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习记者 罗习 通讯员金松)“感谢母校和老师们的悉心培养、支持和鼓励,我要以更好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厚爱和希望,为母校增光添彩!”近日,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优秀奖”揭晓。 作为获奖者之一,在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行政管理的Ayipal Eskar致电母校表示感谢。
阿依帕尔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组织部第二公务员管理科科长、克州市阿克陶县巴仁乡巴仁村第一书记、克州市委巴人组部“考察会籍”专责组组长。 阿克涛县巴仁乡。毕业近10年来,她如雪莲般扎根于天山脚下,奉献了自己最美的青春。
阿依帕尔(右二)在巴伦村的蔬菜温室里与村民互动。
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的色彩。
2024年9月,阿依帕尔从家乡帕米尔高原天山脚下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出发,历程4500公里,来到黄海之滨的青岛,在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2024年分为法学院和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后者是行政部的一部分——编者注)。
四年的学习经历,在阿依帕尔的记忆中,“充满了暖色和暖色”。 她说,在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温暖陪伴下,她逐渐成长起来。
唐丽敏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对学生真诚、有爱心、有耐心。 阿依帕尔曾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崂山校区的校园大,上坡坡度高,走路有点困难。唐老师发现后,主动开车送阿依帕尔上下课,风雨无阻,直到大三下学期**。 时至今日,阿依旧清晰地记得唐先生那辆红色的车。
辅导员齐晓敏女士经常与阿依帕尔交谈,无论是在她的办公室还是在阿依帕尔的宿舍里。 在阿依帕尔眼里,齐老师就像隔壁的姐姐,这让她感到温暖:“齐老师和我也是老师和朋友,直到现在,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仍然愿意和她倾诉。
阿依帕尔说,她对行政管理的浓厚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听了王刚先生的西方行政管理课。 王老师经常根据课程内容介绍生动的案例,不仅让她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见识。 “也正是在这门课程中,我体会到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有'立天地之心,立人民之命'的精神和情怀。”
在校外,阿伊帕尔喜欢去图书馆。 她还记得那个没上课的早晨和周末的早晨,以及和宿舍同学早起去图书馆排队占座的场景:“学生们的'长蛇阵'经常在映月湖岸边和孔子雕像上排成一排”
阿依帕尔提到,她经常想起姐姐兼室友高丹。 “我还记得大三寒假的时候,她帮我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一路陪我到江苏连云港坐火车。 上车时,看到高丹冻得通红的脸,我感动不已,握着她的手许久不肯放开......阿伊帕尔说:“我大学生活的每一部分都是温暖和快乐的。 ”
去一个更需要我的地方。
考研还是就业,留在大陆还是回疆?临近毕业时,阿姨经常被老师和同学问到这个问题。 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去一个我更需要它的地方。 回到家乡,建设和发展家乡,是我最好的职业规划。 ”
早在她入学之初,阿依帕尔的父母就希望女儿将来毕业,留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更稳定、更体面的工作。 但阿依帕尔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家乡的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值得奋斗,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的。 她要回到家乡,像雪莲一样牢牢扎根于天山之下。
寒暑假期间,每次回家,阿依帕尔都要和父母聊很久。 她告诉父母,只有融入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父母被她感动,成为女儿回乡就业的坚定支持者。
2024年5月,当阿依帕尔看到校园网发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培养的招聘公告时,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需要推荐学校参与入选学生的招生,眼看报到时间就要结束,Ayipar想到了去学校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咨询相关政策。 然而,当她一时没有在学校找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时,她看到校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直接走了进去。 当时的校长吴德兴教授放下手头的工作,热情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 在了解了阿依帕尔的意图后,吴校长笑着对她说:“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鼓励毕业生去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校长的话让阿伊帕尔放心了,她安顿下来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
同年6月,阿依帕尔如愿以偿地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学院举办的毕业典礼上,师生们纷纷表达了彼此的心声,道别。 阿依帕尔拉着唐利民老师的手说:“我取得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养,老师们的真诚教导,同学们的热情帮助。 在母校的四年里,我遇到了优秀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也是老师和朋友,我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
全村下沉线率捡起了“穷帽子”。
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后,2024年2月,他成为阿依帕尔真克地区武茶县巴音库鲁提镇的一名工作人员。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24年1月调入克州市委组织部。 很快,她就主动求助,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双语优势,沉沦到基层一线。 经过组织慎重考虑,决定派她到情况最复杂、扶贫任务最艰巨的阿克涛县巴仁乡巴仁村,担任巴仁村克州党委组织部“考察会聚”组第一书记、组长。
阿伊帕尔继承了一根坚硬的骨头。 巴伦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帕米尔高原的东麓,贫困率为433%的村庄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阿依帕尔决定从改变村民心态入手,拉近干群距离。 她和队员们耐心地走到门口做工作,遇到什么问题,就尽力帮助村民解决。 在农忙季节,他们还担任志愿者,帮助村民收割小麦和打破玉米。 同时,他们重点抓好党员、村干部队伍建设,协调组建全村10个专业合作社6个党支部,调整充实了村“两委”队伍,选派了5名优秀归国大学生和2名从内地招来的全国干部加入村“两委”队伍。依托援疆渠道,每年选拔村干部到内地学习习对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实行户化制度和网格化管理制度。
为了改善村容,阿依帕尔和队员们积极配合农业、水利、住建等部门,解决了长年遗留的水、电、路等问题实施“厕所革命”,为贫困户建造抽水马桶、安装电热水器、翻新家庭卫生间对没有硬化院子的村民家进行院子硬化;在村里设立了托儿所和老年托儿所,让留守儿童和老人得到专人照顾。
阿依帕尔(中)在巴伦村的旗帜工厂。
他工作得越多,他就越有信心,阿依帕尔开始计划在村里发展工业。 她和队员们动员村里有能的人,带动其他村民成立合作社致富,先后支持成立种苗、种牛养殖等5个专业农民合作社,带动村里200户种植养殖户年均收入增加2000余元成立了烤馕合作社、白杏干加工合作社,其中烤馕合作社吸纳了村里24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1800元以上。 2024年5月,在她的积极配合下,投资1000余元的村办企业鑫仁建材公司正式投产,吸纳15人稳定就业。 建材公司当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31万元。 公司还通过分红、购买服务等方式增设公益性岗位,使130余户贫困户每月增加收入1200元。
2024年末,巴仁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25元,登记贫困户318户,脱贫1563人。
眼看村子越来越好,阿依帕尔笑着说:“等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我的工作就不虚此行了!曾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4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喝水,想想水源。 在发展自己的事业的同时,阿依帕尔不忘怀感恩回馈母校。 今年11月初,她欣然被母校聘为学生职业发展导师,指导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
近年来,学院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对国家和国家的感情,践行公益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西部建设和基层治理。 近四分之一的就业毕业生通过选拔转学、西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三支一扶”等方式选择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和典型事迹。 阿依帕尔校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庄岩表示,希望阿依帕尔继续秉承母校和学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像一朵顽强顽强的雪莲在天山脚下绽放。
*:中国青年报社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