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不去》这首歌很火,其中一句歌词是“风起树叶再落,思绪更加强烈,离别没有停止”。 ”
今天要说的两位诗人,就像写的歌词一样,自从离别,浓郁的思念就难以止境。
他们在离别后写下了丰富的思绪,在诗歌中,歌唱,彼此和声,感情深厚。
他们分别是袁震和白居易。
袁志和白居易第一次见面是在公元802年。
那一年,他们同时参加贡品考试,进入系里,一起在书记省当学士。
也许是下班后我们一起散步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30岁的白居易和23岁的袁志在生死中成为朋友,开始唱诗和和声30年。
袁和白同样才华横溢。 806年4月,两人一起参加了“体能运用才智”考试,成绩双双,被朝廷授予官职。
袁震刚开始工作时,和许多刚进入职场的人一样,不懂得克制自己的锋芒,得罪了权贵,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
公元806年9月,袁志被降为河南县尉。
白居易发现后,放弃了安逸的学校书记员工作,也离开京城申请调任徐原(今习周至县)的县尉。
公元809年,元智被提拔为督政史,同年春奉命派使者前往剑南东川(今川东)审判此案。
3月21日,袁志陪同白居易、白星健随李健参观曲江潭,还参观了慈恩寺。
几人玩得很开心,袁震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当他睁开眼睛时,眼前的人和风景都消失了,原来这次旅行只是一场梦。
袁志醒来后,邮递员告诉他,天已经亮了,马被牵到了附近,他才回过神来,原来他不是在长安,而是在凉州,也就是在古代汉中一带。
于是,袁震用《梁州梦》一诗记录了这个生动的梦:
孟钧绕着曲江源头转了一圈,也来到了慈恩书院的院子里。
亭子里的官员叫人把马匹排成一排,在古梁州都惊呆了。
当天,在长安担任左接机的白居易、白星剑与李健约好,他们真正参观了长安南郊圣地曲江潭,然后去参拜了观恩观寺。
后来,天黑了,他们来到李健家一起吃喝。
三人在春花下喝酒,趁着酒,抒发心意,折花枝做酒片,执行饮酒令。
白居易喝醉了,看着手中的花枝,他愣住了,他想到了在异国他乡的袁震。 算了算距离,我觉得袁震最近应该在凉州,于是拿起笔写下了《与李诗宜同醉,想起袁九》:
花儿喝醉了,就打破了春天的忧愁,喝醉了,折断了花枝,换了酒。
忽然想起了天上的老爷子,今天打车去了凉州。
白居易的诗与袁震的《梁州梦》相隔数百里,其实相呼应,映照着袁和白万里神情,如果符合合身”。友谊。
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却能准确预测到对方的行踪,所以心有同理,可见袁志和白居易有着深厚的友谊,非常默契。
天堂可能喜欢开玩笑,经常让人在身边“当不容易时很容易看到”。情况。
离别总是让人觉得难以适应,离别后的思绪悄然涌来。
公元810年,唐宪宗以袁之没有树立应有的威严形象为由,将袁之降为江陵(今湖北荆州)。
诏书下达的那天,时任京兆户部委员的白居仪正在翰林书院值班,不能亲自将袁志送出长安。
于是,袁志在白居易上班的路上提前等着他,两人在永寿寺南面相会,骑着马在长安街道上告别。
他们在白居易的住处被分开,急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白居易劝袁震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保持正直。
他送了20首新诗作为礼物,让袁志消磨时间。
微弱的月光透进曾风阁的院子里,照在刚盛开的泡桐花上。
袁震读着白居易的诗,心中充满了思绪。
月亮是白色的,花朵是白色的,看起来冰冷而孤独,仿佛与世界隔绝。
院子里已经挂满了桐花,袁志独自坐在灯前,一边感叹着天下无常,一边把桐花和月光带到笔尖,落在纸上汇聚成《桐花诗集》装进信封里送给白居仪。
黑夜过得格外漫长,夜里的风吹得寒意拂面,花叶露水的香味渐渐消散,眼前的春色变得诡异,一寸一寸都碎成了离别。
对于这次离别,白居易也是颇为不安,甚至在梦中,两人互相关心。
白居易在梦中握着袁震的手,问他过得怎么样袁震说,他很想念白居易,但没人能为他们送信。
白居易突然醒了过来,还没来得及把这个梦告诉家人,就听到了敲门声。 来的人是信使,送来了袁震的信。
白居易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衣服裹在身上,连忙打开信仔细阅读。
信的背面是袁震的《桐花诗》,白居易仔细阅读,仿佛看到了袁芷在荒芜的驿站里写下这首诗时的孤独,看到了满地的月光和桐花。
他想:“我现在日日夜夜想念袁震,袁震很想念我。
白居易反复背诵这首诗,一章读三遍,一句背诵十遍,短短八遍八遍八十字架的诗,对他来说比金银还珍贵。
“当不容易时很容易看到”。,袁震开始了十几年的堕落生活。
从那以后,袁和白就分开跑来跑去,很少见面,只能用诗歌唱歌和声,互相诉说自己的想法,互相鼓励。
公元815年正月,袁志被召回朝廷,他望着秀丽的风景,心中涌现出回京的喜悦和升迁的喜悦,于是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蓝桥驿留下了一首诗《西归四行》。
同年,白居易因讽刺作品得罪当局,后被指控越权,被降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白居易在去江州的路上路过蓝桥仪,他想起了袁震可能在半年前就路过这里了。
他想:袁志来的时候,正值春日,他可能踩着还没融化的残雪,探寻着城门下的梅花,现在林下的松针已经铺上了胡茬,秋天已经染上了金色。
白居易仔细观察着沿途的长短亭子,试图找到朋友的踪迹。
终于,他在蓝桥车站找到了袁志半年前留下的那首诗,郁闷的心情化为喜悦,他写下了《蓝桥车站看袁九诗》:
青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的秋风是我去的时候。
每次去驿亭,你先下马,顺着柱子周围的墙去找王诗。
白居易在路上发现了袁震的诗,仿佛为两人找到了一份心照不宣、出乎意料的礼物。
通州和江州相距甚远,即使在交通发达的现代,两地之间也要走几个小时,交通不便、公务不便的袁、白两人更难见到对方。
公元817年,两人三年未见,送了上百首诗来唱唱,对彼此的思念中仍保持着默契。
白居易本来把这些诗收在一个盒子里,是为了保存它们的对应关系,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与其把这些诗锁在盒子里,不如把它们放在一个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
于是,他挑选了一百首写得很好的短诗,把它们抄写在屏幕上,这样他就能看到它们,就好像他的朋友就在附近一样。
而袁震则苦苦思念,把白居易的诗抄在墙上,他写诗与白居易分享这件事:
奕君没有写君诗的打算,给谁写了上千行。
题目在琅州东寺的墙上,什么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见王。
——《樂州开元寺墙铭文乐天诗集》
明明交通不便,书信难通,但这两个人还是同心同德,山河相距遥远,深深的感情也停不住。
公元831年,袁智在武昌病逝世。
历史太长了,袁震的死恐怕掀不起什么波澜。
白居易为他写了许多墓志铭和哀悼诗,但他去世的悲痛可以用几句话来写。
公元839年,是袁震去世的第八年。
一天晚上,白居易梦见自己牵着袁震的手说话,醒来时眼泪打湿了枕头,停不下来,他写道“君把泥埋在泉水底下,我送天下雪”。来哀悼你已故的朋友。
袁真九泉下的尸体骸骨冰冷,他就像一个漂浮在人间的孤独灵魂,无尽的寂寞和悲伤如冰雪,冻住了人的肝肠。
梦中与老友携手旅行的场景再也无法重演,他只能从记忆中挖掘出一些过去的记忆,以慰藉这份挥之不去的思念。
他只能哀悼,哀悼......
所以,虽然我们现在仍然可以携手合作,但要珍惜那一次“一平方寸,心里没有异端”。让我们交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