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一个省内综合实力强于周边城市,仅次于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有一定距离(一般为300公里),具有独特优势资源或产业,具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点城市。 设立省级副中心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快速发展,再造经济增长极,减轻省级中心城市发展压力; 设立省级次中心城市的要求是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图为已获批同意建设的省级次中心城市,其中经国家级发改委批准仅7个,分别为江苏省徐州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襄阳市、山西省长治市、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赣州市, 江西市、陕西省延安市、贵州遵义市等均经各省人民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宜昌市经湖北省人民共同批准同意。
可以看出,除江苏省徐州市外,全国层面批准的其余7个城市均为中西部省份城市,这也将平衡全国的发展。 徐州要算在内,为了平衡整个江苏省,苏南太强了,徐州、淮安、苏北的盐城、宿迁、连云港都需要一个龙头,徐州以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那是最好的地方,毕竟江苏在争夺老大的位置,至于省副中心, 这些苏南城市真的没被重视。
历史上著名的地方一直是士兵的战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截至2024年底,徐州市辖市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总面积117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1人850,000人。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外交中心,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创新示范区,是长三角北翼的次中心城市, 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2024年,徐州实现GDP845784亿元,预计再过两年就能加入“万亿城市俱乐部”,该俱乐部将放在其他省份,都是省会城市,但在江苏省,排名第6,前面还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等苏南城市(南通经济崛起后, 削弱该地区的概念)。
当然,徐州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淮海省的省会。 我只是担心它会很远。
是中部非省会城市中第一个,也是中部非省会城市中唯一拥有地铁的城市。 但是,从省副中心设定的距离来看,洛阳市并不适合成为省副中心城市,它离省会郑州太近了,只有135公里左右,可以像开封一样融入省会经济圈。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省副中心是全省第二城市,这在占据河南5000亿档的洛阳市已经没有悬念了,而第三名南阳距离洛阳还有1000多亿的距离,很难追赶。 洛阳是千年古都(河南城会说话,谁不呢? ),但最终还是被中国铁路的十字路口郑州打败了。从地图上看,洛阳、郑州和开封处于同一水平,就像郑州的左右一样,只是因为定位不同,郑州和开封已经融合发展,洛有省副中心的地位。
洛阳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次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和旅游名城首批获批确定。 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邻三门峡市,南邻平顶山市、南阳市,北邻济源市、焦作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 截至2024年底,洛阳市辖7个市辖区、7个县、1个开发区; 常住人口707人90,000人。 洛阳地处世界之中,因地处洛水的阳光下而得名,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4000多年的城市历史,1500多年的建都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1、丝绸之路东部起点,隋塘大运河中心。 历史上,13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是中国最早、时间最长、王朝最多的城市。
2024年,洛阳市实现GDP56752亿元。
城市改名成功的经典案例,当时襄阳还叫襄樊,知名度不高,当时我在湖北上学,其知名度远不及荆州。
2024年秋,襄樊市首次被确定为湖北省副中心城市,2024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2024年,襄阳正式确立了省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覆盖了产业、城市、文化、绿色等维度的“四个襄阳”蓝图,成为复兴梦想的“新龙中”和路线图; “两中心四襄阳”建设已纳入湖北省“一主两从、多极”战略体系。
襄阳市共有3个市辖区、3个县、3个县级市,总面积1个9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常住人口527人60,000人。
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中游,是湖北、河南、重庆、陕西的中心城市。 襄阳市的发展始于周宣望冯中山府(范慕忠)在这里,从荆州木刘彪到襄阳,襄阳一直是政府、路、州、路、县办。 襄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襄阳市是全国铁路交通网的重要枢纽,襄阳北站是全国首家。
3、省内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是华北、华中、西南地区交通配送的重要站点; 襄阳东站是全国地级市中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高铁客运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超大型枢纽节点。
2024年,襄阳市GDP为582781亿元,跨越5800亿元台阶,超过河南省洛阳市,成为中西部地区GDP第一的非省会城市。 而其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领先优势,但城市综合实力,与洛阳市仍有差距,仍难以稳居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
曾经是三峡省省会的宜昌、襄阳,共同构建了湖北省“一主两二”的发展格局。 从西北口大坝到三峡大坝......宜昌的456座水坝保护着中国的宜昌甚至安澜。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家、水资源科学家王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宜昌大坝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代表性强,堪称世界大坝博物馆。
宜昌市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亦菁京都市圈核心的重要成员,原名宜陵市。长江三峡的发源地,被誉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创造了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多个第一。 截至2024年,全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个10,000平方公里; 2024年底,宜昌市常住人口392人00000000人。
宜昌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三峡机场是国家一级航空口岸,是鄂西、重庆东部的国际门户机场。 宜昌东站是沪汉铁路“四纵四横”的节点站; 宜昌北站是沿长江、湘高铁“八纵八横”高铁的枢纽站; 宜昌BRT是中国单线最长、车站最多的快速公交系统。
2024年宜昌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50269亿元。 宜昌是湖北省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这座以水利、风景秀丽、城市发展迅速著称的城市,是中西部地区第四大非省会城市,仅次于陕西林玉林、湖北襄阳、河南洛阳。 目前,正在与荆州市、荆门市合作建设“沂境都市圈”,未来很可能成为湖北省经济的第二级。
山西省GDP第二大城市,长治市,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省级副中心城市,位于山西东南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地处上党盆地,太行山以东,毗邻河北、河南两省,西平太岳山, 与临汾市接壤,南邻晋城,北邻晋中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截至2024年10月,全市辖4个区、8个县,面积13955平方公里。 截至2024年底,全市总人口为314人20,000人。
在山西,关于第二城的争议由来已久,大同作为老工业名城,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北魏京城的所在地,大同经济煤矿开采,煤矿开采风靡全国,山西几乎到处都有煤师, 还是大同最多。不过,随着国家严禁采煤,长治已经走上了顶峰,近年来稳步占据全省第二的位置,再加上省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未来发展要好于山西其他城市。
长治煤铁资源丰富,是工业城市,是全省最著名的文明园林城市。 长治市绿化覆盖率高,在山西省是众所周知的,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有全省最新鲜的空气和绿色保护。 长治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通天峡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景观,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作为江西省第二大城市,早些年,九江、赣州一直在争夺江西第二城市的位置,但近十年来,随着各种政策对赣州发展的支持,赣州的城市建设、交通、经济发展迅速,如今已稳居全省第二位。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地级市,行政区域占江西的四分之一,人口占江西的五分之一,可以说赣州发展不了,那么江西就发展不了,而赣州和省会南昌,一南一北,正好可以平衡全省的发展, 赣州被纳入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既有赣州红色革命老区的因素,也有赣州的区位优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使赣州成为最热门的产业转移基地。
赣州不仅是红色的,也是全国最大的客家聚会场所,除了章贡区老城区和新丰县外,其他地方都是客家。 赣州还保留了宋城墙,宋城墙是长江的宋城,现已发展成为4A级旅游景区。 如今这个季节,正值赣州南部脐橙采摘的季节,从赣州发往全国各地的脐橙专列在各条高速公路上奔驰。
赣州市,是江西省地级市,省级副中心市,大城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第一带南部边缘,属丘陵多山湿润季风气候第一带,地形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张江与贡江在赣州交汇为赣江, 总面积3937964平方公里。 截至2024年10月,全市辖3个市辖区、13个县、2个县级市。 截至2024年底,全市常住人口898人810,000人。
2024年,赣州实现GDP452363亿元。
和赣州一样,也是一座红色城市,但遵义的支柱产业是酱油技术茅台,据说已经超过了贵州省全省的GDP。
遵义市,简称“尊”,原名半州,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贵州省副中心市,新兴工业城市和贵州省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州中部城市群重要城市, 以及一个三线城市。截至2024年,全市辖3个区、7个县、2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总面积3076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6人36万人,常住人口659人650,000人。
2024年,遵义市完成GDP4401亿元,省会贵阳市完成4921亿元,两市相差500多亿元。 而且遵义市的经济增速比贵阳市快,不一定有一天遵义市能够超越贵阳,所以遵义市这个省级副中心是当之无愧的。
赣州是长征的起点,遵义是长征的转折点,延安是长征的目的地。 这三个城市都定位为省级次中心城市,革命老区建设有国家支持因素,但三市的区位优势也较为优越,尤其是在交通不便得到弥补后。
延安,简称“延”,是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省次中心市,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省会习以北371公里。 北与榆林相连,南与关中咸阳、铜川、渭南相连,东与山西省临汾、吕梁隔黄河相望,西与甘肃省青阳相连。 全市总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素有“三秦之钥、五道之喉”。 2024年延安市常住人口226人760,000人。
延安市辖2个区、10个县、1个县级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了“两个飞跃”。 2024年达到223193亿元。
延安能成为陕西省的省副中心城市,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首先,陕西有榆林市,就在延安隔壁,GDP能超过很多省会城市的存在,对于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经济第一城市来说,当然,凭借矿产资源,其综合实力,城市建设规模远不及洛阳市, 河南省。延安的地理面积与江西省赣州市相似,但人口比赣州少约700万。 在经济发展方面,延安在陕西仅次于习、榆林、咸阳、宝鸡,仅排名第五。
我一个电视台的朋友带着大军去延安采访,回来后告诉我,延安确实很小,但旅游实力确实很强,而且作为革命圣地,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待游客,我想这可能就是延安能够成为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原因。
嗯,以上就是目前国家级定性的省级次中心城市,当然,各省也独立规划了一些省级次中心城市,比如四川省,还同时规划了三个省级副中心,一个在川东,一个在川南,一个在川北,广东省也把汕头和湛江列为省级副中心城市, 河南也将南阳列为省副中心城市。
在城市格局初步确定的现状下,不再新增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省副中心城市将成为所有非省会城市的争夺地。 同时,各省加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也有利于省内均衡发展,不以城市为主导,政策、资源也让省副中心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