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0日,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第一届党委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把责任扛在肩上,掌握在自己手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有效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乡村建设是农业强国的立足之本,而农民工村作为新农村群体、新农村形态,是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现代化美丽的移民村,需要深入研究和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找准移民村社区融合难、收入水平提高难、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从村庄建设等内在人文条件入手, 文化建设、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强化移民村软实力。
首先,要加强村居文化建设,促进流动村庄社会融合,提高流动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虽然移民村有组织地搬迁到新的居住地,但习惯和习俗毕竟不同,在新环境、新“邻居”中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此,党员干部要协助农民工村加强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适应新环境,共同为农民工村发展而努力。 同时,也要加强移民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画展、民俗节庆等,让村民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机会,增进村民的友谊和感情,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让村民更加团结和谐。据 Guangming.com 介绍,近年来,宜昌市宜陵区徐家冲已从农民工村向“幸福村”转型,全村垃圾集中处理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村内道路的硬化、黑化、绿化、照明等全部实现公园、走廊、便利洗衣池、便利停车场等设施逐步完善,集中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便利休闲设施29个,村容全面提升。 “林中之屋,人中之人”的美好景象,在徐家冲村日益呈现。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民工村品牌效应,拓宽农民工村市场渠道,增加农民工村经济收入。 流动村庄的村民从事农业生产,如何帮助他们在新环境下找到合适的产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此,要加强基层治理中农民工村的产业规划,根据农民工村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等,规划农民工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手工艺品等,让村民有更多的就业创业选择, 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协助外来务子村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和管理体系,提高外来务子村的质量和效率,打造外来务子村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拓展外来务之村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提高外来务之村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最后,要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提升农民工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激发农民工村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 为此,各职能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民工村的帮扶和技能培训,根据农民工村的产业需求和村民的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如农业技术、文化和旅游服务、手工艺品生产等,让村民有更多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并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就业能力。新博村是2024年由丹江口浪河镇南水北调工程搬迁至武汉长江新区的移民村,共有4个村民群体127户565人。 面对渴望幸福生活的邻居们,新博村在村湾、农户家中开设了一系列“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按照群众意愿制定了新博村发展规划,通过基本农田整治等一系列措施,带领村民打造美好幸福家园, 基础条件改善、环境综合改善、产业支持。2024年,新博村集体资产突破2300万元,村集体年营业收入达到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00元。
10年来,国家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工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为农民工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眼当下,只有不断提升外来务工村人文软实力,打造外来务之村新亮点,挖掘外来务之村新优势,才能持续激发外来务工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京初网(湖北**网)。
作者:朱瑶(武汉经济开发区)。
责任编辑:王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