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与人民同行(坚持“两创”,共创辉煌)。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1-19

版画《运河晨曦》,谭耀林著。

版画《大国工匠》,作者王一林。

版画《古镇运动》,作者 小李。

版画《在希望的田野上》,周中明著。

中国是版画的故乡。 在中国美术史上,版画是不可磨灭的记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篇章。

版画印刷术的发明,使中国版画在唐代具有很高的水平。 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继承传统版画技艺的基础上,借鉴欧洲版画的特点,充分利用版画的便利性、普及性和可复制性,使新兴的木刻艺术成为“时代的战鼓”和“革命的号角”, 并拉开了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序幕。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李群等青年将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理念带到延安,鼓舞民族斗志,镌刻红色记忆,向时代和人民播下版画艺术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版画艺术继续向写实主义创作方向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版画和风格熠熠生辉。

新时代,版画家传承传统,拥抱生活,逐步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进一步拓展创作边界,丰富艺术视野,以多元化的主题创作镌刻时代印记。 今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版画艺术展陆续推出,精彩纷呈,从传统的回首到创造当下的创造,再到对未来的期待,勾勒出中国现代版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彰显版画的独特价值。

回到精神的源头。

延安时期的版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的重要篇章。 延安文艺精神的光芒,照亮了中国现代版画之路。 近期,一批版画艺术展览,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通过追溯版画精神的源头,强化创作理想,将文艺创作写进民族复兴史和人民奋斗历程。

与时俱进,与人民同行,是延安木刻版画留给艺术工作者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充分发挥延安文艺精神发祥地的教育功能,今年6月,陕西省延安市“延安版画艺术中心”正式启用,举办了“首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 展览的学术命题很明确:坚持延安木版画的精神理念,拓展艺术表现的意义,引领当代版画创作向深度、最广度延伸。 展览中的200多件作品,如周中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小李的《古镇运动》,都是近五年来新的原创木刻版画。

还有不少艺术机构梳理展示其藏品中著名艺术家的经典版画作品,透视版画艺术的创作规律和社会价值,带领观众领略版画家如何将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 在“刀印题词优雅——中国国家画院藏20世纪木刻版画”中,李群的《喝酒》、颜寒的《当敌人搜山时》等作品,反映了延安木刻创作者一手拿着锄头、一把镐,一手拿着雕刻刀的创作激情。 在“星与火——四川美术馆暨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左翼木刻展”中,通过顾源的《焚烧旧地契》、李华的《怒潮》组画——起床》等40余件代表作品,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人民觉醒的力量。 在“从延安精神到新中国情怀——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70周年版画展”中,胡一川的《牛犊工队》和李少言的《去开会》等作品艺术地描绘了陕甘甬边境地区新的生活景观和新的精神面貌。 这些作品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版画家对现实主义精神的追求和观察时代的敏锐觉悟。

一场又一场展览,以艺术的方式诠释了版画的丰富内涵和创作传统,让人们看到版画所承载的现实意义和版画所铭刻的时代精神,从而引领思想的进步,助推艺术创新,使中国版画创作向“宏伟而深刻”的方向迈进。

反映时代面貌。

在版画被称为“绘画”之前,它总是以“雕刻”为主,“雕刻”属于工艺的范畴。 兴起的木刻运动,将传统工艺的再现转化为现代艺术创作,绘画、雕刻、印刷都是由创作者独自完成的,以“绘画”的创作丰富了“版”的价值,版画时代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广阔。 近年来,许多版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和融入时代,以创新的探索,使作品散发着时代的韵味。

一些区域和地方版画艺术展览侧重于突出版画的地域特色,展示地方版画的发展成果。 例如,上海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国当代版画的重要城市,举办了学术品牌展览——上海版画展,以发掘创作人才,普及版画艺术,促进长三角版画艺术交流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版画展”,在延续百年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新时代的“上海故事”,突出大事件、新事件,倡导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 例如,何牧的《中国丁4号》、马亚平的《上海纺织博物馆》等作品,通过刻画上海文化建设的一角,展现了“人民城市”对美的追求、高颜值和温情的表达。 北大荒版画是中国现代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重要载体。 “纪念大北荒版画诞生65周年,深耕黑土,续传奇——首届大北荒版画双年展”旨在弘扬大北荒精神,提升大北荒版画影响力。 展览作品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表现对象,彰显艺术温度,凝聚锐意进取的力量。 在贵州、山西、广西、安徽、四川等地,各类版画艺术展相继举办,聚焦新时代、立足新生活,在体现当代版画创作新面貌的同时,也反映了各地发展成就。

创作者对工艺与艺术、版画与绘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思考贯穿于各大版画艺术展览中。 “木痕与水影折心之源——中国美术馆藏水印版画”、“现实与优雅——全国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水与木精——第二届彝雅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展”等,将聚焦中国独特的木版水印技术。 其中,“刀痕与水痕——昆山吕芳版画艺术馆藏展”精选了100多件吕芳的手稿和版画,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木版水印手法的借鉴,保留了木版画的刀木韵味,在艺术风格上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呈现了西湖山水的意境。 通过展览,我们不仅可以追溯木版画的传统,还可以观察现代水印版画的探索趋势,深入了解木版画水印技术在推动版画技法创新、艺术语言转化、画面意境拓展、艺术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从技术到艺术,从形式到价值,这些展览在对传统语境和当代生活的观察中,立体地展现了新时代版画的繁荣,不仅为系统梳理中国版画的发展成就提供了参考,也为版画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艺术上开辟新天地。

在最近的版画艺术展上,涌现出许多年轻的版画作品,成为版画创作新面貌的真实写照。 这些作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版画的内容形式和精神内涵,在主题呈现、艺术语言表达、审美观念更新等方面充满青春气息,开辟了版画美学的新境界。

通过展览可以发现,青年版画家的表现力和创作活力更强。 他们胸怀宽广,将艺术个性融入主题探索,追求个性与共性、形式与思想的统一。 如王超在“现实与优雅——全国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中展出的《锦缎灰堆:收藏的瓷砖小集》,在“盛世印记——2023中国金陵百年画展(版画)”中展出的刘道元《父亲勋章》等作品,反映出艺术家对主题和内涵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具体事件, 但从空间延伸和时间延伸的角度来看,将对主题的理解融入到一种平静舒缓的表达中,拓宽了画面的意境和意义空间,激发了观众的思考。

将年轻版画与过去区分开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对版画美学概念的重新理解。 许多作品打破了常规思维方式,对想象和表达很敏感,使画面有了新的韵律,如康磊在“青春飞翔:2023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中展出的《美丽侗村》,在“第三届黑龙江版画双年展”中展出的隋莹《秋影》。 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作者正用自己敏锐的生活体验,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寻找艺术表达的最佳方式,为人们带来新颖的审美体验。

在艺术语言的拓展上,以青年为主要创作群体的当代版画形式丰富,形式多样,在尊重共性的前提下,强调个性的自然呈现。 如王云燕的《夏日晚风》、陈慈勇的《风跃》、王奕霖的《大国工匠》、谭耀林的《运河晨曦》等入选“盛情印象——2023中国百金陵画展(版画)”的作品,都力求用传统版画语言进行个性化表达。 这些探索为当代版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新兴木刻运动所播种的艺术,不断为时代和人民生根发芽。 当今中国版画呈现出题材多样、语言丰富、技法多样的发展趋势,充满活力。 未来,中国版画将进一步发展创新,以优秀的作品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排版:蔡华为。

人物** 2023 年 12 月 3 日 08 版)。

相似文章

    与时俱进,与人民同行(坚持“两创”,共创辉煌)。

    本文 人民 版画艺术 与时俱进,与人民同行 坚持 两创 共创辉煌 代表权力行事。人物 年 月 日第 版 中国是版画的故乡。在中国美术史上,版画是不可磨灭的记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篇章。版画印刷术的发明,使中国版画在唐代具有很高的水平。世纪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继承传统版画技艺的基础上,借...

    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央视龙年春晚双加祝福!

    央视龙年春节联欢晚会终于正式开播啦!今年的主题是 龙行兴,家国兴 寓意着中国龙的精神和兴国兴旺人民的愿景。在春晚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龙的雄伟身影,它代表着力量 智慧和神秘。在精湛的舞蹈和 中,龙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置身于神秘的龙世界。同时,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

    与华为携手合作的车企,让其他车企既羡慕又嫉妒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每家汽车公司都在寻找能够引领未来趋势的合作伙伴。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已成为众多车企的理想合作伙伴。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合作伙伴,更是能够在数字化 智能化等前沿领域共同探索创新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模式让其...

    宋代民间辉煌时代的兴起与辉煌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是一个非凡的时期。当时的历史坐标是固定在宋代的,与前朝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时期,皇帝重文打压武力,科举考试制度盛行,学者从政热情空前高涨。以范仲岩 包拯 李刚 宗泽 温天祥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存在,其人格魅力和爱国理想至今仍为后人所赞叹,体现了宋代学者的...

    毛泽东时代:全面分析中越关系的变化和苏联因素

    年,中越边境战争爆发,这是中国保卫领土的激烈斗争。然而,苏联并没有像越南预期的那样对中国产生实质性影响。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苏联不派兵?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 的美国之行开始。在上个世纪,世界格局由美国和苏联主导。但苏联的解体与其 世界霸权 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中苏战争前,两国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