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刘卓安
图:羊城晚报记者蔡家红。
海报 羊城晚报记者 麦玉恒。
12月2日上午,2023“了解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全国创新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启帆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10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三个积极的新变化”: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引进外资逐年增加,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已形成。未来,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深化改革中,有三个方面需要加强: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高。
出口结构明显改善。
今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将是全球最大的。
黄启帆指出,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出口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他举例说,十几年前,我国出口产品中约有30%是机电产品,70%是劳动密集型轻工纺织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出口高端化、高附加值化趋势明显。
例如,与20年前相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出口占比大幅下降,2024年占比不足10%。 与之相对应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我国今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外贸新业务支撑着我国外贸新格局。 未来,中国的出口结构和国际条件将因新的、更高的质量效益而得到改善。 “黄启凡说。
引进外资逐年增加。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超大的市场。
中国引进外资逐年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 黄启凡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进行验证。 从2024年到2024年,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中国平均每年引进外资约1200亿美元。 从2024年到2024年的过去十年,平均每年引进约1400亿美元的外资。 从2024年到2024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有人认为引进外资会减少,但恰恰相反,这三年平均每年引进外资约1700亿美元。 去年,中国实际对外投资约1800亿美元,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什么会这样?
黄启帆指出,这源于中国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可以有效稀释制造业的采购成本、研发成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等。 这种规模经济使得中国制造的成本平均比国际同类产品低30%和40%,形成了新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基地集成制造的成本低于欧美其他地方,这也成为外商在华投资持续增长10多年的原因之一。
未来10年,我国进出口将有所增长。
保持GDP的三分之一左右。
黄启帆指出,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已形成,这是我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他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经历了三个时期:从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内循环以封闭为主,我国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不到10%。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24年前后,“两端在外,大进大外”,以外循环为主体,进出口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至%。
我国目前的目标是“以国内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即把进出口比重总体降低到35%以下,让国内经济周期占GDP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是我国发展的新格局。
未来10年或20年,我国进出口将始终保持在GDP的三分之一左右,内循环的经济势头将保持在GDP的三分之二以上,这种新格局将在未来10年内形成。 “黄启凡说。
有必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房地产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黄启帆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未来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现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四大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非常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供给优势、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企业家。 下一步,为确保高质量发展和稳定增长,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一是经济增长动能转变。 “过去几年,我们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将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以黄启帆为例,汽车消费量、汽车保有量几乎可以翻一番。
未来有潜力发展到每年3000万辆,我们有很多措施,例如限制车辆和车牌,如果这些措施被释放,将带来市场增长。 “黄启凡说。
二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切入点。
三是逐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 黄启帆介绍,去年我国GDP达到121万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3%,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低,美国为52%,欧洲为55%。
消费比重的提高,不取决于货币的直接发现和分配给人民,而是从根本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 有必要从目前的%增加到%左右。 “黄启凡说。
黄启帆指出,实现收入分配调整的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人口数量,使我国4亿中等收入人口数量在未来10年左右翻一番,如中等收入人口数量达到7、8亿。 低收入人口数量已从目前的6亿的一半减少到3亿。 这3亿人已经成为中等收入人群,这是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经济初级分配中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的关键措施。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和基本面不会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只会通过深化改革而越来越坚实。 “黄启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