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该中队先后向马里派出了十批维和部队
解放军报记者张东攀。
特约记者 王**通讯员 张广轩.
我司第10批维和人员赴马里参加凯旋仪式。 王金鹏摄。
2024年12月,应联合国要求,中国向马里派遣了第一支维和部队。 此后,在动荡不安的西非大地上,中国维和防卫步兵支队、工程支队、医疗支队开始承担警戒防卫、工程建设、医疗保障等多重任务。 2024年6月,安理会决定结束联合国维和部队驻马里任务,并于12月31日前完成撤离。 12月23日,维和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后返回中国。
马里地处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曾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安全形势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传染病猖獗。 10年来,该中队连续向马里派遣10批维和部队,一批批维和人员担负起担当风险、保卫和平的献身精神。
在马里维和行动中,任务越是危险,官兵越能体会到和平的可贵,责任越大。 今年10月,第10批驻马里维和部队在加奥市医院协助工程设施建设时,不远处突然发生**,守卫周边的防卫步兵支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依靠有利地形掩护,施工人员迅速上车,安全返回马里稳定团超级营。
国防步兵支队负责警戒巡逻和武装护送的任务。 在维和超级营及周边地区防卫的最前线,支队官兵充分掌握周边形势,应对暴力恐怖袭击,防止武装交火蔓延,最大程度保护维和人员安全。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所有中国维和人员从未退缩。 2024年5月,我军维和营地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马里第四批维和工兵分队值班哨兵沈亮亮利用生命最后37秒拉响警钟、指挥枪击,为避免更大事件的发生赢得了宝贵时间。 逝世后,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工程支队以其高标准的工作赢得了尊重和赞誉。 当我第一次到达马里时,沙子是贫瘠的,没有干净的水,也没有电。 中国维和人员克服酷暑困难,在短短两周内建成了装备精良的营地。 作为马里稳定团首批部署的维和人员之一,孟加拉维和部队自抵达任务区以来一直住在中国工兵建造的营地中,双方长期保持密切联系。 艾哈迈德司令员感慨地说:“中国人民之所以出色地完成任务,源于严格的纪律和卓越的素质。 ”
在雨季,马里时而雷鸣雷阵,时而沙尘滚滚。 2024年6月,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中国维和人员以精湛的技术,迅速为尼日尔友好维和人员营地筑起了有效的防御工事和完善的供水设施。
10年来,中国驻马里维和工程支队先后平整场地90多万平方米,修建预制房屋1000余栋,组装沙箱4万余个。马里稳定团**和多国维和部队高度肯定了中国的速度和水平。
医护队用善手、善心,用行动搭建“生命之桥”。 在马里任务区,维和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处于危险之中。 2024年,中国维和医疗支队在马里稳定团东部战区设立了唯一的二级医院,承担了为6000多名维和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为当地民众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救助的任务。
保护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驻马里维和医疗支队官兵全年待命。 2024年3月凌晨,五名维和人员在路边炸弹袭击中受伤。 接到消息后,支队派出装甲救护车对伤员进行接诊救治,随后在医院同时进行了5次手术,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使所有伤员顺利脱离危险。
10年来,医疗支队在马里积极开展义诊、药品捐赠等活动,受到联合国的称赞:“中国维和人员通过保护平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安全,充分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
今天,虽然中国维和人员在完成任务后已经离开马里,但他们带给马里人民的希望却像种子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未来,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马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2月29日出版《解放军报》第4版。
*丨解放军报、学习团(ID:xuexijuntuan)。
制片人丨欧灿、侯大伟,编辑丨刘建伟、闫山、钱宗阳,编辑丨李晨、周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