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部门和干部的绩效考核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绩效考核一般实行百分制。 不过,新华社称,在一些地方,“100分制”已被“1000分制”所取代,被称为“创新实施”。甚至怀疑“千分制”考核不够,接着又出台了“双千点”——考核越来越细,指标越来越多,全覆盖,没有死角,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惨不忍睹。
从表面上看,细致胜于一般,全面胜于片面,那么“千分制”一定比“百分制”好,“双1000分制”一定比“千分制”好,更具体、更准确的绩效考核才能激发基层干部创业的积极性。 但事实上呢?为了应对日益细化的“千分制”考核,基层干部必须化身为“千臂观音”,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填表、制作材料上。 一位受访工作人员坦言:“如果说每天工作10个小时,至少有五六个小时花在收集和提交各种材料或填写表格上。 “1000分”和“双1000分”考核的最终定位不是鼓励干部创业,而是鼓励他们填写表格、汇报材料——“工作基本不需要创新,甚至很多工作也不需要动脑筋, 只要填写**,做好资料,陪同考察组,就能在考核中得到很好的排名。 ”
过多、过于详细的绩效考核的另一个恶果是强迫或鼓励基层作弊。 比如在某乡镇,一个月需要完成几十项理论宣传任务,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有一个评估和对策:摆好桌椅,坐下,拍照并上传,你就完成了。 当地干部坦言:“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不说实话。 我们常常苦涩地感到,一些地方和部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但在“千分制”和“双千分制”的考核制度下,基层干部学会了“以形式主义对付形式主义”。无论如何,“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何避免绩效考核加重基层负担?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考核指标体系清理,科学设置考核指标。 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导热衷于“千分制”和“双千分制”的考核,不是因为他们不懂“科学”,也不是因为不知道会给基层增加多大的负担,而是因为他们熟悉如何才能最快速、最好地产生结果,背后总有一个“幽灵”在起作用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政治成就的歪曲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