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天,都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一次大考。 甚至有人说,从新能源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每年冬天大家都会看不起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最近几天,全国很多地方都遭遇了寒潮和暴风雪天气,这让冬季打折的新能源汽车“雪上加霜”。 然而,不仅新能源汽车在暴风雪天气中迎来了大考,燃油车的一些传统短板也被无情地放大了。
首先,我们来谈谈燃油车。 在冬季的一些地区,由于大雪和气温骤降,道路直接变成了“溜冰场”,当路面结冰时,由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大大减弱,而石油车辆大多是前轮驱动车型,路面湿滑,容易打滑和刹车, 甚至汽车也失控了。对于后轮驱动汽车来说,更是一场噩梦,打滑现象会更加严重。
此外,燃油车在冬季使用中的不便和成本增加更为明显。 在极寒天气下,汽油车需要消耗大量的汽油来增加发动机的热量。 更何况,大多数燃油车不支持远程启动,醒来进车会很冷。 必须进入轿厢进行点火启动,这在寒冷的环境下尤其不方便。 发动机需要对汽车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这不仅耗时,还会导致新车积碳,进而影响车辆的性能。 低温起步困难的问题在燃油车中更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起动电池功率低,机油粘度增加造成的。
我们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 一般来说,20万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大多匹配双电机系统,即使是中高端车型也能实现底盘升降,通过性好。 双电机的加持,让新车拥有四驱能力,限制打滑能力更强,面对冰雪路面,这款四驱电动车优势明显。
而且超过10万辆电动车基本都有远程功能,车主提前远程启动,打开空调,吹前挡风玻璃上的热风,加热座椅,可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电车的能耗也不高,这是纯电动汽车最大的优势。
然而,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天气下的劣势被放大了。 首先续航能力大打折扣,想必这段时间很多朋友都看过一次冬季测试,测试现场的温度低至零下40度,虽然大多数车主遇到这种低温情况的概率极低,但纯电动车怕冷的问题无疑再次暴露出来, 很多车主甚至敢于根据折叠范围来计算行驶距离。而且也有一些低温不能充电的情况,慢充电也是常态。
另一个缺点是,由于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引擎盖部分不能产生高温,导致很多车主开了两三天才发现引擎盖上的积雪没有融化,需要人工清洗,否则极易影响行车安全。
总的来说,在每年的冬季冰雪天气中,我们不仅要盯着新能源汽车的短板,更要看到新能源汽车在环保、高效等方面的诸多优势。 或许,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正常运行。 我个人认为,如果只在冬季用于交通工具,纯电动汽车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安全性能增强了,能耗也不会增加太多。 而且如果长时间驾驶,燃油车的优势会更加突出,因为几乎没有里程焦虑的问题。 但是,短期燃油车的缺点被大大放大,如果机油品种选择不当,会出现动力不足,气缸内积碳,甚至无法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