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曼璐躺在床上,面无表情地对朱红才说:
我现在拥有了一切,但我失去了大家对我的爱,于瑾,满珍,妈妈,奶奶。曼璐的一生可以用“可悲”二字来概括!
她一生中从未被爱过,她从未真正拥有过家庭、爱情或友谊。 她的母亲、祖母、弟弟妹妹,还有曾经的情人于瑾,更何况自从嫁入朱家后就没有爱过她,他们从来没有爱过她。
看完《半条命》的原著,我豁然开朗:人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要轻易为别人做出牺牲,因为没有人能负担得起;无论你多么愿意,你都无法平息心中的不甘。
曼露的父亲去世后,母亲没有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失去了自己的功能,靠曼露养家糊口。
她,就连顾家的老太太,都靠着曼露卖身赚的钱享受舒适的生活,既嫌弃曼露是舞者,毁了家庭的门面,又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在这里,我倾向于她自愿放弃养家糊口的责任。 满真说,作为一个不出卖身体的舞者,是没有办法赚大钱的,所以如果母亲和姐姐分担养家的重担,满璐可以不出卖身体吗?
难道这个家庭真的脆弱到要靠曼露出卖自己来养活她吗?在原著中,顾家的母亲和顾家的老太太年纪不大,身体健康,可以帮富家洗漱或者带孩子当保姆,赚点钱养家糊口。
可是他们什么也没做,一家人就扑到大女儿曼露身上,吸吮最后一丝剩余价值。 当曼露终于结婚时,她把注意力转向了她的二女儿。 她协助曼禄,将曼珍推入朱红才的怀抱,造成了曼贞十几二十年的人生悲剧。
多么荒谬!母亲没有为自己承担责任,而是将责任推给了女儿。 女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却换不到一句“谢谢”,反而收到了很多不喜欢。
这样的委屈日积月累,曼露的心怎能不被黑暗吞噬?
周国平说:所有正常人都有受伤的需要和被伤害的需要。 恋人之间,如果这两种需求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得到满足,就会潜伏着危机。
所以,曼露的人生总是凄凉的,一个孤独的人的孤独之旅。
曼璐曾经有过短暂的“恋爱”,我之所以把“恋爱”二字加引号,是因为我觉得这根本不是认真的恋爱。
因为当曼璐以为自己有爱的时候,张玉瑾居然对姐姐曼贞有了暗恋。 在原著中,它说:
他只记得满真已经分开了这么多年,还记得自己不爱吃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而她的声音和笑容,每一个手势和动作,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熟悉,这些年来一直萦绕在他灵魂梦中的东西,现在这一切都在他面前。读到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余瑾心里真正喜欢的人是满真,那么他心里的满禄是什么呢?那些年他和曼璐写的深情书信是什么?
后来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当年的曼禄和曼禄一样年轻,清纯美丽,于瑾迷茫了一段时间,她觊觎曼贞,放不下曼璐,所以一边拖着继续爱上曼璐,一边幻想着曼禄爱上了自己。
所以,当曼璐需要当舞者养家糊口的时候,于瑾甚至什么都没做,两人就这样分手了。
当曼璐一家搬到上海,第一次与于瑾团聚时,曼璐曾向于瑾表达过心意,但于瑾却说:人总是要改变的,而我也改变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想想过去,很幼稚可笑。
一句话,他抹去了过去的一切,否认了他和曼露的关系。
这个男人真的很自私,但每当他承认自己善解人意,不爱满珍时,我尊重他作为男人,但他不敢承认。
我想这句话也是曼璐最后黑化的决定性原因。 曼璐想起了母亲关于撮合曼珍和于瑾的话,再加上禹瑾的表现,让曼璐的恨意从心中升起,邪恶从胆子里生出来,一个恶毒的计划从这一刻开始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她讨厌,为了赚钱放弃了舞蹈演员的生活,把妹妹献给了大学毕业,可是昔日的情人却爱上了姐姐,多么讽刺啊!
仇恨浓烈时,她曾对满真说:
你为什么这么高贵,而我却这么贱!当这些冤屈得不到发泄和缓解时,他们要么把自己逼疯,要么疯狂地伤害身边的人。
从头到尾,她都是不得不牺牲的人,也是主动牺牲的人。 她最大的悲哀不是她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名誉,而是她自己牺牲了一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爱,最后一无所有。
因此,她心中有很大的怨恨。 因为,无论他的内心多么坚强,他都不会甘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更何况是像曼露这样付出了青春、名誉和前途的人。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我们选择主动给予时,别人可能不愿意给予同样的回报,也许是因为他负担不起,也可能是因为他不想付出。
在这个家庭中,只有满禄理解曼璐,为曼璐感到难过,她也和曼璐一样,或多或少承担了一些“母性”,也是一个同样被母亲伤害的人,但她也是曼璐悲惨人生的间接施虐者。
有几个细节说明人确实是一个矛盾的个体。
细节一,当她听说沈世钧的父亲看不起舞女时,她甚至希望姐姐死得好。
细节二、为了试探世俊对他是否真心实意,满真故意和于瑾走得很近,让于瑾以为满真对他也有好感。
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是曼露变黑的主要原因。 曼璐用她当舞者赚来的钱供养曼珍上大学,她用自己的牺牲来成就曼珍的美貌。 她希望满真能遇见一个人,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但满真想和初恋有染,她不愿意。
为什么一个母亲和同胞,一个可以成为大家的女朋友,一个只能化为尘埃?
曼璐曾经深爱着家人,为了养家而牺牲了自己,但当这份付出被当成理所当然时,她又开始怨恨了。 满真和于瑾之间的暧昧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她对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进行了最无情的报复。
人,不恨爱情真的是长期的修行。
因为没有人可以打包一张票,并给予他人同样的回报。 没有人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任何回报的期望。
张爱玲的**,讲的是小爱,也讲大爱。 这**解释了一个人的人性是如何被剥夺的。
在短短的400多页里,可以说它带我们穿越了人性的深渊,真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