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徐抠颖
导师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95后、00后研究生,竟然在小红书上开秀“学派猪八戒”。朴实的狂欢——
学术会议的那天,就是我老猪出现的时候。 “别人来参加高端学术会议的时候,都是铆锵在和大佬们擦肩而过,在结识人的同时,疯狂地吸收最前沿的学术成果。
《学八戒》则不一样,主打吃喝——早上起床吃一顿酒店自助餐,午餐吃一顿高档大餐,下午讲课之间美轮美奂的茶歇,运气好的话,晚上还可以搞个晚宴。
本来能被导师带出去参加学术会议的,都是骄傲的门生,被寄希望于扩大圈子的厚望。 至少,应该是让大佬们泪流满面,日后感觉很糟糕的年轻才俊形象。
但看到同学们听着报告头晕目眩,社交时只答应,却转身到茶歇区吃拿“显眼袋”后,导师想戳他的眼睛,在江湖中忘了对方。
这可能是在学术界“最远的距离”:
你高举了经文,和他谈了学术交流的意义;
他哼了一声,问你从哪里弄来的新鲜出炉的蛋挞。
图像源网络。 “我是一头老猪!”
不知从什么时候,学术界的年轻人开始攻击那些经典的影像。 从“学术妲己”、“学术江子牙”、“学术鲁滨逊”、“学术刘奶奶”、“学术绿巨人”......然后是现在的“学术猪”。
他们解构了经典形象,标记了它们的一些相应特征,并发起了对模因的集体“诊断”。
网友们创建了自己的“学术点名榜”@科研搬砖小猫咪。
作为合格的“学术猪”,主要攻势是吃喝。 “报告只是被理解了,茶歇时间一直在下降。 “纯祭坛使者上线了!”.
对于“八戒”来说,SCI传递的生死线不如主持人在学术会议上的“茶歇”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的态度,还不如在会议间隙匆匆忙忙地奔向茶歇区。
那么,“猪八戒”为什么会频繁出现在学术会议上呢?
没办法,学术会议好香!”
学术会议作为学术界高效交流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来说,为了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会议主办方会照顾好参会学者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如精心安排的学术报告、舒适的生活环境、丰富可口的饭菜等。 这给了一些命中注定的“猪八戒”一个可乘之机。
为什么是猪八戒?各种经典名著和影视作品中有很多懒人角色,为什么猪八戒能享受到这种专属的青睐呢?
其实好吃也只能算是“二师兄”最平庸的特色。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二师兄”。
众所周知,研究生院是一份工作。
当你才二十出头的时候,就要像大人一样梳头,在竞争激烈、“硝烟缭绕”的学术圈子里爬来爬去,时刻准备接受智商和现实的双重爆发。 这对于只有300多个月大的95后、00后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而胃口好、从不内耗的猪八戒,自然成了科研工作者向往的“精神压抑”。
“学派猪八戒”虽然诞生于学术会议,但他们的战场并不局限于会场
面对同伴压力,他们露出牙齿,笑着说:“真好”;
面对弟弟妹妹们的强烈劝告,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诚实回应,注重实事求是:“师姐刚吃了比你多吃了1年,摸鱼多了1年,多点了1年的外卖,嗯”;
愚蠢的胖鹅鹅。
当他们遇到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到的问题时,他们也会将猪八戒的精神发挥到底,有事就找师兄,找不到人就明天再做
当他进退两难,被迫做生意的时候,他也从内到外散发着猪八戒的自信,除了吃喝之外,就是和大佬合影,毕竟人家出门,身份是自己给的;
等待灯光,等待大便。 因为学识不高,他愧腹于导师,一边哀嚎着“对不起导演”,一边默默地将IP名改成“我想做一只学术猪”,上演了一出“做猪心,人人皆知”的阴阳剧;
实在难以抑制羞耻,忍不住向导师倾诉,于是成就了只有导师受伤的世界;
我想成为一头学术猪和@raining
还有一种深深的自我怀疑感。 但“猪八戒”的悲哀不能停留3秒,也不会是内耗造成的。
导师一辈子都要靠这个,而我才在这里待了三年。 “看到导师半夜做项目、看书刊、批改**,八戒手中的短**是正确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平行线恋爱';
一旦在网上自我诊断自己是“学霸猪八戒”,一群“八戒”就会来挤在一起取暖。 如果不小心让导师在社交上死了,评论区会立即出现一群难相处的兄弟姐妹,并上演集体向导师道歉。 哪位老师看见了,就不哭出来:“这是我的福还是我的罪?
当然,也有更聪明的导师,他们转向了“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以“丰富研究动物”的智慧为师,成功闯入了“学派猪八戒”的组织,然后反手“从水壶底抽工资”。
Iamtongz,@小李小李锦鲤鲤鲤。
质疑八戒,了解八戒,成为八戒
曾几何时,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师徒五人组中最不受欢迎的一个。
他懒懒懒,习习惯性钓鱼,修为更差。 能力和悟性不如孙悟空,脚踏实地、勤劳不如沙僧,给**惹麻烦。 从某种意义上说,猪八戒甚至不是一个正面人物。
唐僧和三个徒弟。
谁能想到,曾经饱受诟病的猪八戒,竟然会逆袭如今的口碑,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剂良药。
究其原因,也许我们过去从未真正理解过八戒。
那些憎恨和质疑八戒的人,最终会发现,八戒其实是最像常人的人。 年轻人惊讶地发现,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八戒的自洽性和自发性是多么的可贵!
比如面对上级或甲方拉的馅饼,只有猪八戒当场回答:
*选自86版《西游记》电视剧。
再难,“没心没肺”的八戒也不会亏待自己,忘记吃饭:
遇到别人的批评,八戒不在乎,在闭环的三观体系中自洽,乐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面对频频的否认和歧视,猪八戒从未怀疑过自己。 相反,他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有绝对的自信:
不妨问,什么样的科研工作者不想当“学术猪”生活呢?而一个农民工,谁不想拥有像猪八戒这样能稳定输出幸福、贡献笑话的**工人呢?
如果说孙悟空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那么猪八戒就是一个能滋养生命的快乐捕手。
“解构主义大师”。
猪八戒在网络上也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标签——很多人开玩笑地称他为“解构主义大师”,以凸显他“热衷于拆台、善于拆台”的能力。
在很多语境中,原本严肃深刻的说教话语,都被猪八戒“解构”,一分为二,变成了让人发笑的白话。 看似不合逻辑,但仔细品尝下却有一股“庸俗到透明”的味道。
这也是猪八戒在学术界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拉近看背景板时,我们会发现,95后、00后正在利用互联网,以自己的方式对学者进行“解构”运动,对权威和教条进行祛魅。
幽默是核心工具之一。 于是,像《猪八戒》这样的一大批学术“网络表情包”应运而生
他们把那些本该是压力源的优秀同事解构成“学术伙伴”,以“万能用”的心态,减轻繁重难度的科研行动
他们使用表情符号和四格漫画来减轻反复错过镜头的挫败感和困惑;
他们称自己为“科学狗”,他们使用各种有趣的角色来降低自己的知名度和降低期望值
“学术垃圾”生产的全过程以小品演绎、一人多重角色的方式再现;
使用“假设”和“你所想与实际”的通用叙事结构来呈现一些现实情况和未经修饰的真相。
桂花拿铁,@要按时毕业拿到博士学位,@是安安迪博士呀,@博士丽人莓莓。
其实,那些自称“猪八戒”的学术新手,最初只是用八戒这个设定来冲淡自己在高端学术会议上不知所措、无路可及的尴尬。
这些人物更像是年轻人的“遮羞布”——打着自嘲的名义,解决他们在学术社会领域蔑视链底端的尴尬处境。
猪八戒虽然“天赋匮乏,性格倔强,但在这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上,他吃尽了艰辛,成长得不亚于别人。
如果仔细研究故事情节,你会发现,猪八戒虽然懒得吃饭,但他从来不少做、偷懒,关键时刻也很少掉链子。
就像那些自称“学术猪”的研究生,无论他们多么疯狂和自我放纵,他们总是会在帖子末尾酸溜溜地标记一句话:
开个玩笑,你还是要听大佬的讲话。 ”
-毕竟-
你还是要学习,你还是要付出,你还是要吃苦,你心中的理想还是会按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