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奔跑。 图片由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局提供。
12月11日,阿里区行政办公室在拉萨举行“阿里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新闻发布会。 大会以“阿里地区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争做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先行者,努力描绘美丽阿里新画卷”为主题,汇报了绿色低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以及改善自然保护体系。
坚持绿色低碳示范
完成首笔碳汇交易
据了解,近年来,阿里坚持绿色低碳示范,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编制实施了《阿里区域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报告2022-2035》,中广核阿里雪高原“零碳”光伏储能火电示范项目新增装机容量2万千瓦并网投产, 完成投产拉戈科盐湖提锂一期万千瓦光伏储能供能项目、阿里地区新建太阳能供给项目4个、储备绿色工业供能项目2个、在建清洁能源发电装置35个7万千瓦,同比增长909%。
同时,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开展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行动,申请注册“地球第三极”阿里子品牌“张雄古韵”,完成日土县四县7个绒山羊产业集群建设, 噶尔县、葛济县、措琴县,养殖野血牦牛7441头。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完成冈仁波齐马潘永措国家5A级景区创建初审,古格王国京城完成4A级景区创建。 积极开展“冬季旅游”、“游阿里”等活动,鼓励农牧民从事乡村旅游,促进增收。
阿里区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小兵表示,阿里地区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做法,完成了首笔碳汇交易。 目前,项目覆盖厝琴、盖泽、格吉、噶尔、日图、普兰、扎达等7个县,项目面积560万亩。 2024年7月18日,阿里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勘测规划院、环保桥(上海)环保科技完成首笔林草碳汇交易签约仪式,碳汇5万吨,交易金额130万元, 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退化草原的保护和恢复。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自然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阿里片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加强土地空间管控,统筹划定基础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发展边界三条控制线,面积6450,000英亩,19050,000 平方公里和 2907平方公里。 据悉,阿里地区于2024年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寇勤、噶尔、日土3个县被命名为自治区生态县,18个乡(镇、村(居)被命名为自治区生态乡、生态村。
近年来,阿里地区坚持保护与监管并重,自然保护区体系不断完善。 据了解,阿里地区共有15个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公园和2个景区,总面积为18个面积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5%49%;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不断加强,目前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全部收回采矿权,未新增探矿权和采矿权。 同时,扎实开展“昆仑”、“清风”等专项行动,加大对偷猎、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打击力度,查处各类违法犯罪线索83件,结案刑事案件4件。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也更加突出。 据了解,目前阿里地区金丝野牦牛种群已从220多头扩大到300多头,野生牦牛种群数量从1头增加到1头超过 80,000 头扩大到 2 头藏羚羊头5万多头,种群数量从8万多只扩大到12万多只。 阿里还建立了野生动物事故赔偿制度,共受理了1起36万元,赔偿金额为2660万元,建立野生动物侵占草原资源补偿机制,租赁草原面积1249万亩,不断扩大金丝野牦牛的栖息地面积。
坚持生态造福人民
环境质量持续优异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阿里地区持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贴激励机制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共计1个86亿元,兑现禁牧补贴和牧畜结余奖励资金15投资12亿元,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人居环境改善项目13个,完成投资2个76亿元。 同时,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改善综合整治行动,在34个行政村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在29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收集运输制度,在118个行政村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 在自治区建立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1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个、农村治理示范乡1个、示范村25个。
此外,阿里地区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原始状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巩固和改善,年均空气质量率达到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超过等级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是全球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阿里加强了监管能力,完善了监测网络,在空气、水、噪音、生物多样性、辐射、农村环境等六大领域开展了定期监测。 目前已建成常规监测网络125个,其中环境大气监测点8个,地表水监测点24个,饮用水水源监测点14个,环境噪声监测点79个。 每月按时完成2个地级集中水源地、5个国控地表水段的例行监测,每季度完成24个区控地表水、14个县级水源地、6个县的人工大气监测,实时发布阿里地区环境质量月度、季度、年度报告。
下一步,阿里将继续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关与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的关系,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突出位置。建设强国、民族复兴,以优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