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闻》记者 李娇彦。
希望大家能看到,良渚不仅是玉器,更是漆器。 这是对良渚文化的全新诠释。 良渚博物馆馆长徐天进被前来观展的人群包围,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的注视下,说出了对本次展览的期待。
徐天津院长,被热情的观众包围。
12月27日上午,良渚博物馆跨年展“不朽——漆艺五千年”正式开幕。 那么,这个展览有什么吸引力呢?
首先是展品。
由良渚博物馆主办,汇集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马鞍山三国竹然家族公墓博物馆等11个文博馆藏品单位近百件精美漆器, 温州博物馆、福建唐明漆艺研究院。徐天津告诉记者,“比如山西博物院把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漆画屏风全部借给我们,这些漆屏风几乎从未离开过博物馆。 ”
北魏彩绘人物故事漆屏风,出土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山西博物院收藏。
这幅漆屏风出自北魏贵族司马金龙墓,是首批64件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描绘了一组带有人物故事的彩绘漆屏风。 无论是绘画内容、绘画手法还是题字文字的书法创作,都散发着浓厚的南北朝文化气息,具有深远的文化艺术价值。 由于其珍贵性,这件文物将只展出到 2024 年 1 月 10 日。
良渚文化漆鸟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中段遗址中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展览展品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两渚文化漆器入手,来自良渚古城中家港遗址的两渚文化漆绘鸟头造型光滑,浸泡在液体中,仿佛刚刚出土的“新生”, 很难想象,2024年前的漆器竟然如此精致!
三国吴贵族生平漆盘,出土于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这块三国吴贵族生平漆盘由马鞍山市竹然家族公墓博物馆收藏,也是首批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国宝级文物。 盘子上的图画颜色注重层次和轮廓的轮廓,展现了三国时期武帝漆器画的精湛工艺。 漆盘中的画面排版鲜明,漆盘上画着十二个人,分为三层。 上层是宴会的图片,中间是游戏地图,下层似乎是旅行地图。 工匠用简洁的笔,以流畅的线条描绘出贵族生活的闲暇与惬意,也见证了千百年前生活的存在。
展览在内涵上也是新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只知道良渚玉,而良渚漆器似乎被它掩盖了。 事实上,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深入,让我们认识到良渚文化的漆器在造型、工艺、图案、色彩等方面都大大丰富,同时与仪式体系有着关联,对后世的漆艺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世的漆器艺术做出了系统而深远的贡献。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漆是一种纯天然的树脂涂料,其独特性、完整性、艺术性、稀有性,使漆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我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硕文杰子》中提到,“木汁可以用来制作物体、象形图、像水滴一样的颜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漆器的国家,经历了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漆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起源,楚汉的辉煌,南北朝的衰落和明清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漆艺的复兴和现代漆画的重生。漆艺与茶、丝、瓷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了解中国独特文化的窗口。
西汉彩绘三鱼纹漆耳杯,出土于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现为荆州博物馆收藏。
在良渚文化时期,漆器分布较为广泛,高脚杯、圆柱形器皿、豆子、盘子等特定胴体形状,以及其显著增强的装饰功能,也暗示了它们与祭祀体系的相关性。 图案线条简洁精致,红、黑、黄、白交织,漆绘和镶嵌工艺精湛,其造型、图案、色彩对后世漆艺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中国新石器时代漆器技术的巅峰之作。
展会更具跨界性和突破性。
徐天津院长说:“现在的博物馆热和考古热,让我们对过去非常重视。 但是,过去不能被现在所稀释,保护的目的是利用。 如何看待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我们认为,今天的伟大创作应该被当作古代文物来对待。 ”
卓马》2024年,唐明秀。
因此,本次展览在考古学与当代艺术之间进行了一次跨界尝试。 唐明秀是中国漆画领域的著名先驱,也是第一位创办艺术院校的漆艺艺术家,他创作了《白云有优》、《卓马》、《唐古拉山》、《漆园道教书》、《超越行人》等漆器作品,搬入大厅,与古代文物相互映衬,演绎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良渚博物馆院内展品。
展览还创新了展览形式,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展示历史文物,同时突破展厅的边界,观众可以看到庭院和大厅中的展品,观众体验更加身临其境。
漆的新生命仍在继续。 配合展览,良渚博物馆推出了玉镶漆宽柄壶冰箱磁铁、漆鸟头冰箱磁铁、漆杯玉戒指耳环、陶瓷茶杯、印章等21款文创产品,其中“仙”漆盘将于2024年12月26日至1月6日限量发售, 2024年。
漆文化创意产品。
我想用一个小型展览,与观众一起告别旧,迎接新。 徐天进说。
展览地址:良渚博物馆1F临时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27日-2024年5月5日(部分展品展期不同)。
*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