天”。 同样,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人也被称为“宇航员”。 只有当人类真正飞出太阳系时,他们才有资格被称为“宇航员”。
202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当天,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作出意义深远的决定:“第七机械工业部”更名为“航天工业部”。 这一决定标志着“航天”一词已得到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正式承认,具有法律严谨的意义。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大多数人对航天领域的了解很少,再加上西方**和文化的影响,《绝世天启》《地心引力》等美国科幻大片错误地将宇航员翻译为“宇航员”。 这种滥用行为广为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好在,随着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空间站的成功建设和人员的长期居住,“航天员”一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 这也逐渐纠正了过去的错误用法。
试想一下,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是相辅相成的。 另一个例子是NASA这个名字的准确翻译。 过去很多人误译为“NASA”,但实际上,由于NASA的研究领域不仅限于太空飞行器,还包括大气层中的飞机等,因此更准确的翻译是“NASA”。
在这种语言精确性的背后,隐藏着技术和文化自主的深刻含义。 如果我们过分依赖西方的术语定义,我们可能会在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中迷失方向。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优势。 只需要几个巧妙的词语组合就可以准确地描述新事物,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其含义。 相比之下,像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需要创造新的词汇,这很难记忆,有时会导致歧义。
以“导弹”二字为例,就是钱学森先生的创作之作。 在台湾,“导弹”被称为“导弹”,但子弹和火箭也可以飞行,这使得“导弹”这个名字不准确。 钱学森先生巧妙地运用了“导”字,突出了导弹能够“导向”的特点,使“导弹”二字更加专业、准确。
钱学森先生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星际导航”的概念,并撰写了《星际导航导论》一书。 书中的许多术语都比他们的时代领先了几十年。 他的开创性贡献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如果我们在几百年后成功研制出恒星飞船,真正实现飞出太阳系的壮举,那么“航天”一词将有资格成为时代的新标志。 届时,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太空时代”,语言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里程碑。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汉字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前瞻性。 这种语言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无论科技发展多么快,文化永远是基础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