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进行绩点改革的消息仍在发酵。 近日,北大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放弃绩点——《生物》中的成绩考核改革》的文章,其中提到,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无数学生为了提高一两分,陷入了不必要的内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启动了改革试点, 放弃GPA排名,实行“成绩制”考核方式,学生成绩分为A、B、C、D、F五个等级。 “取消绩点”的话题一时间掀起了千波澜。
平均绩点(GPA)是目前国内外评价人才的标准。 GPA 计算将每门课程的绩点乘以学分,将其相加并除以总学分,得出平均成绩。 GPA与研究生升学、奖学金评估、留学等密切相关,因此被学生称为校园流通的“硬通货”。 如果说高考金榜的称号之后,大学生活还有什么所谓的“成功秘诀”的话,估计很多“过来的人”给出的人生建议,可能就是这两个字:绩点。
当“分数”成为评价几乎所有学生成绩的核心要素时,那么面对有限的优质资源和机会,“分数第一”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定量评价的“潜规则”是“快”和“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同学们也选择了“短、平、快”的策略。 选择要求低、得分高的“水类”,避开有分量但难以获得高分的“金级”,成为明显的“精算”策略之一。
如果“GPA为王”是这场竞技游戏的唯一规则,那么宣布“弃权”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而这种“弃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还会蔓延到离开校园后的人生选择。 当“上大学”成为一种“社会炼金术”时,这种“弃权”的影响也会大大增加。
当用量代替质量,当GPA成为学习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本身,当这种评价垄断了一切,即使你深知隐患,面对残酷的现实,又有什么选择呢?卷起来躺不下,正是很多学生的焦虑和痛苦。 “游戏”中的人,从来没有试图掩饰在这种量化评价体系的胁迫下的无奈和迷茫。
不少声音对学生“迎合”的姿态唏嘘不已,给这些学生贴上“精致的自私自利”的标签。 但这显然是一个结构性困境,怎么能简单地将其归因于微观世界的原因呢?跳出象牙塔,对指标管理和量化评估的钦佩,在其他场景中并不陌生。
因此,博弈规则制定者改革评价体系、试图“取消绩点”的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实,北大“生物系”并不是第一次“吃螃蟹”。 早在此前,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就已经探索了试级制度。 通过模糊分数,抑制学生过度“刷分数”的冲动,引导学生关注“分数”之外更多样化的空间和更实际的成长,可以看作是对日益激烈的“绩点为王”的修正。
但现实中,虽然成绩代替了分数,但在粒度上还是有差异的,定量评价的核心并没有根本改变,数值评价仍然有替代能力、性格等其他维度评价的“特权”。 用成绩代替分数当然是一种进步,但这种“松动”显然是不够的。 如何避免过度使用定量评价,重新“拓宽”卓越定义,让评价回归其本意,刚刚得到解决。
作者:Guangming.com 评论员,**Guang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