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送演出到基层”文化公益工程启动仪式在长春夫庙广场举行。
省歌剧院姬剧团、省民间艺术团赴六合县罗通山镇自力村演出。
溧树县地方戏曲团将演出送至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街道。 (图片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省曲义剧团在辽远市古达山庄演出。
“送演出到基层”是我省惠民的重要文化工程,到2024年,这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品牌已经陪伴吉林人民和文艺工作者15年。 自2024年实施以来,全省80多个艺术团体的3000多名文工在全省乡镇、村、厂、学校、街道、社区、部队等地演出8万余场次,服务超过2300万人次,使吉林文化和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有土壤让文化生根发芽
节目熠熠生辉
如果要说看演出,现场看还是最过瘾的,“送演出到基层”来我家已经很多年了。 住在辽远市东风县黄河镇的李叔叔说,每年“送演出到基层”都会从省级城市送来很多“角落”,他笑着说,这是电视和戏曲演员两人轮流走出荧幕。
李叔叔口中的“娇儿”,是省文艺团的演员,比如倪茂才、王大海、盛哲等。 通过“送演出到基层”,这些深受喜爱的艺术家每年走访各个村镇,面对面、手牵手,呈现自己喜欢的节目。
由于经常在各地演出,各剧团的演职人员与当地居民已成老熟人,省歌剧院姬剧团团长张思光经常会遇到“演出结束后来家里坐”、“演出后回家吃饭”等热情邀请。 从事艺术工作近40年的张思光说:“从最初的观众说'谢谢',到现在的'来家里',这些字代表了群众对我们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扎根在白山黑水的最高褒奖。 ”
长期以来,“送演出到基层”不断推进,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据省曲义剧团团长李壮介绍,剧团很多节目的素材在“送演出到基层”中与观众“唠唠叨叨”:“'送演出到基层'不仅是我们传递给观众的内容,也是我们从观众身上吸收的养分。 ”
以人为本,送出优质产品
爱乡促振兴
在送演过程中,参赛剧团不断探索如何让广大农民真正拥有文化的获得感和参与感,从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全省重要的二人传承演出单位,溧树县地方戏曲团平均每年开展基层演出150余场,覆盖溧树县所有乡镇。 团长赵丹丹说:“我们用半年时间在基层开展文化服务惠民,精心安排了一批生活感浓厚的作品,积极推行'两人转移+'模式,将两人转移与'三农'发展相结合, 黑土地保护、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廉政建设、民法典等主题,为深受农民喜爱的两人转移艺术形式注入新的内涵,也让观众从这些节目中受到启发。 ”
吉安市平剧团团长王利民说,让村民们有事可做,玩得开心,同时把演出送到“文化”上:“在'送演出到基层'的过程中,我们为凉水村会唱歌跳舞的村民策划排练了韩国民间婚纱舞, 吉安市凉水朝鲜乡。”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要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演出,在群众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促进千国县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据原郭县民族歌舞中心负责人哈斯介绍,为了给当地人民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中心精心准备了一系列风格丰富、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群众熟悉的旋律和舞蹈的歌舞表演, 让属于大众的艺术之花在草原上绽放。
文塑旅游新表达
牢记群众,重新开始
为更好地践行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文塑旅游作用,近年来,“送演出到基层”在演出安排上积极回应吉林文旅新需求,通过基层演出丰富文旅产业和文艺产品供给。 结合第七届吉林省暑假全国休闲季、2023吉林省露营生活节、“滑雪胜地之夏”主题营销推广活动、吉林省首届全国龙舟邀请赛,以及各类节假日等文旅节庆节、重要节日时间节点需求,“送演出到基层”将经得起时间和百姓优秀作品的考验, 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优秀节目,根据不同的题材、演出环境、观众的需求进行充分调整和创新适配,并送往省内各特色商圈、景区,通过文旅的交汇与碰撞,进一步延伸消费者的获取感, 并赋能高品质
15年,“送演出到基层”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张鹏坦言:“在'送演出到基层'的15年里,我们经常问自己:如何通过文艺演出提高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最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民的需求。 我们选择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的阵容和节目,老百姓喜欢看什么,老百姓关心什么问题,尽快通过演出普及相关内容。 从帮助群众组建自己的秧歌队和舞蹈团,到推动文艺演出与文旅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创意转化、创新发展中探索“民满意、买单”的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到“文化”再到“文化+”的转变。 ”
做好事,做好实事。 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送演出到基层”实施过程中,将结合全年工作重点和民生工作需要,精心规划每年演出的质量、形式、内容、地点等,探索基层演出新形式、新亮点、新作用。 2024年共完成“送演出到基层”演出2000场,2024年演出计划和目标也出炉:聚焦边村、扶贫村、易地扶贫安置点等特殊观众群体,在全省开展演出1820场, 让文艺之光照亮吉林的每一个角落。
除署名外,本栏**由本报记者裴玉红拍摄)。
*:吉林**记者裴玉红。
责任编辑:迟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