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是时候学习习政策,领悟精神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这也为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框架和基调。
回顾这一年,会议认为:
今年是新冠疫情防控三年过渡期后经济复苏的一年,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中国经济回暖向好。
展望明年,会议指出: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以上是核心总结。适度加强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要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引导。
虽然每年召开的会议很多,但年底的两次会议关系到明年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需要密切关注。
不要在美学上感到疲劳,看看我们总结的极简主义 5 个。
1、“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预示着明年逆周期政策或将力度。
这次会议的核心信号是,对今后经济工作“以进促稳定”和“先立后破”提出了方向性指示。
这与去年12月会议坚持“稳中先行、稳中求进”的基调明显不同。
只不过,这种“进入”到底是什么样的“进入”方式呢?
释放水是强烈的刺激吗?
还是想在体制机制上大胆一点?
如果是前者,显然应该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 如果是后者,则为第二次打开测试场。
前几天我写了《是时候转身了》:
首先是吸引加州投资,安抚外国投资
二是试行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单边免签
第三,北京突然宣布了几项重大“开放”措施;
四是要清理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
五是全面接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拓展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
你可以期待。
期待也是一种力量。
2. 另外,“先站立后休息”是什么意思?
一直以来的共识似乎是“不破不立”。
站立前休息,先休息后站立。
但是,当一下子全部坏掉时,很容易引起问题,甚至导致局势不稳定和难以为继。
然后,首先建立一个新的框架,然后单独打破旧的范式,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尚未建立的当下,不宜急于冲向旧动能,而要平衡短远和中长期目标。
例如,在风险防范领域,这意味着:
首先要守住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先保护好房企资金链然后,我们将构建以“三大工程”为代表的新模式。
地方政府债券方面,先将隐性债务转为显性债务,继续发行专项再融资债券,保障地方政府正常运转然后是建立管理机制的问题。
3、明年政策的实际力度很可能超过今年。
有人指出:
“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相较于此前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此次将“逆周期”放在“跨周期”之前,预示着明年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力度加大。要适度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质量和效益。
这也与“以进促稳定”的基调相一致。
什么是反周期的,什么是跨周期的。
简单来说,逆周期政策就是在经济下行时推上去,在经济火热时压下跨周期是指无论当前经济形势如何,都能长期实施的政策,如结构调整、碳减排、绿色能源、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等。
当我们在这里谈论反周期性时,我们指的是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财政赤字同比缩水,10月下旬新增发行1万亿元国债,开始扩大,调整后的2024年一般预算赤字率上升至38%。
明年呢?赤字率可能在2024年达到3约2%。 加上2024年发行的5000亿国债结转至2024年,2024年实际财政实力将超过2024年。
下届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延续“财政宽松”的政策基调。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具有灵活性、适度性、精准性、有效性”。
它仍然非常保守。
因为,2024年通胀可能会略有回升,这将在心理上比今年更抑制货币宽松的空间。 整体来看,虽然2024年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宽松幅度可能小于2024年。
4、在产业方面,提出: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换句话说,当然是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这是科技、经济、安全三个方面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是当谈到注意时:
这种科技创新与前面提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诚然,经济政策可以起到对冲作用,但科技创新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受意志的制约。
5.夯实外贸外商投资基础市场
有人指出: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和外资基础市场。”今年外贸下行压力比较大。 以美元计算,前11个月的出口为-52%。
外国直接投资也有外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