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期的“自相残杀”草原,到现在已经八十多年了?

小夏 历史 更新 2024-01-31

俗话说,红军不怕远征、不怕困难,长征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逃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红军开始了艰难的战略转移。

他们攀登雪山,穿越草原,无数英魂被埋葬在千江万凛中,这是一场体现近代史上人类坚强意志的长途跋涉。

2024年8月21日,红军越过冰冷的雪山后,开始了更加艰难的长征。

走进充满沼泽和危险的松潘草地,短短几天时间,团队人数直线下降,这片草地也被称为“生命禁区”。

当年的这片草地上发生了多少故事,87年后,这片“吃人”的草地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2024年6月,红军先头部队在渡过草原前,顺利渡过嘉金山,即将与红四军会合,极大地鼓舞了双方的士气。

一方面,双方相遇后,红军队伍壮大,兵力大增,另一方面红四军军备充足**,可以暂时缓解沿途的缺食缺衣。

然而,就在众人欢欣鼓舞时,红四军首领张国涛(陶)却一再拖延红四军主力北上,拖延行动。 为了稳定红军内部的团结,他被选为总政委,并按照他的“四川”计划进行部署。

结果,在翻越雪山时,**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化为乌有,当时双方因分歧而陷入僵局,导致红四军左路军整个队伍在小金县和猫儿盖停留了近一个月。

红军要想继续北上,找到最佳的抗日路线,现在只能尽快出发,不能再耽误战士了。

当时,***前面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从雪山西侧走的,这条路在高海拔,路面又冷又冷,但这里经常有商队穿梭,从这里可以到达四川和阿坝的西北。

这条路更远,而且它穿过藏区,这意味着红军必须对付该地区敌对的藏人,为了节省时间和兵力,这条路线被拒绝了。

二是从雪山东侧出发,这条路不长,终于可以到达松潘县休整,但沿途容易遭到国民党的攻击,而且是一条危险的路,所以基本不用考虑。

最后一条,也是最难的一条,穿过雪山的中间,这条山路很短,但同时,与沿着山的其他两条迂回路线相比,它也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是未走的。

蒋介石方面曾说过,红军可能会从东进,以四川为突破的关键点,或者可能向西北方向进军,但他认为红军不会占领松潘县西北的死草地。

因为这片草原人迹罕至,沼泽多雨,因高海拔而寒冷,就连熟悉松潘县的当地居民也不敢随意穿越这片草原,这是通往北方的天然屏障。

于是,蒋介石派薛月埠、胡宗南联手率兵阻止红军北上抗日,并在四川集结地方军队封锁岷江,追南阻北,企图将红军围困在川西高原。

然而,红军出其不意地抓住了蒋介石,并从草地上进军。

2024年8月17日,**会见了红一军先头团团长杨成虎,详细分析了自己和蒋介石一方的情况。 他认为,红四军必须先从草原出发,才能北上抗日。 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红军不敢翻过草原北上陕西、甘肃,但绝不能出牌,我们宁愿走他们认为不敢走的路。

当***选择采取这种冒险的举动时,确实出乎国民党的意料,在进军的过程中,正如蒋介石所分析的那样,这片“软沙无人”的草原是难以跨越的。

松潘草原之所以如此危险,是因为它地处川藏高原与盆底的过渡地带,这片草原非常广袤,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和地面上的绿色草原。

所谓草原,其实就是高原草原,松潘草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这些绿草之间隐藏着一片深不见底的沼泽,因为它地处高原上,草原上的天气非常恶劣,经常多变,风雪冰雹交替。

这里没有村庄,没有山丘,甚至连飞禽走兽也很少游荡,可见这里的环境有多恶劣。

每年5月至9月,是松潘草甸的雨季,此时的草地更加险恶,到处都是沼泽,水坑滔滔不绝,泥泞不堪。 巧合的是,正是在8月,红军开始穿越草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进入草原后,根据红军老兵的回忆,红军在草原上行军时,有三个困难:

在穿越草地的路上,红军有三个恐惧:一个是穿越沼泽,第二个是下雨,第三个是过河。

当时正值雨季,红军每天带着无数陷阱走过草地,与其说是一只左脚一只右脚跳进泥泞,不如说是行军。

士兵们一踏进去,草丛里的水就没过膝盖,因为看似肥沃的土壤,大部分其实都是由这里常年腐烂的草叶组成的。

很多士兵第一天走进草地就丢了草鞋,而草鞋是丢在土里最麻烦的东西,要想找到就很难找到,所以很多人赤脚走在后面的草地上。

赤脚走路难免会造成划痕,草丛中的水几乎停滞不前,水坑浸泡在老腐草中,呈现出淤泥状的黑色水质。

更重要的是,你不能踩在草地上,滑入沼泽。 这些沼泽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却是深不见底的。

松潘草原很宽阔,为了赶上进度,红军每天至少要走十几里路,难免会筋疲力尽。 有时候,如果不小心掉进去,千万不要拼命挣扎,会越陷越深,救助者也千万不要用力把人拉上来,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把自己拉进沼泽。

第二,我怕下雨,正好在雨季,下雨的概率更大,脚底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沼泽里,这增加了士兵牺牲的风险。

三恐渡河,松潘草原中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外,还有几条或浅或深的河流。 除了前几次降雨带来的困难外,一些较深的河流立即变成了湍急的水流。

到红军行军的中途,由于天气寒冷和饥饿,许多士兵已经无法坚持过河。 红军每次过河,冰冷的河水都会带走一些身力疲惫的红军士兵,即使有的河流只有一米深,也会有士兵因体力疲惫而倒下。

黄克成曾在回忆录中说,有一次他的部队正在快速过河,没想到天上下起了大雨。

一时间,河水猛地砰砰作响,汹涌的河水层层翻滚,留在河里的人状况不佳,不少人就这样被河水冲走吞噬。

后来,当雨停了,再往前走,他看到无数战士的尸体躺在路上。

早在进入草原之前,红军就开始准备食物,积极与藏族同胞开展劝说工作,但由于藏区居民分布稀少,出发前只种了少量的大麦小麦,不足以让整个红军走遍整个草原。

眼看袋子里所剩无几的大麦,为了节省开支,负责后勤和做饭的红军女兵们都在节约,宁愿自己挖野菜吃,把大麦留给伤员吃。

而且用青稞小麦做饭也是个大问题,当时就要用高原青稞小麦做饭,一般都是用青稞小麦炒面做成的,这样吃起来比较满足。

但问题是,大麦炒面需要用水煮才能吃,而广袤的草地上到处都是水坑,却是积水,所以大家只好吃干了,或者一个个掰开。

一下雨,大麦麦子就湿了,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都变成了团块,用开水烫了一下,就变成了稀薄的面糊,不饱满,但很难直接吞下块状物。

清点完大麦麦子,大家要一起上去草地上寻找可食用的野菜,要想找到可食用的野菜,就要冒着中毒的风险。

于是,**发起了“品香草”活动,鼓励大家一起寻找可食用的野菜。

当时,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的队伍中,有一位名叫张赛德的士兵,他总是抢在别人前面尝尝杂草是否有毒。

有一天,张锡德像往常一样,在众人面前率先品尝了刚挖出的野菜,可是一吃,他就开始腹绞,忍不住呕吐。 在他陷入昏迷之前,还不忘告诉大家这草有毒,说完就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半个多小时后,他慢慢清醒过来,看到围着他的士兵,他不顾身体状况,连忙轰击他们,赶紧去告诉其他战友,这种杂草有毒。 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感动并激励了许多灰心丧气的红军士兵。

除了吃饭和旅行的困难外,红军晚上休息和露营也非常困难,这也被称为“营地困难”,而夜间休息是士兵们最脆弱的时间。

如果幸运的话,您还可以在土丘或河流附近找到一个地方,那里的土壤坚实且干燥,可以露营。

但大多数时候,红军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扎营,只好露宿街头。 这些战士经常躺在地上,或者背靠背睡一会儿,有的女战友会抱在一起睡觉,这样会比较暖和。

没有避风雨的地方,睡在地上,再加上草地气候寒冷,人们很容易就睡不着觉,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经常安排几个人在夜休时轮流值班。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战士撑不到第二天,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一些战士叫不醒,有的甚至是和他们背靠背睡觉的战友,伸手去摸他们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

就好像他们累了,永远僵在那一个动作中,再也醒不来了。

在草地的最后两天,情况更加恶化,当时成堆的战士保持着原来的睡眠姿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红军左右两军分别用了六天和五天时间,才终于走出了这个“生命禁区”。

这一趟,红四军损失了数千名士兵,但这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在宝萨战争中,红军歼灭了胡宗南率领的第49师,为红军北上抗日开辟了道路。

长征已经过去了87年,松潘草原还不是什么千里拒之门外的“生命禁区”?

当然不是,红军曾经艰难跋涉的草原,已经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有很先进的技术,于是人们靠自己的双手挖修渠,把草丛下的积水排干。

渐渐地,原本轻浮柔软的土壤沉入了坚实、稳定的土壤。

随后,这些凹陷的土壤播种了亲水的深根草,使它们能够进一步稳定土壤。

这些基础工程完成后,将派专家进行现场勘察,根据当地气候和地形规划堤坝和农田的规模,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松潘草原再次软化形成沼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土地规划和开垦也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他们原本居住着少数民族,过着游牧生活,以水草为生,偶尔的灾难天气会让他们饿得衣不上。

现在他们有了土地,可以把农业和放牧结合起来,让当地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事实上,当松潘草原的软土问题得到解决后,原本危害甚大的淤泥变成了滋养土壤的肥料,在每年的雨季,雨水充沛,“生命禁区”变成了“生命天堂”。

松潘草原开发后,其肥沃的土壤和特殊的气候,吸引了除藏族地区人民外,还吸引了羌族、回族、汉族等民族人士前来定居。

同时,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优良,几十年来没有被人类破坏,山水秀丽,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变了当地单一的工业经济,二道海、丹云峡等自然景观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人文景观为红军长征纪念碑纪念碑园。 为了纪念红军三越草原,一万多名士兵的英勇灵魂安息在这片草原上,松潘草原上还竖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有***字样,每年都有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了解红军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

在这片草地上,长征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现在人们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被埋在地下的烈士们也会很欣慰。 他们的钢铁意志和精神将永远回荡在这片广袤的草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走向未来。

相似文章

    红军长征经过的“自相残杀”草原已经过去了80多年,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红军长征经过的 自相残杀 草原已经过去了多年,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红军长征通过四次渡过赤水河 强渡大渡河 飞到泸定桥等惊心动魄的战斗,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除了人为的障碍,自然环境也成为红军无法忽视的对手。其中,穿越陡峭的雪山,徒步穿越广袤的草原,成为长征的又一艰巨挑战。虽然红军在草地上的行军速...

    80多年过去了,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草原,在今天还危险吗?

    纵观中国革命史,红军长征无疑是最令人心痛 最有意义的一页。多年前,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草原,当时被称为 自相残杀 的草原,至今仍保留着同样的危险?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了解草原的现状。年,中国正面临巨大危机,但此时,蒋介石对此置若罔闻,继续对 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由于敌人的数量和装备具有明显的优势,红军...

    80多年过去了,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那片“吃人”的草原,还危险吗?

    在历史的画卷中,红军长征犹如一部惊心动魄的史诗,奏响了一场艰难困苦的坚韧不拔 艰苦奋斗的乐章。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对自我 对草原 对生命的深刻沉思。红军长征,犹如一部壮丽的史诗,在艰辛与草原交融中展开。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内战中,红军面临孤战,选择了长征,穿过敌人的包围圈,勇敢地攀登危险的山峰。面对...

    80多年过去了,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那片“吃人”的草原,还危险吗?

    雪山,我看不上你的容貌 冰川,我朝你的方向看 草原,我飞过了,你骑着奔腾的马 沼泽,我去过,你这个无底的深渊。这是上个世纪流传的长征歌词。白雪皑皑的山脉 冰川 草原 沼泽.八十年前,这句话意味着一场悲惨的游行。同时,这是一场光荣的胜利。如今,年过去了,仿佛弹指一挥,当年让红军士兵感到最害怕的 食人 ...

    80多年过去了,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那片“吃人”的草原,还危险吗?

    年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篇章正在书写。在这个故事中,白雪皑皑的山峦 冰川 草原 沼泽不仅是大自然的元素,更是生动的历史记忆,承载着无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这是一次充满悲剧和辉煌的长征,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 甘肃 青海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五大草原之一,也是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