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部分)。
其次,用实验证明两个物体碰撞时,不受其他外力的干扰,不存在“能量守恒定律”规定的所谓“动量守恒”。
现在让我们用教科书(教科书第2页)中的一个实验来证明上述讨论。 “用两根相同长度的细线分别挂上两个相同的钢球A和B,并将两个钢球并排放置。 拉起A球,然后松开,球与静止的B球碰撞。 可以看出,碰撞后,A球停止移动并静止下来,B球开始移动,最后摆动到与A球被拉起时相同的高度。 ”
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实验,通过对这个实验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的、完全合乎逻辑的,而所谓的“动量守恒定律”只是一个人为设定的、粗略的、经验性的公式。 这是因为所谓的“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致,在逻辑上不自给自足
在实验中可以看出,系统内两个物体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当A球被拉起时,实际上是A球获得了重力势能,释放出来后,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传输能,然后,与B球碰撞。 在这种碰撞过程中,球A的动能转化为球B的动能,球A静止,球B运动。 然后,将b球的动能转化为b球的势能,达到最高点后,动能完全转化为势能。 当B球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最后动能以碰撞的形式传递到A球上。
在两个小球碰撞的过程中,认为是弹性碰撞,能量转换完成,所以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是的,如果只是一次性碰撞,这个碰撞过程可以近似为弹性碰撞。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它并非没有能量的耗散,因为,在完成每一次碰撞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散热、声音振动等都会消耗掉原有的机械能。这种能量消耗在一次性碰撞中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连续碰撞继续下去,经过多次重复,很明显球的高度会随着它的上升而逐渐降低,甚至完全停止。 这也是任何人都可以重复实验而结果和结论没有任何变化的事实。
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足以证明一个问题,即:在宏观物体的机械碰撞中,必然存在能量消耗,严格来说,系统中的机械能一定不能守恒。 这是因为总有少量的能量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来消耗系统中的总能量,这种情况完全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问题来了,因为系统中的机械不能完全守恒,在反复碰撞中,球的速度会逐渐降低,甚至最终为零。 面对这样的物理事实,所谓的“动量守恒”又如何成立呢?动量公式中使用的速度和动能公式中使用的速度是两种速度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事实是,当球的速度变小时,球的所谓“动量”也会减小,直到达到零。
通过这个实验,已经充分证明:即使系统不受外力影响,由于物体之间碰撞的特殊性,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原有机械能的消耗。 它表现为能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因此,在这个实验中,由于碰撞是不断重复的,并且在连续碰撞的过程中,系统内的总机械能会逐渐减小,球的速度会逐渐减慢,所谓的“动量”也会逐渐减小,这就证明了不存在所谓的“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当然,你也可以想象一个理想的实验,两个球在碰撞中既不会受到外力的作用,也不会消耗任何能量,如果是这样,动量应该始终守恒,对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以“碰撞”的形式,机械能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因为它是由物质本身的内部结构和“碰撞”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决定的。 物质的原子结构或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和原子必须有自己的空间范围,一旦相互碰撞,必然会引起内部振荡。 物体内部成分的振荡必然会产生热能和振动波,从而耗散原有的机械能。 不管你怎么密封它们,仍然有电磁辐射。 因此,在现实中,不产生能量消耗的物体之间没有碰撞,但能量消耗多少是有区别的。
从上面的实验和分析可以证明:在物体之间的碰撞过程中,总能量总是守恒的机械能不守恒;所谓的“动量”绝不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