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小西湖”风光
乐山市梧桐桥区,探索老工业基地文化传承创新之路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在城市发展史上,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活的传统,更是城市的独特脉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在城市的“升级”和更新中,文化记忆的有机引入,会让城市更加鲜明迷人。
梧桐桥区素有“小西湖”之称,是我国井盐发展史上最长、最完整、“活”得最多的标本。 在梧桐桥,一座千年盐城从盐井中涌出,因为盐,梧桐桥有着千年的历史因为盐,梧桐桥有着独特而迷人的灵魂;因为盐,梧桐桥有一首熠熠生辉的绝唱。进入新世纪以来,梧桐桥的工业经济重获新生,从全省重要的盐磷化工基地成长为“中国的绿色硅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曾经的“老工业基地”的梧桐桥区,将优秀的历史文化融入文化名城、文化繁荣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积极探索老工业基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深入挖掘城市精神内涵,统筹推进城市体系治理, 修复和唤醒城市的历史记忆,弘扬城市桥梁和盐文化,整合和融合山水、园林、桥梁等元素,因地制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延续千年盐业文明,再现小溪湖美景。
菩提山绿心公园焕然一新,吴建强摄。
侯德邦的大孙子来到梧桐桥寻根,宋思北拍照留念。
“新塘谷”接待调研组。
曲艺节系列活动走进梧桐桥。
硅谷之夜“**美食节摄影:曾志宏。
挖掘“盐城文书法之乡”的人文精髓。
梧桐桥区的盐业非常发达,盐井众多,人才济济。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躲避战争,沿海工厂向内转移。 2024年初,位于天津塘沽的永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顺应内部搬迁的趋势,进入五通桥沟的老龙坝,被称为“永利四川厂”,侯德邦担任厂长、总工程师。 天津塘沽曾经是中国化学工业的发源地,后来被日本帝国主义揉捏,不得不西迁。 在侯德邦的带领下,许多科研人员静下心来从事研究,冒着风雨,把“新塘谷”打造成中国西部的化工中心。
今年9月,侯德邦长孙侯胜奇一行来到五通桥区,开启寻根圆梦之旅。 侯胜奇2024年出生于梧桐桥,他的童年也是梧桐桥“新塘沽”建立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 侯胜奇先生此次受邀来到梧桐桥,也是为基于“侯氏联合制碱法”创作大型剧目作前期准备。
发扬一种精神——“新塘沽”抗战精神。 加强永利四川厂旧址保护利用,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大力弘扬“新塘沽”抗战精神和民族产业救赎精神。 梧桐桥区利用永利四川厂旧址和“308”三线军旧址,投资1500余元,建设成为“第四批国家级工业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历史教育基地”和“四川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年来,基地共接待企业事业单位来习的480余批次、13000人次。 自2024年4月起,基地与文轩国际文化传播乐山分公司合作,推动产业研究与实践教育,累计参与现场研究与实践教育的5000余人次。
打造两张名片——盐文化和书画文化。 旭丽沥的自然风光和千年盐业文明,孕育了五通桥源远流长的书画传统。 20世纪初,土生土长的五通桥人袁子健的书法和吴承志的画作在西南地区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齐白石、丰子恺、关善月等一代大师先后前往梧桐桥写生、举办艺术展览,为梧桐桥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影响了几代书画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通桥组建了群众性书画研究习创作小组,赢得了“天坛画家村”的美誉。 其中,最负盛名的书画大师李琼久、李道曦,创造了独特的嘉州画风格,影响深远,享誉海内外。 时至今日,梧桐桥的根书法艺术找到了新的方式,独树一帜,走出国门,享有盛誉。
打造“千年盐城绿色硅谷”城市形象。
今年夏天,五通桥区的“硅谷之夜”**美食节精彩纷呈。 本届美食节,融合了美食、美食、潮流玩具等多种元素,不仅开创了消费新场景,释放了消费潜力,也向大众展示了“千年盐城绿色硅谷”的城市名片。
今年以来,梧桐桥区共投入了9笔资金用于城市更新项目47亿元。 从“半程马拉松硅谷绿道”到创建“硅谷广场”;从杨柳街沿线街道风貌的转变,到菩提山公园的提升;从梁河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到盐文化博物馆、书画博物馆的布局,五通桥区在城市转型升级工程中,将老工业基地文化振兴基因根植于城市转型升级工程,让“千年盐城绿色硅谷”的城市形象呈现在每一棵草地上, 树,砖和瓦。
比如正在建设中的良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梧桐桥千年盐业文明史,码头、渡口、枯藤、小桥等都展现着文化历史的遗迹。 他们在四川、盐初的岁月里有着丰富的历史记载,水陆不通,人潮汹涌,远道而来的商人将把这里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地方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植被枯萎,房屋破旧不堪。 然而,最原始的特色被保留了下来,参天的古树在风中摇曳。 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做“加”,布局盐文化博物馆、书画馆、梁河口站,以旧为旧,还原这个陆水码头最古老、最质朴的历史。
新装修的菩提山绿心公园,成为当地热门景点,成为朋友圈中的“打卡点”。 菩提山绿心公园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梧桐桥的城市绿肺,园内树木遮阳,层层叠叠的山绿,爬上山顶,可以欣赏到城市风光。 如今的菩提山绿心公园焕然一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独具韵味。
杨柳街沿线街道风貌的转变,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小的青瓦屋顶,川西民居的风采,蔚蓝的墙面,昔日“脏、乱、穷”的形象一去不复返,整齐的街道,统一的建筑风格,进出梧桐桥区重要通道两侧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这里开了10年餐厅的谭老板说:“这几年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家门口的环境也变好了,光顾的顾客也多了。 ”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老工业基地的文化振兴,更多的体现在环境的变化上。 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区,他们的直观感受是:从外地来打工、口音各异的人越来越多,邻居家的房子租金越来越高,街道越来越漂亮,环境越来越好。
它突出了“盐几千年来一直架着通往五大洲的桥梁”的城市精神。
生态是财富,文化是力量。 “梧桐桥区着力文化振兴,让文化彰显魅力,让生态释放能量,振兴老工业基地,成为推动城市商业繁荣和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未来,梧桐桥将围绕“绿色硅谷、美丽小西湖、幸福梧桐桥”建设,在交出“千亿硅谷”绿色答卷的同时,展现老工业基地再度腾飞的宏伟图景。
全区全力打造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形成一批优质文艺作品,实现文化布局、文化品质、文化影响力、文化活力同步提升。 赋予城市新的文化内涵,塑造“千年盐城绿色硅谷”的城市形象,彰显“盐城通往五大洲的千年桥”的城市精神。
打造千年盐业文明保护区。 梧桐桥区系统挖掘梳理千年盐业文化发展史,加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加强历史文化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复,全面提升街区整体风貌。
打造城市绿心文化综合体。 坚持统筹规划、统筹推广的原则,以菩提山绿心公园为主体,辐射周边,加快提标改造丁友君烈士纪念馆和菩提山绿心园建设,完善配套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丁又钧君烈士纪念馆-根书研究-农家文化”特色浏览路线, 加强特色文创产品的创作、生产、宣传推广,开展根书、书画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打造滨水生态廊道文化带。 在《梧桐大桥“美丽小西湖”城市更新概念规划》和《城市更新片段建设指导与控制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梧桐大桥“美丽小西湖”核心区场景建设设计方案,分期建设“半程马拉松硅谷绿道”,融合人文景观, 绿地和亲水设施,定期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打造现代城市文明新名片。 城市规划从高起点出发,以盐为脉,以梧桐大道为轴心,连接盐业、书画、龙舟等地方文化,实施人文场景营造,以高品质提升城市整体风貌。
*: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