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资太难了。 全球垫底的两个最大指数是A股和港股。
尤其是港股,A股一直被低估,但港股相对于A股仍存在裂痕,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仅为769次,处于绝对低位。
今天,我们就来挖掘一下被低估的优质A、H上市公司,包括互联网科技股、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等行业。
1. 今年投资的难度有多大?
转眼间,12月,上证指数3000点的防战再度打响,港股也相继创下新低。 每天都有人说美国经济不好,要衰退了,但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了近2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36%,位居世界第一。 垫底的是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一个跌幅超过13%,另一个直接跌至20%。
今年的投资太难了!
就连私募基金大佬葛卫东都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A股现在是噩梦级的难度,港股是地狱级的难度,颠覆了他30年的投资经验,甚至感叹巴菲特或索罗斯就算来到港股,也会被埋没。
葛卫东是一代传奇大佬,被誉为“葛老大”、“大哥”、“东邪”。 经过两次清算后,迅速上涨,据说平均年化投资回报率接近120%。 他的经典之战有两场,一是在2024年做空铜价,与华尔街一战,最终赚到十亿以上。 另一次是在2024年底,对平安银行进行巨额投资,2024年,平安银行股价翻了一番,葛卫东大赚了20亿。 他还公开表示,“我父母生下我做投资人,在这个行业很难遇到对手。 目前,以165亿元的财富位列《2023胡润百富榜》第342位。
2、港股连续四年首次下跌,主要有两大原因
为什么港股是地狱级的,看看恒生指数就知道了。
年初,在疫情防控政策反转和经济复苏增长预期下,港股开局强势,随后一路下跌,从年初到年底基本下跌,具有2024年A股熊市的风貌。
而今年港股大概率将连续四年史上首次出现**,按照目前的走势,除非有重大利好消息,否则可能会进一步考验16000点大关。
港股**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流动性收紧,加上国内经济复苏弱于预期。
年初,大家对经济复苏寄予厚望,但4月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家庭收入下降、房地产雷暴、地方债务和财政困难,以及地缘政治摩擦的影响,很多人都非常担心中国经济的未来, 认为中国经济将要崩溃。香港市场的资产主要是中国资产,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非常悲观。
从流动性来看,虽然国内流动性相对充裕,但美国的通胀一直未能回落,导致美联储持续加息,这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收紧流动性。 港股也是离岸市场,定价权掌握在包括港股、中概股在内的国际基金手中,外资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外资外流对流动性的影响较为明显。
那么,为什么大A股这么难呢?经济不好。 港股为何更难,经济预期不景,外国人纷纷跑路!!
三、太便宜了!!
说实话,现在的港股真的太便宜了!
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为106,仅高于过去十年的1142%的时候,A股的估值肯定是相当低的,但港股比A股便宜。 11月底,AH溢价指数为14895,也就是港股比A股差不多6自 2015 年以来,折扣为 7%,达到 98 %53% 分位数。
恒生指数市盈率创历史新高,为4020 倍,之前的历史低点是 81 倍,中位数为 1250倍,现在估值是7倍69(12月8日申万TTM数据)。 **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为77 次和 90 次,分别为 0。 自 2016 年以来5% 和 09% 分位数。 估值已经处于绝对低位。
从调整的时机和幅度来看,从2024年到2024年,恒生指数共经历了9次大的下调,不包括新冠疫情期间的**,平均每次调整269个交易日,平均下跌46个05%。自2024年以来的下调接近历史极端。
知名**经理邱冬荣在交易所吐槽称,“**太有限了,港股只能买**的50%,我想买的公司真的很多”。
2024年将是A股和H股复苏的一年,美元停止加息、人民币汇率企稳、中美关系缓和、国内利好政策出台等诸多因素之一,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修复**。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估值低廉、价值低**的优质资产,然后耐心等待市场复苏。
第四,从AH溢价的角度来看,谁是傻子?
据港交所统计,截至11月底,港股上市公司有2603家,港股总市值较2024年的47家有所增加52万亿港元跌至3112万亿港元,减少3451%。从市值来看,信息技术排名第一,其次是金融、可自由支配消费、房地产和医疗保健。
香港**的构成与A股不同,A股大部分为内地公司,部分为香港本地公司,少数为全球公司,其中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约占总市值的四分之三。
也就是说,港股主要是中国的互联网+中国的金融,然后是一些消费、基础设施和医疗。 特别是,这些在香港上市的资产也可能是中国经济中最好的资产。
1.互联网科技股:绝对被低估恒生科技板块一直是港股的核心资产。 由于大A体系的限制,很多互联网公司和高科技公司都在港股上市,而香港市值最大的信息技术板块主要是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京东等国内大市值互联网公司,以及中芯国际等科技公司, 华 虹半导体和商汤科技。目前,中概互联网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不足滚动市盈率的20倍,是上市以来的最低估值区间。
互联网公司基本不在A股市场上市。 中芯国际和华虹是国产硅片的双巨头,也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标杆。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集成电路代工厂,H股估值为PE-TTM的19倍,A股相对于H股溢价180%,估值为PE-TTM的66倍。
华虹是中国自主芯片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建成了历史上第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 目前港股估值为94倍市盈率,A股估值为266x PE-TTM。 A股溢价超过170%。
2.金融、消费、基建:低估值+高股息香港金融、消费和基础设施的主要成分公司与本地企业相同。 由于历史因素,许多国有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实现了外部融资,如四大银行、三大运营商、三桶石油、四大国有航空、保险股龙头平安、消费板块青岛啤酒、房地产华润置地、万科、龙湖、 海螺水泥等。
这类公司是行业龙头,现金流和业务相对稳定,有的分红不错,但缺点是行业成熟,空间有限。
目前,银行业Ah溢价最低的大型银行是邮政储蓄银行,其估值在香港仅为PE-TTM的4倍,估值分位数为个位数,股息收益率为78%。龙头股份制银行为招商银行,香港**市盈率仅为41 PE-TTM,股息收益率高达14%,估值为44x PE-TTM,估值分位数为 538%,溢价约20%。 城市商业银行溢价最高,溢价率一般接近2。
目前券商板块的估值也很低,大型券商的溢价率为0在5比1之间,小券商的溢价最多在3倍以上。 行业龙头为中信**,A股和H股估值分别为倍PE-TTM,估值分位数约23%,溢价率近50%。 估值分位数最低的是华泰**,估值为PE-TTM的10倍,估值分位数仅为4倍5%,H股价值为633倍PE-TTM,H溢价率为60%。
中国平安是保险业估值最低的,A股和H股的估值分别为9倍和7倍PE-TTM,估值分位数不到20%,溢价接近30%。
溢价率相对较低,海尔智能家居(107)、有色金属紫金矿业(108)、汽车零部件龙头潍柴动力(113)、免税领航中国免税店(117)等。
3.新能源汽车:私家车公司的崛起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行业趋势是市场集中头部,智能化趋势的兴起,以及电动化共同被称为行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今年以来,很多国外巨头都花了很多钱与国内巨头进行谈判。
目前,造车新势力基本只在H股上市,目前没有盈利,因此估值难以确定,但从股票价值来看,市值远低于重置成本值。
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是最强大的私家车公司。 其中,比亚迪是绝对的行业龙头,目前A股和H股的估值约为PE-TTM的20倍,没有明显的溢价。 如果把港股的股息税算进去,A股的性价比更高。 长城汽车是领先的SUV,A股和H股的溢价分别约为180%。
吉利汽车此前做过一个关键分析:下一个冉冉升起的新能源汽车巨头。
4.Pharma Bio:最糟糕的时期与最好的时期医药股普遍跌幅超过75%,有的可能跌幅超过90%,甚至超过95%。 **跌宕起伏是资本市场的问题,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创新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2024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进入了巨变时代,以恒瑞为代表的创新型药企,依靠快速跟动战略,在监管改革赋予的时代红利中起步、崛起,带动了国产PD-1和ADC的出现,部分产品也走向海外, 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近五年来,共有60家18A创新药企在港股上市,目前,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复宏汉霖、康希诺生物等10余家18A企业成功“捡到B”,短短三五年实现盈利的极为罕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很多人开立港股账户,就是为了收购这些创新药公司。
目前,港股不少创新药公司仍在亏损,估值不高。 药品的估值主要基于管线布局,现在看起来没有利润,但一旦产品上市,利润就会爆发。
百济神州是第一家在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步入全球BIPPHARMA阵营。
公司2024年投入95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112亿元,换来丰富的在研管线,60+潜在FIC临床前候选药物,40+临床阶段药物在全球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6个产品组合正在全球商业化。 其中,泽布替尼已在全球超过65个市场获批,替雷利珠单抗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PD-1。 AH股票目前的溢价约为56%。
君实生物是中国大分子创新药出海的龙头企业,目前拥有拓易、君迈康和VV1163商业化产品,JS016和特瑞普利单抗两款单抗已获FDA批准上市。 特瑞普利单抗获FDA批准上市,在美国作为孤儿药定价,加速其全球商业化进程。 目前,AH股票的溢价率约为130%。
药明康德是全球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通过遍布全球的32个运营基地和分支机构,服务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客户,覆盖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 目前,A股的估值约为PE-TTM的24倍,A股无明显溢价,目前估值分位数为515%。
很多人觉得很不舒服,但随着快跟时代的结束,行业洗牌的结果是高风险企业和水平差的企业被淘汰,市场开始向行业龙头集中。 而且,在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下,市场对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定价非常低,估值要靠谱得多。 现在回头看,你知道2024年,市值8000亿,市盈率100倍的恒瑞有多离谱。 在这个阶段,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更好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