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是会计领域中用于衡量资产价值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在概念、计算方法和用例上有所不同。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条件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条件下进行交易的意愿。 它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市场**估计。 公允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公允价值主要用于以下情形:
资产化定价。
金融工具的估值。
衍生品估值。
在某些情况下,对合并和收购的评估。
账面价值也称为历史成本,是企业在购买资产时支付的原始金额减去随后发生的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等费用的余额。 账面价值代表企业财务记录中记录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 通常计算如下:
账面价值=原始成本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1.定义不同:
公允价值是市场**,基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对资产未来回报的预期。
账面价值是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结果的历史成本。
2.计算方式不同:
公允价值需要采用各种估值技术来确定,如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
账面价值是根据初始成本和后续调整计算的。
3.变化的频率是不同的:
由于市场状况和预期经常变化,公允价值可能会经常变化。
账面价值相对稳定,除非发生新的折旧或摊销,或进行减值测试并确认减值损失。
4.精度不同:
公允价值是资产在当前市场中实际价值的更好反映。
由于其历史特征,账面价值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5.不同的用途:
公允价值通常用于财务报告、投资决策、税务筹划等。
账面价值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决策,如折旧、利润分配等。
6.监管要求不同:
对于某些金融工具和其他特定资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都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大多数非金融资产,会计准则通常要求按历史成本计量。
7.风险因素的考虑方式不同:
公允价值考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账面价值仅基于过去的交易数据,并不直接反映未来可能的风险。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都是衡量资产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