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为排尿功能障碍,但由于神经损伤部位不同,病程不同,膀胱和尿道功能的病理改变不同,如何准确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对神经源性膀胱尤为重要。 影像学尿动力学检查是指在X线透视或B超显示和记录尿动力学参数的同时,在膀胱测压(储存期和排尿期)显示和记录尿动力学参数,以便更准确地显示膀胱尿道功能与形态学变化的关系。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逼尿肌反射亢进(由不受抑制的收缩引起),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充盈和急迫性尿意异常,部分患者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
二是逼尿肌无反射(患者排尿时膀胱颈不能或未完全打开),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完全、尿潴留、感觉膀胱膨胀感、想排尿时排尿不便、严重时尿失禁充溢,膀胱如罐子, 尿液满时溢出,严重时出现肾积水。除泌尿系统症状外,还伴有便秘、大便失禁、感觉减退或丧失。
神经源性膀胱需要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
除了超声检查残余尿液外,对上述排尿症状最有说服力的检查是影像学尿动力学检查。 检查前应充分了解排尿史和排尿方式,疑似膀胱容量小、顺应性低的患者应采用低速灌注。 膀胱充盈时,应观察膀胱感觉和容积、膀胱逼尿肌稳定性和膀胱壁顺应性。
1.一般尿动力学检查。 包括尿流速测量、膀胱压力容积测量、尿道测压、尿漏点压力测量、肌电图等项目。
2.成像尿动力学。 同时,在最大尿流速下,可观察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和膀胱颈的开口情况,全面动态监测膀胱和尿道的活动情况,直观、清晰地观察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在储尿期、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活动情况, 以及两者的协调过程。
在许多医院,无法进行影像学尿动力学检查,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造影。
明确膀胱类型后,要进行系统的标准化**,神经源性膀胱需要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膀胱输尿管反流,防止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确保储存和排尿阶段的膀胱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为了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排尿和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减少尿失禁,预防尿路感染,患者可以定期排尿,以便从事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