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榜单称第一,万科千年榜第二,隐形地主

小夏 体育 更新 2024-01-19

11月的最后一天,房地产百强企业销售榜单出炉。

距离今年还有一个月的榜单有什么特点? 从这份榜单中,房企百强全年能获得怎样的销售额? 典型的房地产公司很多,我们来关注几个:连续霸榜的保利,千年两万年的万科,以及一飞冲天的象屿地产和**房东中建部。 我们浅浅地解读,你深刻理解,想出真相,有所收获!

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24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名。

保利:今年连续第11名

毫不奇怪,在1月至11月的总销售额中,保利仍然是第一。 销售额3995亿元,与排名第二的万科3430亿元相差565亿元。 我看了一下今年每个月发布的前100名销售榜单截至11月,保利已连续11次夺冠,取代了去年底的冠军“碧桂园”。 保利也是有名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保利和万科地产成为同期唯一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的房地产公司。

从原来的兆宝万金,到几年前更换“碧湾恒融”,保利高层曾喊要“重回三强”,再到“宝湾”冠亚军的固定位置,保利一直在前行,尤其是在民企接连雷鸣的当下, 而在国企优势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保利迎头赶上。保利也算是吃到了“时代变迁”的红利。

从征地的凶猛程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保利未来销售的趋势和势头。 上半年,整个土地市场仍在降温,房地产公司购地热情不高,但保利共中标项目41个,地价总额709亿元,同比增长17%,折合平均每月超过100亿元。

从区域来看,土地收购主要集中在确定性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7个,新一线城市有12个,二线城市有16个。在38个核心城市中,土地总价和扩张面积分别占比99%和95%,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9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年销量,无意外,保利第一,值得点赞!

万科:第二个千年也挺好的

不出所料,1-11月,万科仍以343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二,与第三名中海的2870亿元相差560亿元。 第二个千年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没有大起大落,要谈稳定的幸福,那一定是万科

万科今年新闻多,压力不小。 但每一次在风口浪尖,它似乎都挺了下来,没有掀起大风浪。 最致命的是10-11月的股债双杀,万科股价一度跌至近5年来新低,有传言称万科也要雷霆万钧,但随后,深圳国资委和深铁大股东出面支持万科,还表示: 万科基本面安全,即使万科遇到流动性困难,国资委也会帮到最后,大家放松心情。万科终于跨过了这个坎。

如果要说万科今年有两大亮点:

第。 首先,终于在产品层面有了大动作,来自万科北京的东路项目,时隔四年半重返北京楼市的首个项目,依旧备受关注,首日就下架了345套,也给楼市带来了一丝温暖。

从产品层面来看,在房地产深耕这么多年,万科的产品在C端似乎并没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概念点,这也是万科需要加强的地方,毕竟未来房地产和过去被金融太绑架的房地产不同, 易于出租和销售的产品是制胜之道。万科今年有意识地在产品方面加大力度,在2024年度**沟通会上,所有业务管理团队从产品层面讲述了万科的新故事。

第。 2、万科子公司中金公司消费型REITs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成为首批消费基建REITs之一。 这是一件大事,万科领导于亮、朱宝泉等人在朋友圈表达了喜悦之情。 正如万科公告所言,这将有助于盘活中科集团商业地产存量项目,打通重资产业务退出路径,提升商场运营效率,吸引资金参与投资,增强流动性。

未来,万科的商业、长租、物流、物业管理都可以走上这条资本之路,也算是又打开了一扇门,值得万科这么多年的辛勤付出。

最看好国有企业象屿地产:规模猛增利润下滑

一如既往,正如预期的那样,央企的销售业绩依然十分强劲。 1-11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的大型企业均为国有企业:中海、华润、建发、越秀、华发、联发、国贸地产、中建一品、中建东孚、象屿地产等。

有一个后来者的名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对地产圈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象屿地产。

象屿地产被冠以“房地产圈最看涨的国有企业”称号。 2024年上半年,象屿地产的销售额仅为382亿,排在第130位之外,2024年上半年象屿楼盘销售达到3105亿元,跃升到30左右,业绩暴涨713%,你说它不是一头牛吧? 在地产圈最艰难的两三年里,象屿地产的年销售额逐年递增,2024年到2024年,销量为1227亿元,1693亿元,330元4亿元,其中2024年业绩增速将达到95%,增长几乎翻倍。 如果拍地产圈的《狂飙》电视剧,那一定是象屿地产。

在土地收购方面,象屿置业的扩张野心仍在继续,这家来自厦门的国有企业对上海尤为偏爱。 2024年和2024年,象屿置业收购土地超过200亿元,上海补给金额占近两年土地收购总额的72%。 今年前9个月,象屿地产依旧看好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增值1315亿元。

在规模飙升的情况下,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是其接下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4年上半年,象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6%81% 至 638亿元,本期利润总额亏损25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亿元,毛利率下降4195%。

拿土地“凶手”:建设部

在1-11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的央企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前缀有几家,中建一品、中建东孚、中建地产。 他们都是中国建筑旗下的房地产公司。 此外,中建智迪也隶属于中国建筑。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公司从1月到11月的销售额:

中海外产2870亿元,排名第3

中国建筑一品, 4683亿元,排名第34位

中国建筑东孚, 4509亿元,排名第35位

中建志迪, 2454亿元,排名第58位

事实上,与销售相比,今年土地市场上的逆势土地收购更加引人注目,被誉为“第一房东”。 机构前11个月的征地情况尚未公布,下面我们来看看前10个月的征地情况。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建筑下属8个工程局共征地5136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415亿元的土地收购金额,超越招商蛇口,位列行业股权土地收购榜第6位。 其中,中建东孚有164家股权土地收购金额66亿元,位居中国建设部排名第一。

估计大家对这个名场面的印象还旧:2024年3月23日,北京朱莘庄地块拍卖,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吸引了多达42家房地产企业参与抽奖,中建旗下5家子公司参与竞拍, 包括中建一品、中建新和、中建智迪、中建九和、中建地产。

为什么中国建设部如此激烈地征地? 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主任刘水表示,中国建筑对其下属房地产公司的评估,推动了中国建筑从各房地产经营公司收购土地的努力。 中国建筑对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现金流、销售额等,营业收入和销售额的增加也因需要扩大规模而加大了征地力度,加快了发展速度。

然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同行竞争的内耗也可能是中国建设部面临的一个问题。 市场上有一种说法,中建地产更像是正规军,而中建部各局则像地方军,长此以往未来“地方军”是否会被“正规军”吸收,消除行业间的竞争,目前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