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特刊。
面向广东的高品质:新方向、新动力、新突破。
回顾年末年初,我们该如何总结广东的2024年?
今年是“战斗”的一年。
正月初七,广东聚焦高质量发展,召开“新年第一次会议”,喊出“再造新广东,再创新奇迹”的强烈声音。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新冠疫情防控三年过渡期后,在经济复苏元年之初,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饱受奋斗热情。
这是“新”的一年。
面对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广东立足新方向,增强新动力,追求新突破,省委作出“1310”具体部署,以“走在前列”为总目标为锚点,进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发展动力,力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建设现代工业体系,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城乡协调发展。
这是“来”的一年。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新定位,“一点两地”引领三地迈向新深度,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推介会累计投资项目859个,总金额超过2个24万亿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广东展现了新的对外开放力度,第134届广交会聚集了客商和线下出易223亿美元广东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将市场拓展到新的广度,常住人口达到127亿,中等收入群体4000多万,年消费总额超过6600亿美元;发展新的质量生产力,广东着力提升行业新精密,拥有8万亿级产业集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全国首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广东金融不断刷新“锐度”,存贷款余额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1-9月广东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29万亿元,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展望2024年,新广东有了更多新期待。
南财研究报告
中国十大工业城市扫描,深圳有望夺冠,广州、佛山和宁波抢夺“第五城市”。
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外界观察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窗口。
南财智库根据2024年全国各城市工业增加值数据,梳理出中国十大工业城市名单,分别是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广州、佛山、宁波、无锡、东莞和泉州。
2024年,这些城市能否顶住内外部压力,保持自身工业经济发展的势头?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各地探索实践的重点放在首位[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南财对话
专访全国社保委员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与企业创新逻辑不谋而合
近年来,金融业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与其他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创业投资领域有哪些优势和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利用金融优势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在康波周期的萧条阶段,金融资本如何支持科技创新?
近日,在第二届中国(澳门)国际高质量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期间,深圳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协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接受南方财经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一一拆解。
王忠民表示,扎根中国巨大市场,与全球市场有机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重要特色。 数字时代使工业化时代的许多经济原则失效,科技创新需要以全资本账户赋能,以应对快速迭代升级的时代特征。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专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轩:加强产教交叉建设与融合,以新人才驱动新质量生产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五周年即将到来,种种迹象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提速发展、创新活跃,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
人是新型质量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新型质量生产力的飞跃自然意味着人力资本的创新。 因此,新人才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其中,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大湾区不断集聚和培养新人才的责任。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大学应该如何定义、吸引和培养新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探索了一个样本。 建校一年多来,学校现有教师近240人,其中90%以上在海外(含港澳台)获得博士学位。 自建校以来,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轩每周都会花大量时间寻找人才、对接人才,推广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环境、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
倪明轩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以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科大(广州)以'枢纽-学术领域'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学科结构,促进了跨学科的碰撞;学校通过多序列教师招聘等措施,探索“产学研共解,产学研共答”的产教融合模式。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湾区“深”。
世界级湾区建设向纵深迈进:四大平台带动合作升级 粤港澳联手“融合融合”。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为前海、横琴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推进大湾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受访专家看来,总体来看,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体现在三地融合发展和经济发展上。 四大平台在深度建设中发挥先锋、枢纽、高地作用,是服务港澳、拓展港澳发展空间、引领和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发挥四大平台作为“试验田”的作用,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引领大湾区向高水平开放迈进,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奥勤整合开启新篇章:发力产业投资,携手上百家PE VC“筑巢引凤凰”。
12月2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方案》发布,对澳门与横琴空间、工业、民生、城市建设全面融合发展作出系统、整体规划。 其中,“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多币种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探索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转让试点,拓宽市场化退出渠道”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为配合两地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合作区新成立**指导**和全资执行委员会——横琴申河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点扶持和鼓励的产业领域。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打开“力”的程度。
广东走向世界:“五外联动”塑料发展优势携手港澳拓展经济深度
刚刚闭幕的**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4年九项重点经济任务,“扩大高水平开放”是其中之一。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试验区,开放基因融入广东发展脉络。 2024年,从“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向全球客商敞开大门,到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大会释放“强大引力”,再到实施“五外联动”组合,广东谋求以高水平对外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广东省委为锚定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1310”具体部署中,开放也被确定为三大驱动力之一。
广东为什么要开放?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一点两地”的新定位,迈向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强化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制度开放成为广东探索的关键。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市场的“广度”
“粤式”拓展内需:消费场景修复与创新并举 “超市”产生超大客流量
你中奖了吗?“自12月11日以来,广东开展了3亿元消费券发放活动,成为社交平台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一轮消费券活动中,广东共发放消费券1020万张,达到15亿人,第二轮消费券活动如火如荼。
关于 1拥有27亿人口,GDP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年零售总额6700亿美元......广东催生了具有巨大潜力和代表性的“超市”。 从一系列利消费政策的出台,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消费券成为“交通责任”,不仅体现了广东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也意味着广东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不断探索。
展望2024年,这个“超市”将迎来更多机遇,广汕铁路、深毛铁路、佛关城际铁路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超级项目深中通道主线已正式建成,预计明年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速度加快,交通距离不断缩短,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流通加速,广东消费新格局、消费新动能加快。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行业的“精细化”程度
解码广东制造业“新内容”:数智化再造质量新生产力 集群重塑产业新引擎
今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4%,实现负转正;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从1月到10月,该值再次增加到36%,已连续6个月上涨。
对于制造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的广东来说,意味着广东为实现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付出了大量努力。 特别是在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外贸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具有明显经济外向型特征的广东要实现这一增长成果尤为困难。
今年以来,广东明显加强了制造业的调整优化,先后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人民关于建设高质量制造强省的意见》、《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扩大外资的若干措施》、 稳存提质“、”广东省降低制造成本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区域“热”度
广州“解决”能源水平跃升:GDP将突破3万亿大关 “打破”经济发展新格局
12月20日,《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广州都市圈正式升级为全国第12个国家都市圈。 《规划》明确,广州都市圈将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导向,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点,依托主要交通走廊,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都市圈整体发展格局。
广州能够引领国家级都市圈建设发展,再次彰显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地位和潜在能量,也意味着广州需要在城市发展的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更大的飞跃。
2024年春天,广州设立了GDP超过3万亿元的“军令”,为经济而战。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GDP为21,76984亿元,同比增长42%。“3万亿广州”正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在新的发展阶段,广州需要新的动能和新的突破。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争做新素质生产力的“尖子生” 天河的信心、实力和责任
近期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实验室创新平台和各类科研人才。 如何将丰富的科研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从而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这一直是广州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作为广州的经济区和创新区,天河区去年占全市GDP总量的22%左右,为粤港澳大湾区贡献了4占经济总量的8%,位列2024年投资竞争力100强地区第2位,曾四次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区”。 近年来,天河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人力资本跨越、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广州市天河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荣在早前举办的2023广州国际创新节上透露,天河区精准优化平台,在天河**商圈、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三区扶持”的基础上, 依托所辖26所高校、44家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规划围绕五山打造创新源区,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着力塑造科技创新源头和全过程创新生态圈, 让更多的科技成就[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站在改革前沿,2024年深圳经济再创新高
2024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 从年初深港恢复正常通关,到年底,全球投资大会涉及投资数万亿元。 对于深圳来说,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以目前的经济数据**,深圳有望继续保持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双冠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首次突破“万亿”。 今年以来,深圳以卓有成效、政策卓有成效做好生产、消费、投资、外贸等工作,全力推动经济质量有效提升和合理增长。
对此,《南方财经》记者结合今年已公开发布的经济数据,摘录相关重要事件,结合专家访谈,回顾了2024年深圳经济。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珠海正在攻克万亿级“工业强城”,珠溪的“核心”如何向湾区科创城迈进?
珠海距离“工业强城”还有多远?
今年前10个月,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5个39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4+3”产业集群完成970%的附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6%。
珠海多年来一直提出“工业强市”的目标,早在2024年就被写入城市发展战略。 如今,珠海进一步明确将打造“4+3”产业集群,到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日前,**经济工作会议为2024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珠海的“二次创业”也在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谋求推动产科融合,加快迈向万亿级“工业强城”的步伐。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佛山新定位:北向西“再造新佛山” 跨区域合作是关键
摊开佛山地图,东、南紧贴广州荔湾、越秀、番禺等地,是佛山经济产业发展的长期重点。 禅城、南海、顺德区面积占全市的535%,但占GDP和常住人口的比例在八十以上。 另一方面,西部的高明和北部的三水占全市面积的近一半,但GDP总和占比不到20%。
然而,随着陈南顺土地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佛山城市发展的C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近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现场会议上,佛山发布了“十个行动”规划。 以佛山备战新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的北向战略行动,位列十大行动之首,成为佛山实践“百万工程”最有力的抓手。
与此同时,佛山的西扩计划也浮出水面。 12月以来,佛山多次提出加快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寻求深化西扩规划,打通城市发展格局。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企业密度高在城市中领先,顺德荣桂正在争夺数字经济新赛道
不久前召开的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同时,提出广泛应用数智化技术和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中国第一个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小镇、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小镇,顺德荣桂主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布局新经济、新赛道, 并以此作为实践广东省“百县百镇百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仅在2024年12月,当地就迎来了四大电子信息公司的落地。 其中,“3D视觉第一股”欧比中光在荣桂购地5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项目广东快科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将企业总部落户荣桂,成为荣桂首个平台化总部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10亿元。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打造“稳经济”三支点,解码东莞重塑产业韧性动力源泉
今年年初,制造业重镇东莞把“打经济”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强调不断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客观地说,东莞今年的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但从三季度数据来看,东莞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说明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回顾今年东莞的一系列行动,不难理解这种经济韧性背后的逻辑:在新型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东莞主动引进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链式”创新与融合,加速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 新优质生产力的释放,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元素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另一方面将推动产业“新支柱”的实现。
事实上,东莞并没有停留在当下,而是着眼于长远。 随着基础创新的再承载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重要支点城市”的口号,从源头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独特要素支撑链条正在逐步形成,为创新产业“雨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从而迈向更高的城市能源水平。[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长安镇:加快向“千亿镇”冲刺,跻身“工业林”链。
今年以来,广东省全面推进“千万工程”,提出集中资源,培育全国更多经济强镇。 东莞镇作为珠三角经济强市,经济发达,长安镇最接近“千亿小镇”。 2024年,长安镇895起步东莞GDP18亿元,在城镇街道中排名第一,被视为广东省第三个“千亿镇”的有力竞争者。
长安作为全省乡镇经济的代表,被东莞评选为“百万工程”典型镇。 当前,长安镇正全力抢抓“百万工程”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打响产业发展攻坚战,旨在做大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五金模具产业,培育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健康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生机勃勃的工业森林, 努力实现加快产业转型、吸引留住人才、拓展连连空间、城市人口共生共荣的“四大突破”,向“千亿小镇”目标迈进。[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金融“锐度”。
金融赋能广东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达10%
近日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与金融业的支持息息相关。 2024年以来,广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指导文件,提升服务广东实体经济的金融主体质量和效率。
《2024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横琴金融30》《前海金融30》《广东金融支持百万项目27条》《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以及各城市出台的一系列助力民营经济、百万项目、制造业的相关指导文件, 为广东金融体系聚焦实体经济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清晰路线图。[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广东构建了具有创投和创投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创新创业之路往往需要资金帮助才能“翻越障碍”。 今年10月召开的首届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工作。 将“科技金融”放在五大条款的首位,释放出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明确信号。
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连续七年领跑全国,连续第二年位居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无疑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多位受访者表示,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金融活水”必须与科技创新进一步耦合,才能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澎湃动动力。 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第一金融资源等不同金融资源的优势,找准科技创新的金融支点,形成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 分工明确,分配合理,竞争有序。[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sfc
本期由李玉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