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厂能做什么?
48号电商文化园给出了答案。
电商、工业记忆、文化休闲......
每个关键字都是它的主题标签。
位于安庆市英江区人民路48号的益之美化工厂如今“重生”为电商文化园区,见证了安庆工业的辉煌历史,也证明了安庆现在正在跟上时代的发展。
每个工业遗产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早已冷却的烟囱,曾经是工业过程中骄傲的象征; 一块生锈的铁板,隐藏着几代人的汗水和火焰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行业的变迁,许多老房子、老厂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在园区签约的企业涵盖了传统商业、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服务外包、平台运营、文化创意、装饰设计、青年创客、城市休闲等领域。
工业遗产内容丰富多样,工业遗产的保护挖掘不仅要“留下”,更要“用好”; 它不仅应该被“活”,而且应该被“解雇”。 安庆电商投资副总经理刘媛媛表示,打磨尘土飞扬的工业遗产不是简单的改造,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规划和保护性的发展,展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北京有798个,上海有M50,南京有1865个。48号电商文化园是安庆的“杰作”。 工业遗产的“艺术化改造”,通过开发利用,实现了对其历史的保存,使其“活”在当下。
安庆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并不止于此。
黄土东坑路57号,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这个地址总是指向一个名字——— 胡玉梅。 这个名字代代相传,包裹着浓郁的酱香,近200年来一直萦绕在安庆人的心中。
如今,在熙熙攘攘的黄土东坑路旁,一排排建筑中,胡玉梅酱园孤零零地待在一片寂静的地方。 记者走在路上,看到的是倾斜的屋顶、老藤蔓和空心的窗户酱园仍然保留着上世纪初厂区的样子。 走进去,酱汁的香味越来越浓,几处空旷的地方是酱园的天然晾晒场,近万个酱罐整齐地摆放在露天,“拿着古老的酿造和烘干方法,吸收日月精华”。 蚕豆沙经清洗、蒸煮、制曲等工序制成酱油,然后在日晒夜露中发酵成熟。
安庆胡玉美酱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录,成为安庆市首个国家级工业遗产,包括清末民初的四排楼老酱园、清代石箍门、榆林路、胡玉梅昆门城系, 以及黄土坑东路厂区、酱料场、温酿车间、通风池、酱油生产线等。
使用是最好的保护,下一步将有序地对胡玉梅坤门城进行保护性修缮和修复。 未来,胡玉梅计划将昆门市及相邻的三处物业打造成城市休闲开放空间,同时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加强工业遗产与周边新旧社区的对话,塑造老城特色,实现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景观的统一, 引领工业旅游创新发展。胡玉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志勇说。
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并非一蹴而就。 万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军表示,安庆固有的文化底蕴让他在工业遗产保护上格外“辛苦”,在保护的基础上更新,在更新的基础上发展,探索符合安庆自身实际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让更多的工业遗产实现美丽“蜕变”,焕发“青春”。
安庆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军工厂安庆兵器研究所,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第一台**机......它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安庆市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提出了对老工业区空置厂区厂区设施进行改造,保护开发工业遗产遗迹的任务,加快制定工业遗迹统一保护、修复、再利用方案, 开展现有文物登记工作,制定抢救性保护措施。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文明的辉煌演进,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保持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实践证明,在城市开发更新过程中,大规模拆迁建设行不通,拆改建行不通,拆旧建新行不通,城市“有机更新”成为主路,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成为普遍共识。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讲述了过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不仅对我们,也对子孙后代。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 保护好和利用好工业遗产,化“锈”为“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必须长期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真正“活”,实现从“工业锈带”到适合人们工作的“生活秀带”的蝴蝶式转变, 生活、娱乐和旅行。
作者:徐浩,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