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陈咬婷。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542部4亿元,12位观影人82亿人。 没有惊喜,没有失望。
在影视行业调整期间,一些新的趋势正在形成,市场对贺岁档、国产片上行、进口片下行等具体档期的依赖。
当然,最大的惊喜还是传统电影巨头的消失。 今年以来,原本位居票房榜首的博纳影业、万达影业、广光传媒、华谊兄弟,纷纷失窗、倒闭。
无他原因,前几年的薄膜库存逐渐枯竭,逆周期导致产能不足,市场缺乏优质产品供应。 于是我们看到,元旦档也无缘无故地落空了。
接下来的2024年春节,将是一场考验电影市场信心的关键战役,谁能当旗手?
高开低低
2024年底,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交出了成绩单。
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数据,去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为542部4亿元,同比增长8099%, 12 观影者82亿人,同比增长80人06%。虽然没有预期的报复性增长,但最终守住了稳步复苏的底线。
去年总票房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电影票价的上涨。 2017-2024年,电影票价稳定在35元左右,2024年均价达到破纪录的42元29元。
因此,随着电影院数量的恢复和电影票价的自然上涨,电影市场的全面回归应该不必等待太久。
从全年各时期的票房表现来看,2024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算是典型的高起低走。
春节档档,总票房75场3亿元,同比增长149%,位列影史第二,仅次于2024年;其中,《满江红》《流浪地球2》,最终票房4544 亿和 4029亿元,均进入影史前十。
5 月 1 日文件中的整体亮点并不多;在随后的暑档档中,惊喜重重,《消失的她》《八角笼》《三万里长安》《风神第一部》《孤注一掷》等多部影片持续接力,最终斩获超200亿元票房,刷新暑期档票房、上映场次、人数等多项纪录。
然而,在夏季档之后,市场陷入了沉寂,大热门完全缺席。 寄予厚望的《坚如磐石》和《前辈4》匆匆收官,票房勉强站到10亿元。
2024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其中9名为1-8月。 最后三分之二的时间,几乎都是垃圾时间。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变化已经出现:国产片上升,进口片下降。 2024年进口片票房9333亿元,占1722%,高于2024年46的峰值57%已经大幅下降。
如果考虑到去年日本动画《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取得的优异成绩,原本呼风雨的好莱坞电影已经彻底夭折了。
早期,中国影史上的票房纪录往往被好莱坞大片所控制,《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等电影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2020-2024年,电影市场的特殊性扰乱了好莱坞电影产业和进口片推出的节奏。 到2024年,长期淘汰的趋势将更加深:去年票房前十的电影都是国产片。
好莱坞在中国电影市场日益边缘化有其自身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中国电影公司的崛起和观众的成熟——从被动接受好莱坞视觉奇观的轰炸,到主动选择娱乐消费。
而且,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冷淡表现,让相关公司难以盈利,从而影响产业链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固定这种市场格局。
巨人消失了
虽然中国电影对好莱坞来说已经形成了整体的“东风胜西风”,但这个机会之窗并没有让本土企业风雨露水。 在中国的电影产业中,存在着明显的分化。
早年,中国电影(600977SH)是一个超级巨头,还有4-5家民营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万达影业、广光传媒等,形成了电影市场的固有格局。
那些年,无论票房排行榜的顶尖阵营如何换座,顶尖的选手也屈指可数。 大家也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本领,华谊兄弟与冯小刚有着深厚的渊源,博纳影业以大国题材为主,万达影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广光传媒前期靠都市情,后期靠国漫。
几年前,北京文化的兴起取代了地位......原版乐视电影,快乐转折闪耀,但昙花一现除此之外,该行业没有太大变化。
近年来,这种稳定的模式被打破了。 欢喜传媒、中国如意等新形成的行业巨头,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五家民营电影公司,堪称新传统巨头。
欢喜传媒 (1003.)HK)由制片人董平联同宁浩、徐峥等人创立,后来绑定了张艺谋、陈可欣、王家卫、张艺柏、顾长卫、黄渤、贾樟柯等导演,2024年的代表作包括年度票房冠军《满江红》。
从金融行业踏入影视行业的柯黎明,在2024年左右创立了中国儒家思想,虽然在电影投资方面没有多少代表作,但他擅长资本运作,在电影行业工作。
在这个行业里,资本的绝对控制力在减弱,生产者的声音在提高。 最典型的是陈思诚、韩寒、宁浩等人,他们从资本中的工人逐渐升级为“资本”本身。
演员陈思诚推出唐人街最具商业价值的电影IP探案唐人街,后来成立电影公司易通,投资《误杀》系列,以及今年的《消失的她》和《八角笼》,成为2024年电影票房榜的中流砥柱。
韩寒的爱好从写作、赛车转向电影后,通过《末日之后》《乘风破浪》《飞翔人生》确立了自己在影视圈的地位。 他创立的廷东影业,由博纳影业投资。 虽然《四海》上街,但廷东影业投资的《天空之王》和《不熟人生》接手了五一档,韩寒撑起了五一档的基本板块。
刘德华为宁浩的电影铺平了道路,宁浩也支持了一批导演,包括《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孩子》导演温牧野,以及2024年黑马《孤注一掷》的导演。
各种电影新势力的崛起有其自身的原因。 他们强调作品质量,在影视行业尝试短、平、快的模式,善于运用短篇营销——往往用《神曲》剪辑几个经典镜头,就能立即吸引一批观众走进电影院。
然而,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传统民营电影公司的集体衰落。 2024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光光传媒(300251SZ)是“坚如磐石”的主要投资和主要控制。
博纳电影 (001330.)SZ),饱受电影观众审美疲劳的困扰。而且,这些大制作的周期太长,导致公司暂时无法从影视的寒冬中回暖。
光媒也类似,不仅主旋律的制作退化了,就连国漫市场的旗手身份也被追光动画所取代,《三万里长安》逆势突围。
由于母公司造成的人事变动和投资削减,万达电影的影视投资板块表现低迷,只剩下院线业务依旧笑容可掬。
华谊兄弟,在那一年之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直处于流动性压力、缺乏杰作、公司亏损、影响现金流的恶性循环。
2024年,从大劫中归来的北京文化,靠着多年前投入的存货“风神第一部”重拾复兴的希望,却成为传统巨头中最大的惊喜。
随机播放时
年末年初,影坛**性爱新闻接踵而至。 其中,最具爆发力的当属万达电影(002739SZ)易手。
在院线市场,万达电影的票房市场份额为165%,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凭借产业优势,万达电影也是一家领先的影视投资公司。 王健林曾说过,电影是一门没有天花板的生意。
然而,随着万达商管上市压力越来越大,以及万达集团流动性压力越来越大,万达电影的控制权被转让给了中国如意(0136.)。hk)。
院线与影视投资的协同效应,在近2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历经考验。 接下来,中国的儒家思想,如虎之鼎,有望冲击到即将席卷电影业的下一代行业霸主、金融从业者。
近日,万达的《三支队伍》上映,正在对公司业绩和年底影业展开紧急救援。 不过,这些都与王健林关系不大。
华谊兄弟 (300027深圳)为了保住自己,他不能管那些挽回面子的事情。港股上映的老IP翻拍《老实不打扰3》,冯小刚再度出柜。 然而,主要的投资和控制权却被中国电影所取代,可见王氏兄弟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今年元旦,电影市场依旧延续着2024年的两大趋势:高开低低;巨人消失了
1月1日,电影票房只有331亿元,仅比去年强一点,远低于63亿元,472亿元。
《三支队伍》靠口碑反击,但上映18天票房不足6亿,错失爆款;《如果你老实勿扰3》,上映3天,票房只有5000万左右,真是大卖,猫眼专业版昨天票房只有16亿元,这很可能创下冯小龙喜剧的最低票房纪录。
其他电影巨头在元旦那天几乎消失了。 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公司正试图在元旦假期大做文章。
此外,今年年底,北京文化及其救命的《风神》系列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导演和演员引发的一轮争议,年底重拍的传闻。
综上所述,无论是今年电影票房开盘高低,还是新生力量趁老巨头的衰落崛起,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过去几年影片库存逐渐枯竭导致的产品窗口期。
由于制作周期长、爆款概率低、投资风险高等原因,电影行业是一个严重依赖品牌号召力和渠道惯性的市场。
逆周期,行业正循环被打破。 市场缺乏良好的产品供应,观影者不买账,电影公司赚钱不了(甚至陷入危机),投资热情减弱,难以推出优秀的产品......
因此,目前电影业的低迷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2024年春节,将是考验电影市场信心的一场关键战役。 目前,宁浩的《红毯先生》只定档一部电影,得到了刘德华等明星的加持,这部讽刺题材的喜剧电影,是一部典型的贺岁片。
万达影业没有下一个“唐人街探案”,华语影业、博纳影业、广光传媒能否拉起观众的期待?
另一个期待是大家都期待几年的库存,《美人鱼2》《749局》等,能不能拿出来提振电影市场?